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三節生態資源(1)

6.第三節生態資源(1)

一、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

土族居住比較分散,但幾個主要聚居區集中分佈在甘、青兩省交界地帶。其中互助土族自治縣位於青海省東北部,北與門源縣相接,東北部與甘肅省天祝縣、永登縣毗鄰,東南與樂都縣接壤,南以湟水河為界與平安縣相望,西靠大通縣,西南與西寧市相連,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1°46′~102°45′和北緯36°30′~37°9′之間,縣城威遠鎮距海東行署所在地平安鎮52公里,距省會西寧市44公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三川地區是另一個重要的土族聚居區,位於民和縣境南部,西與青海省化隆縣相連,東與甘肅省永靖縣接壤,南隔黃河與甘肅省積石山縣相對,地理坐標大致位於東經102°08′、北緯35°08′之間,距縣城川口鎮77公里,距省會西寧市190公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土族主要聚居在縣境中部的遜讓、多林、青林、青山、寶庫等鄉,位於祁連山麓之南、湟水上游北川河流域,地理坐標大致介於東經100°51′~101°56′和北緯36°43′~37°23′之間。樂都縣達拉土族鄉位於縣境西北部,東與互助土族自治縣相鄰,距縣城碾伯鎮31公里。甘肅卓尼縣勺哇土族鄉位於縣境東北,距縣城90公里,東與臨潭縣冶力關毗鄰,南接該縣恰蓋鄉,西北與該縣康多鄉接壤,北至白石山頂為天然分界線,東北與臨潭縣八角鄉相望。原天祝藏族自治縣朱岔土族鄉位於縣境西南,距縣城華藏寺80多公里,南鄰永登縣大有鄉,北接該縣的天堂鄉,西與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接壤,東鄰該縣的戶城鄉。

(二)地形地貌

青海、甘肅的土族聚居區基本上處在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山巒重疊,溝壑縱橫,地形複雜,地貌多樣,但主要有以下幾種地形地貌類型。

高山。主要分佈在互助土族自治縣北部的加定、扎巴、松多、五十、丹麻、東溝、東和、南門峽等鄉鎮,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積石山、青沙山一線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東、西、北三面地勢較高的地區。海拔多在3200米以上,土壤主要有山地淋溶黑鈣土、高山草甸土和高山石灰土,植被多為草甸草原和灌叢草原。海拔3800米以上地帶,多為裸露的石山,氣候寒冷,很難利用。

中山(腦山)。主要分佈在互助土族自治縣的南門峽、東和、五十、丹麻等鄉鎮,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境內八個主要的山樑,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境內地勢較高的地區。海拔大多在2700~3200米之間,土壤主要是山地黑鈣土和山地棕褐土,植被有山地草原、灌叢草甸、草甸草原等。氣候冷涼濕潤,無霜期短,適宜林牧綜合展,展糧食作物則受到一定限制。

低山丘陵。主要分佈在互助土族自治縣的五峰、西山、蔡家堡、東山等鄉鎮,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硤門、西溝、馬營、中川等鄉鎮,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中部和南部。海拔多在2200~2700米,土壤主要為山地栗鈣土,自然植被屬半乾旱草原—半乾旱荒漠類型,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氣候溫涼乾燥,以旱作農業為主,是旱地主要分佈區。

河谷階地。主要分佈在互助土族自治縣南部的高寨、紅崖子溝、哈拉直溝、塘川等鄉鎮,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北部和南部的兩個河谷盆地,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北川河及其支流寶庫河、黑林河、東峽河兩岸。海拔在2200~2700米之間,土壤主要為灌溉栗鈣土,另有少量的墊淤土和沼澤土。由於氣候溫和,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灌溉方便,是主要的農業穩產高產區。

黃土塬。黃土塬為河流長期切割和雨淋風蝕而階地解體的自然結果,具有河谷和中低山地貌特點,大小從幾平方公里到幾十平方公里不等。凡階地保持完整,地勢平坦,面積較大的稱“大塬”,階地保持不完整,地勢參差不齊,面積較小的稱“小塬”。土壤主要為栗鈣土,松疏持水能力差。黃土塬主要分佈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境內,較大的有東塬、古鄯塬、中川塬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土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土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第三節生態資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