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畲族概況(1)

1.第一章畲族概況(1)

畲族自稱“山哈”,是分佈在我國東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等省的少數民族。***人口70餘萬,以閩東、浙南分佈最為集中。早在隋唐時期,畲族就在閩、粵、贛交界的廣袤山區聚居,以刀耕火種、耕山狩獵為生。唐代以後,特別是明清時期,畲族從以鳳凰山為中心的閩、粵、贛山區大量外遷,輾轉於東南數省,至清代中後期形成了今天的分佈格局。畲族有自己的語,但沒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漢文字。新中國成立后,畲族的民族成分得到確認,在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關照下,目前畲族地區建有1個民族自治縣、45個民族鄉。

第一節族稱族源

畲族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個古老民族,至遲在6世紀末7世紀初,畲族先民就聚居在閩、粵、贛交界的廣大地區,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人類共同體。

一、族稱

畲族的族稱有自稱和他稱兩種。閩東、浙南一帶畲族自稱為“山哈”,“哈”在畲語中意為客人,“山哈”是山裡客人的意思。貴州一帶的畲族則自稱“哈萌”,“萌”意為“人”,也就是說畲族自稱是“客人”。畲族自稱為“客”,與他們居住的環境、遷徙歷史有關。畲族原分佈在閩、粵、贛三省結合部的廣大地區,元明清時期從原住地陸續遷徙到閩東、浙南、贛東等地山區半山區。先來為主,後來為客,先來的漢人就把這些後來的畲民當做客人。此外,畲族家譜中還有“瑤人”或“瑤家”的別稱。

“畲族”“輋民”是漢族對“山哈”的他稱。在漢文古籍中,“畲”字的出現和使用相當早。在《詩經》中有“新畲”,在《周易》中有“甾畲”,其意均為將荒地開墾成為可以種植的畲田。漢語中的“畲”字有兩種讀音:讀作yu(余)時,指剛開墾的新田;讀作shē(奢)時,其含義為用火燒去地里的雜草,然後種植農作物,劉克莊《漳州諭畲》說“畲,刀耕火耘”,即為此意。唐末衡山南嶽玄泰禪師記述的“畲山兒”,雖沒有明指是一個族群,但其以斫山燒畲為生,具有今年斫了一坡,明年又斫另一坡的不斷轉徙的特點,其特徵都與畲民相符,可以認作是文獻中以“畲”來指稱這群山地民族的最早史例。1“畲”字被衍化為明確的族群稱謂,則是始於南宋劉克莊的《漳州諭畲》。劉克莊在《漳州諭畲》中說:“畲民不悅(役),畲田不稅,其來久矣。”可見最遲到南宋時期,畲族先民已經被人稱為畲民了。畲族為什麼被稱為“畲”?《龍泉縣誌》說:“(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看來,畲族先民到處開荒種地的游耕經濟生活,確實給當地的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末元初,各地畲民組織義軍,加入抗元鬥爭的行列,《元史》中又出現“畲軍”“畲丁”等名稱。明清時期,閩、浙各地方志以“畲民”“畲人”和“畲客”等稱呼畲族是非常普遍的。

文獻記載中對畲族以“輋”相稱也相當早,大約出現在12~13世紀。王象之《輿地紀勝》卷102“梅州”條記載的“山客輋”,是文獻上以“輋”作為畲族族稱的正式記載。其時間比劉克莊所記早了三四十年。而《宋史》卷419《許應龍傳》所載“山斜”,指的也是畲民。這一“山斜(畲)”作為畲民的專稱約略與梅州的“山客輋”同時,也比劉克莊《漳州諭畲》早了30多年。文天祥《知潮州寺丞東岩先生洪公行狀》說:“潮與漳、汀接壤,鹽寇輋民群聚。”這大概也是關於“輋民”的較早記載。

“輋”是廣東漢人創造的俗字,音讀作shē。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說:“粵人以山林中結竹木障覆居息為輋。”顯然,以“輋”字作族稱是側重於居住形式,指在山裏搭棚而居的人群。“輋”的含義雖與“畲”有差異,但“畲民”和“輋民”並不是指兩個不同的民族,也不是指同一民族的兩個不同經濟展階段,而是分別指分佈在不同區域的同一群體。前者指福建畲族,後者指廣東、江西畲族。這種稱呼的差異,主要是由於漢族文人對閩、粵、贛畲族經濟生活觀察的側重點不同而產生的。明清時期,閩、浙各地方志以“畲民”“畲人”和“畲客”等稱畲族的非常普遍,粵、贛各地方志以“輋戶”“輋蠻”和“山輋”等稱畲族的也比比皆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畲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畲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章畲族概況(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