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失地在哭泣――晚清王朝下的國土之痛(2)
在亞洲葉卡捷琳娜通過建築軍事堡壘,蠶食高加索,入侵中亞哈薩克草原,到18世紀80年代,俄羅斯佔領了西伯利亞北部,獲得了豐富的森林和礦產資源。***越過亞洲東北部渡過天平洋,佔領阿拉斯加,並在加利福尼亞建立俄羅斯的殖民地。俄羅斯成為地跨亞、歐、北美三大洲的大帝國。
大約在1638年,俄國以在鄂畢河流域建立的雅庫茨克為基地,開始向東南方擴張,不久,到達了黑龍江流域。當時,生活在這裏的主要是額爾古納河以西的布里亞特蒙古人和河東的達斡爾人、鄂倫春人、赫哲人等少數民族。他們都受歸清王朝管轄。
俄國人到了這裏后,在黑龍江源頭石勒喀河以西修建了尼布楚城,在黑龍江北岸修建了雅克薩城,以此作為據點,四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逐步向黑龍江以東以南蠶食。清朝在黑龍江一帶沒有駐軍,離此最近的駐軍地尚在遠隔千里的牡丹江流域的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因此對俄軍的侵擾鞭長莫及。
在中國的清朝初期,俄國野心逐漸增大,開始着手侵略中國。當時清朝入關不久,國庫空虛,財力不支,再加上中原平叛,北方領土清政府無暇顧及,任由沙俄折騰。這樣的局面持續了三十多年。到了康熙二十年(1681年)以後,整個中原都已平定,三藩削平,台灣收復,中國的國勢日益昌盛。這時,康熙帝終於下決心解決北方邊境的問題。當時的俄國雖然領土龐大,但力量薄弱,根本無法抗衡強大的清朝軍隊。從1683年到1686年,清朝出動大軍連續起了兩次雅克薩之戰,擊潰了侵入東北的俄軍主力。清軍當時完全有實力全殲俄軍,剩勇追窮寇,將勢力擴張到西伯利亞地區。然而,康熙帝並沒有這樣做,最後兩家回到了談判桌上,簽訂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平等條約《尼布楚條約》。
但是條約只換來短暫的安靜,沙皇侵佔中國領土的野心卻一直沒有滅。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沙皇俄國趁火打劫,對清政府實行訛詐,強割中國東北和西北大片領土,並於1858年趁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威脅北京之際,用武力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璦琿條約》。沙俄曾慫恿和默許日本侵佔清朝的附屬國朝鮮。蓄謀已久的日本在黃海擊敗了北洋水師,清廷被迫簽署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1895年)。俄羅斯再次趁火打劫,攫取俄羅斯在東北的特權,並強租旅順。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此時俄國乘機介入,假意幫助中國向英法調停,連威脅帶欺騙,逼迫清廷簽訂了《璦琿條約》,由此割去了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並將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40萬平方公里土地劃為兩國共管。
(《璦琿條約》簽訂后俄**隊進入中國邊境城市)
1860年,俄國再次採用欺騙手段,以要退出向英法調停為名,逼清廷又與其簽訂了《北京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所謂“共管”土地全部割走。通過這兩個條約,俄國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了100萬平方公里土地,相當於法德兩國的面積總和。
被俄國搶去的中國領土大多都是富饒之地,全境原始森林密佈,有廣闊的荒原濕地,蘊藏豐富的煤鐵和石油資源。水量巨大和漁產豐富的黑龍江下游地區從此脫離了中國的懷抱,而中國也永遠失去了東北的入海口。而且歷史已經證明,像中國東北這樣的地區,既資源豐富又適合人類居住,無論是工農業還是生態開上都有着巨大的潛力。在人煙稠密的地區已經開凈盡的今天,這些地區已經成為了國家的生命線。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中下游的廣大黑土區,其損失和影響之巨大怎麼估計也不過分。
到了1864年,沙皇俄國費時盡百年,終於征服了大、中、小三帳哈薩克政權,與中國的西北邊界接壤了。沙俄政府乘中國太平天國內亂方息,以武力相威脅,逼迫**的清朝與其簽訂了《勘分西北界約記》。約記規定中俄的邊界線以常駐卡倫,也就是邊界哨卡為標誌,而俄國單方面劃定的地圖,已遠遠越過了中國的邊界卡倫,深入新疆內地。當清朝談判代表提出異議時,俄國竟出動大軍,將孤立無援的清軍從卡倫一路驅逐到了俄國的主張邊界內,蠻橫地奪佔了中國近44萬平方公里土地。這些地區都是新疆西北部最肥沃的耕地和草原,還有天山山脈周圍的眾多湖泊。其中,有巴爾喀什湖,面積達2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原來最大的鹹水湖;伊塞克湖,面積6236平方公里,是中國原來的第一大高山湖。哈薩克斯坦的原都阿拉木圖和吉爾吉斯斯坦都比什凱克都在這片地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