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高談闊論,滿堂皆驚

第10章 高談闊論,滿堂皆驚

第10章高談闊論,滿堂皆驚

張潮腦子裏閃回了無數畫面,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如同流水一般淌過大腦。

語文被人視為“玄學”,主要是因為缺乏清晰的答題標準,同時受到出題者、答題者和閱卷者三方的主觀因素影響。

但是在從小語文成績就好,又有着豐富教學經驗的張潮眼裏看來,所謂的“玄學”,本質上是沒有摸對語文考試的規律。

首先是語文知識框架不完整,並且缺乏版本升級的意識。例如小學、初中教學中會把文體分為“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主要是以表達方式作為區分依據。

而高中語文則回歸了文學,即“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每種都有其獨特的文體特徵和解讀方式。但很多高中生腦子裏裝的還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已經不能和高考的閱讀要求相匹配了。

比如魯迅的小說《孔乙己》,能說“我”去咸亨酒店做小學徒是因,孔乙己死去是果嗎?帶着舊版本的知識體系,能打贏新版本才怪!其次是答題缺乏行文規範。不像數理化,天然存在步步推導的解題步驟,很多人在答語文主觀題的時候,往往是想到什麼就答什麼。有時候把對文本的具體分析放前面,得分的知識點放到了後面;有時候又把不同知識點混答到一個答題序號里;有時候一個點答得很長,另一個點只答寥寥數字……

造成這種問題的最大原因就是各種參考答案本身也沒有一定之規,不同的出題老師給出的答案都帶有自己的答題風格,有些簡略,有些詳細。學生盲目抄一遍答案收穫十分有限。所以語文被認為是刷題費效比最低的學科。

第三個問題知識點深度挖掘不夠。與數理化等知識點呈現線性遞增的學科不同,語文往往是在同一個知識點下面不斷深挖。例如比喻修辭,小學三年級就學了,可初中還在考,高中也在考。但每個階段考比喻,都會往深了去拓一層。

從最簡單的“……運用了比喻修辭,把……比作……,十分形象生動”,到“比喻的相似性”“造一個借喻句”“‘好像……似的’句式就是比喻句?”各種花樣翻新。

更遑論其他更複雜的知識點,以及知識點之間的牽涉和交叉。

相比於2024年,2004年的高中語文還沒有那麼變態,各知識點的邊界也更加清晰,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小說散文化”“延宕效果”等嚴重超綱的題目。

張潮深吸一口氣,開口道:“大家好,我想分享的,首先是心態。作為受閱卷者主觀性影響最強的學科,語文考試,考的不僅僅是你對知識點的掌握,更是一場你和閱卷者之間的心理博弈——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位語文老師,你願意在試卷中看到一個什麼樣的學生?”

班上的討論聲頓時嗡嗡作響,不斷有同學說出自己的看法:“讀書讀得多的。”

“字寫得好看的。”

“有文採的。”

……

“長得帥的……”

全班同學都鬨笑起來,最後搞怪的是陳歡,不過馬上就被張潮一眼給瞪了回去。現在同學們都還帶着玩笑的態度來看待張潮的分享,覺得他語文成績雖然有點嚇人,但還不至於能做大家的老師。

不過張潮沒有理會這些,而是把大家的答案一一抄寫在黑板上,然後轉身道:“既然大家都知道老師喜歡什麼樣的學生,那麼再想想自己試卷里呈現出來的精神面貌,是這樣的學生嗎?”

眾人都沉默下來,開始思考自己的答卷是否太“原生態”了一些。

張潮接着道:“如果我們不是這樣的學生,那麼能不能‘偽裝’成這樣的學生?剩下半年時間,大家誰很難完成本質上的蛻變,但是至少得會‘裝’,‘裝’成一個有着端正的學習態度、豐富的閱讀積累、規範的答題習慣的學生。”

“這還能裝?那你說說看怎麼裝?”說話的是劉心語,這次的第三名,也是班上的學習委員。

張潮笑道:“好裝。我們首先從規範答題說起。大家還記得這次模考的這道題吧——‘小說中的父親形象複雜而富有人性的深度,請結合文本具體分析。’這道題看着簡單,每位同學都能拿到一些分數,但總是拿不圓滿,會有扣分點。”“因為分析人物形象,我們往往沿用初中的答題習慣這麼答——‘小說中的父親是個善良、疼愛子女、精明能幹的、有些貪小便宜、……的人’,一個很長的‘定語從句’。這麼答就過於冗長,而且容易遺漏。”

