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導論(16)
1。重要地理位置
肅南縣地處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的源頭和上游地區,在甘肅河西地區的45條河流中,肅南就有33條,佔73%;河西地區年徑流量69。3億立方米,肅南就有43。11億立方米,佔62。2%;在祁連山北麓0。47萬平方公里水源涵養林中,肅南就有0。33萬平方公里,佔70%;另外肅南境內還有草原1。7093萬平方公里,冰川964處,總面積408平方公里,冰儲量159億立方米。肅南的森林和草原是涵養水源、調節氣候、固冰集水的重要屏障,是河西地區和內蒙古西部500萬人民的“生命線”,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不僅關繫着肅南縣的可持續展,對於保障河西地區經濟社會展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前西北軍閥馬步芳集團在裕固族聚居的祁連山區大肆砍伐林木,部分地區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嚴重影響了裕固族群眾的生產基礎,而且這種嚴重的損害後果至今未得到根本改觀。新中國成立以後,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1954年,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剛剛成立,就在縣政府設立了林業工作站,承擔起了祁連山林業生態的保護工作,在以後的歷次機構更替調整中,林業工作越來越得到充實和加強。到目前,肅南縣全縣有國有林場7個、護林站56個,林業幹部職工600多人,佔全縣財政供養人口的六分之一,每年用於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管護的支出佔到全縣地方財政收入的20%和財政總支出的10%。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肅南縣有0。23萬平方公里(345萬畝)國土面積被划入自然保護區範圍。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成立以來,國家先後投入建設資金2億多元,實施了國家天然林保護、水源涵養林建設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建設項目,保護區森林面積增加0。47萬多平方公里,森林蓄積量增加1300多萬立方米,使祁連山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2。齊抓共管
近年來,祁連山生態問題得到更高層次的關注。**總理2002年8月在河西地區考察時指出:“祁連山的生態保護既直接關係到黑河和石羊河流域的治理,也關係到河西的長遠展。要重點做好天然林保護、草場保護、冰川水資源保護三個方面的工作。”2007年3月,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甘肅代表團的審議時,他指出要“千方百計不使祁連山環境惡化,冰川消失,這關係整個甘肅人民的生存,這不僅是一個決心,而且是一定要實現的目標”。2009年3月,在參加甘肅代表團座談時,溫總理又講了四件惦記甘肅的事,其一就是惦記甘肅的生態環境改善。在甘肅省上報中央的《祁連山北坡生態與環境保護亟待加強》的況彙報中,溫總理又對此專門作出了批示。正是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使得祁連山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治理和保護,並在肅南縣組織實施了祁連山水源涵養林建設保護、祁連山生態移民易地搬遷、三北防護林、黑河流域綜合治理、退牧還草、草原“三化”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多項生態建設工程。目前肅南縣已先後對居住在祁連山保護區的6000多名牧民進行了易地搬遷,累計封山育林155800萬平方米,封灘育草13333。34萬平方米,建成防護林帶78條2000萬平方米,完成防蝗滅鼠1133333。9萬平方米,清除草原毒草2000萬平方米,補播改良草原175333。4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7。1%提高到2008年的21。8%,取得了縣內55年未生森林火災的好成績,獲得了“中國綠色名縣”稱號。祁連山生態的保護和逐步恢復,為裕固族乃至肅南縣的可持續展創造了條件。2008年,肅南縣編製了甘肅祁連山北麓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規劃,並在北京召開論證會,邀請21個國家部委的領導和專家對規劃進行了論證。目前,此項總投資達64億元,包括環境保護與治理工程、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技術支撐和管理工程共4個工程類別,內含天然森林、草地保護與恢復、生態移民安置區建設、牧業產業化展項目建設等21個專題的規劃已得到**總理的批示,有望列入國家扶持甘肅展的總體規劃和西部大開總體規劃中。如果這一項目得到實施,將對裕固族生產、生活方式帶來又一次重大變革,絕大多數裕固族農牧民將徹底告別傳統的放牧生活,開始以護林、護草為主的生態保護建設和舍飼餵養、從事三產等全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