12.第三節民族社團活動(1)
毛南族人民不但創造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且還善於吸收兄弟民族文化,特別是漢族和壯族的文化。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年),漢文化開始傳入毛南山鄉,到民國年間(1912~1949年),《王三打鳥》《趕子牧羊》《蠢子賣紗》《調寶記》《下南京》《趕十二嫂下揚州》《打皮匠》《阿三戲公爺》《對子調》等漢族和壯族劇目,已陸陸續續在毛南山鄉的舞台上表演,並受到毛南族群眾的歡迎。最早上舞台演出的毛南族演員是譚小宋、羅英甫等。因羅英甫的姐夫(壯族)是由動(今川山鎮)彩調(毛南語稱“彩茶”)團演員,他們到毛南六圩演出后,羅英甫即跟班向他們學習。到民國15年(1926年)以後,譚傑、譚燕修、譚靄如、覃文祥、胡亮寬、羅福佑、覃顯雄、覃滿、覃弟等,亦陸陸續續地加入,並組成毛南族自己的業餘彩調團。當時,儀鳳村的下梨屯也組成一個彩調班子。他們演出的也是上述的漢族、壯族劇目,均用柳州話。演出地點為毛南地區的下南六圩、中南三圩、堂八十圩、儀鳳五圩,以及由動鄉的下田、下久、木論等地方。演出時間一般都在每年的春節前後,即農曆舊年的臘月二十六至新年的正月十六日之間圩日,在圩場上搭台公開表演,不收門票。新中國成立前,毛南族的女人不上舞台,一般都由六圩街上的覃滿、覃弟兩兄弟扮裝女角。此外,春節期間還有舞獅隊上街表演。偶爾由動鄉塘萬村的龍獅隊也到下南六圩表演。民國初年,還有來自玉林、平南的“西洋鏡”,以及湖南來的木偶戲和馬戲團。民國24年(1935年),時任廣西電台工作人員的毛南人盧顯書(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帶回黑白無聲電影到下南放映,讓毛南群眾第一次看到電影。十年後他又帶回黑白有聲電影。這些都豐富了毛南族群眾的文化生活。
新中國成立初期,彩調團仍繼續活動,演員已增加到16人,加上樂隊共24人,而且下南六圩街上的譚美容、羅蓮芝兩位女同志也加入了彩調團,她們是毛南族的第一代女演員。當時,除彩調團演出彩調劇外,學校及民間的秧歌舞、腰鼓舞、龍獅舞在毛南山鄉也相當流行。在20世紀60年代,下南鄉成立了文化站,組成業餘文藝宣傳隊,配合政府的中心工作經常演出。此前,毛南族群眾看到的都是漢族、壯族的劇目。20世紀60年代,譚傑、覃高節、譚繼猛等,將商靄如、戴崇和等編寫的毛南戲《三娘與土地》譯成毛南語劇本,並且組織排練演出,使毛南族群眾第一次看到了本民族的劇目。接着,業餘文藝宣傳隊還將還願儀式中的儺舞《土地配三娘》搬上了舞台。20世紀80年代初,愛好民間藝術的青年們自組建了儺戲班子,在老藝人的傳教下,平時自練自演,農閑時應邀到農家演出。到了20世紀90年代,全國掀起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熱潮,在許多文化人的努力下,毛南族的儺戲得到了認可與傳承。在下南鄉,有五個儺戲班經常應邀參加村屯或家庭的“還願”活動,儺戲成為毛南山鄉農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進入21世紀還開展了鄉土文化進校園活動,木面舞和以儺戲為主調的民歌進入校園,使更多的毛南族孩子從小就接觸、了解和傳承本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