“我現在介紹一種方法,可以讓答案顯得規範而清晰。這種方法就是‘人物角色分析法’——人在不同的環境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例如在班上,大家都是學生,而回到家裏,則成了‘孩子’。不同角色在特徵、性格、作為、品質上都是不同的……”

張潮侃侃而談,不時在黑板上書寫着提綱。班上的同學也從一開始的看熱鬧,逐漸認真起來。他們發現張潮講的內容,是過去聞所未聞的,聽起來十分具有可操作性。不少同學已經掏出筆記開始抄張潮的板書。

搬了椅子坐在後面的張婷也十分吃驚。因為張潮的表現已經遠遠超出她的預期了。有很多方法,她過往只是在教學中模糊地感受到,並沒有真正領悟,經過張潮這麼一點撥,大有茅塞頓開之感。

她想起張潮的父親也是一個語文老師,雖然都是在鄉下教書,但卻是當年少有的廈大中文系的畢業生,也算名聲在外。這可能就是家學淵源吧。

張潮這時候已經完全進入了狀態:“……我建議大家答題的時候呢,一律使用這樣‘三段式’答題法,這是我用起來覺得很順手的答題格式。在我們刷題的時候,建議吃透參考答案以後后,將不同表達的參考答案,都改造成‘三段式’,這樣才能做到寫過一道題寫過,掌握一道題。”

“可是語文的知識點很混雜,實在很難梳理,也很難確定一道題該回答哪些點。”提問的是申明。

張潮答道:“那是因為我們同學普遍缺乏比較強烈而清晰的‘文本意識’。小說、散文、詩歌、戲劇……不同文本各有其根本創作目的和由此衍生出來的文本特徵。而所謂的修辭手法、寫作手法、表現手法、描寫手法……都是為了達到目的,表現特徵而服務的。”

“例如小說,我們可以給它下一個簡單的定義——‘一種虛構的敘事文學’。那麼虛構、敘事,就構成了其基本特徵,而人物、情節、環境的小說三要素,都是從屬於基本特徵的。小說作者通過虛構人物……”

申明一邊聽,一邊點頭,時而還補充一些問題。張潮也都給予回答。

高三(2)班,徹底成了張潮一個人的舞台,黑板上的板書也越來越多,終於在下課鈴響時,填滿了整個黑板。

語文是第二節課,下課了是一個20分鐘的大課間,要去操場做操。可是高三(2)班的學生們顯然都還意猶未盡,紛紛要求不做操,繼續聽張潮介紹經驗。

老師張婷無奈,只好同意,並且親自去年級辦公室,向級長說明了情況。高三總歸有些特權,對他們的早操本來就抓得不嚴,因為高三老師拖堂實在太普遍了。

於是張潮只好再接再厲,繼續講解。不過這實在是一時半會講不完的,等到了第三節上課鈴響了,這場個人“脫口秀”才不得不結束。張潮把寫剩下半截的粉筆向前一拋,精準地落進了粉筆盒裏,瀟洒地一鞠躬,走下了講台。

全班同學自發地鼓起掌,整整持續了一分鐘,把進來上課的數學老師趙汝東給整懵了,心想我這麼受歡迎嗎?不過很快他就看清了大家是給誰鼓掌——那小子還在講台鞠了個躬才走下去呢。再轉頭一看,黑板上密密麻麻地一堆板書,不僅書寫美觀,而且條理清晰,甚至有局部是很漂亮的知識拓撲圖。

張婷的粉筆字趙汝東還是認得的,畢竟她是教師比武大賽的常客,而趙汝東則是資深評委。這真的都是張潮寫的?趙汝東心裏疑惑。

不過想起張潮這次的數學一模成績,他氣就不打一處來,狠狠叫住了張潮:“你給我站着!不準坐下!”

張潮還沉浸在重回講台,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快樂里,冷不丁就被潑了一盆冷水,只好尷尬地站在位子上。

趙老師一拍桌子:“叫你得意!你知道你數學考了多少分嗎?”

張潮搖搖頭,不過心裏大概知道怎麼回事了。數學這次考砸了在預料之內。

“8分!對,你沒聽錯,你們都沒聽錯,就是8分!張潮,你破紀錄了!”

這下真的滿堂皆驚了!(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2004:獨行文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生2004:獨行文壇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章 高談闊論,滿堂皆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