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她說:結婚?那不給娶我的男人出難題嘛,我算姑娘還是孩子媽媽(上)(1)
在北京,如果人們對出租車司機說,去魏公村,或者,去魏公村路,或者,去為公橋,目的地大體是同一個地方。
魏公村或魏公村路或為公橋,指的都是海淀區中部,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舞蹈學院那一地域。
那一地域名為魏公村的歷史,已經不止兩百年了。
後來,近三十年前,那裏拓展一條馬路,東西走向,不特別寬,筆直悠長有縱深感,名字就叫魏公村路。
再後來,近二十年前,魏公村路西口修了座橋,高大挺拔,威風凜然,南北走向,成為西三環上的一個環扣,名字卻叫成為公橋了。
按理說,不論怎麼考慮問題,科學地稱謂後來之橋,都應該是“魏公村橋。
不妨想想,在王府井地域建一座橋,不叫“王府井橋”
,不叫“王府橋”
,卻叫“亡夫橋”
,或者,命名南京長江大橋為“男精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為“捂汗大橋”
,該多彆扭。
不喜歡“魏公村”
的鄉土味道,為魏公村地域的橋取名,叫個“紅旗”
或“戰鬥”
,“自由”
或“民主”
,“強國”
或“富民”
,“長虹”
或“彩練”
,也強於“為公。
不是“為公”
的意思不好,是在“魏公”
的背景下“為公”
,會有一種怪怪的感覺。
三十年前為路命名的,和二十年前為橋命名的,可能不是同一個人——對有益無害而又約定俗成的東西,前者懂尊重,後者不買賬。
後者不願因襲歷史,改造、革新、再創,這是他對前者的態度,他態度里是否還有輕蔑背叛拋棄的意思,說不太好。
有一點好說,肯定與文化修養知識儲備等因素有關,後者跳不出前者窠臼,或者,後者對前者有所忌憚,不敢徹底改旗易幟,只敢試探地、曖昧地,甚至苟且地,通過減去一字再筆誤一字的方式,以“為公”
對“魏公村”
或“魏公”
進行模糊化處理。
前者與後者,應該在同一職能部門任過領導,那一部門的領導即使是文盲,也擁有為魏公村地域公共設施命名的權力。
也許,前者退休前,或調往他處前,對後者有過提拔之恩。
這種猜測能說明些問題,但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場地名混亂的製造者,即那個擁有為魏公村地域公共設施命名權力的後者,在玩這個並不高明的文字遊戲時,看去只是在歷史和傳統的肋巴骨上撓幾下痒痒,可達到的效果,卻是往需要方位坐標作為識記參照的草民百姓腰眼子上捅了一刀。
減一字的做法頗為可取:三字的“魏公橋”
比四字的“魏公村橋”
明快上口,“魏公”
的意思也很文雅,與這周邊的高等學府,還彷彿有些潛在的關聯,若一併把“魏公村路”
改成“魏公路”
,都算得上是點石成金——在這個以“魏公”
命名的大“村子”
里,再有些冠名“魏公”
的飯館、酒店、小賣鋪、大超市、百貨商場……沒準更好。
但以“為”
易“魏”
,貽害甚大,它至少會讓人覺得,破“四舊”
的紅衛兵正捲土重來。
這家網吧老闆,履行工商註冊、稅務登記、文化管理部門備案等手續時,不知用了什麼名字,是“魏公村網絡超市”
呢,還是“為公網絡超市”
?這家網吧如蛟龍擺尾,自北向西或由西而北,門市房彎成個拐把子形。
在北拐把與西拐把的兩個門上,分別寫有兩個名字:魏公村網絡超市;為公網絡超市。
它們看似兩家實為一家。
現在,就像“魏公村路”
和“為公橋”
給網吧老闆製造了不大不小的麻煩一樣,“魏公村網絡超市”
和“為公網絡超市”
這兩塊牌匾,給她製造的麻煩也不小不大,在電話里,她幾乎說不清楚她在哪兒了。
她告訴對方,她在魏公——魏先生的村莊的網吧,又說這裏也叫為公——服務公眾或服務集體的網吧。
她知道她把話說糊塗了,很焦急,就下意識地,用沒拿電話的那隻手抓撓頭。
她垂肩的長,絲絨般滑順,此時被抓得有點散亂。
她是用英語作的解釋。
如果對方懂漢語,又不較真兒,光理解“魏”
“為”
的音也就行了。
對方不懂漢語,還較真兒。
對方是個老太太,澳大利亞人,行政管理專家,臨時來國家行政學院講學,離網吧所在地並不太遠。
後來,她這樣告訴他。
他是帥哥,坐她身旁另一個檔口,肩披黑皮夾克,頸系藍格圍巾,下着藍牛仔褲,一直有一搭沒一搭地關注着她。
不是直白的關注,是友好、有分寸、替她着急的那種關注。
也許我可以替你解釋。
他這樣推薦自己。
他接過她電話時手有點抖。
她這才顧上看他一眼。
他目光溫和友善,像慈祥的哥哥幫笨拙的妹妹,沒露出順勢搶奪手機的跡象。
她只能信任他。
他英語比她好多了,比有口音的澳大利亞行政管理專家說得還好。
二十分鐘后,她把材料送到網吧門口,朝魏公村路的北門口。
他說。
然後又說,其實你不必意譯解釋,專有名詞呀,把“weigong”
的音讀出來就行。
她說謝謝,滿臉羞澀,慌亂中進一步撓亂了頭。
就是,我都蒙了。
他很自然地拿下她放在頭頂的手,替她捋一下頭。
弄亂就不好看了。
他笑望着她。
她愣了,沒躲。
接下來他自我介紹,好像沒留意她的愣神。
我叫寧哲,北外英語專業的碩士生。
他把學生證遞給她看。
小姑娘,聽口音你老家也東北的?我老家雞西,出煤的地方,在黑龍江。
對她說話,他只使用過一次問句,還沒有一定要她回答的意思。
他沒試圖了解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