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什麼人留下個走西口――“走西口”的歷史成因(2)

18.什麼人留下個走西口――“走西口”的歷史成因(2)

商人把內地的糧食、糧倉運到邊防,然後官府以什麼來補償呢?給你鹽引(即壟斷運銷鹽的憑證),運多少糧食相應的給多少鹽引,然後拿這個鹽引到鹽場去領鹽、去銷售,商人賺的是差價,這個就叫做開中制。***

這一舉措,在一定程度上雖然減輕了朝廷補給九邊的負擔,但是卻損失了相當大份額的鹽稅。山西人商人不僅獲得了河東鹽池的鹽引,也迅速地壟斷了兩淮的鹽引。朝廷雖然節約了每年九邊的五百萬石的後勤供給,卻也損失了大規模的鹽稅,在更大程度上減少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明代中期之後,開中制變成了折色制——只要交足一定的銀兩,任何地區的商人都能夠領取鹽引進行貿易。這樣一來,大批徽商就獲得了介入的資格,晉商獨霸鹽業的格局被打破了。鹽商分為邊商與內商,許多山西鹽商逐步從邊商轉向內商。就山西而,鹽業貿易的重要性相對下降了。

於是,晉商從鹽業轉向多種經營。最早的走西口就這樣開始了。其目的主要是在北部邊境從事多種商品的貿易活動,並開這些地區。這是與當時的政治、軍事背景有密切關係的。

元朝滅亡之後,以元惠宗(順帝)妥歡帖睦爾為的蒙古部眾被迫退到上都(今多倫縣西北正藍旗東上都河北岸),史稱“北元”。自此蒙古封建主和明朝在中國北方長期對峙,蒙古各部之間亦紛爭不斷。明代中期之後,與北部邊境蒙古人的關係還是剪不斷、理還亂。明朝與蒙古人有對立的一面,蒙古人不時侵犯明朝邊境地區,明廷自然要強力抗擊,明英宗帶兵出征蒙古被俘的“土木堡之變”,正是這種衝突的結果。另一方面,蒙古人與明朝又有貿易的內在需求。蒙古人經濟落後,需要各種生活用品,明人也需要蒙古人的馬、牛、羊及皮毛,雙方之間商機巨大。

“土木堡之變”的經過是這樣的:明初對蒙古瓦剌實施“羈縻之策”,在宣化、大同等地開放馬市,互通貿易。正統十四年(1949年),也先派兩千人來進馬,詐稱三千,以冒領糧食,太監王振把瓦剌貢馬價格削減,激怒瓦剌,成為戰爭的導火索。七月,瓦剌分四路進攻明朝,也先主力進攻大同,明軍失利,傳至京師,朝野震驚。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蠱惑挾持下,御駕親征,率五十萬大軍貿然進入大同。大同鎮守太監郭敬向王振交代敵,王振恐懼,決定班師。大同都僉事郭登進:“取道紫荊關回京可保無事。”王振想藉機使英宗幸其家,以便炫耀鄉里,舍紫荊關向蔚縣出。途中王振又恐大軍毀他的莊稼,行四十里又折東改道宣化,從而延誤了時間。十日到宣化后,瓦剌追兵趕到,恭順侯吳克忠及其弟戰死,領導的部隊潰散。成國公朱勇率五萬騎兵增援,在鷂兒嶺遇敵伏兵,全軍覆沒。八月十四日英宗到達土木堡(今河北省懷來縣東),瓦剌兵將堡團團圍住,水道也被也先軍佔據,明軍人馬饑渴,終夜拒敵,敵人愈增。十五日也先佯遣使求和,王振見瓦剌兵退,下令將兵營移至近水之處。軍隊剛移動,也先集中勁騎四面衝來,明兵爭逃,行陣潰亂,英宗被俘,王振等皆死於亂軍之中,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六十六名大臣戰死,五十萬大軍覆沒。由此引了于謙守衛北京等歷史事件,史稱“土木堡之變”,梁羽生的武俠小說《萍蹤俠影》等文學作品就是以此為歷史背景而作的。

這次戰爭的結果,堪稱奇恥大辱,也是大明建朝以來最大的一次恥辱。“土木堡之變”之後,與屢屢犯境的蒙古關係之修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歷經一百七十多年的風雲變幻,成吉思汗第十七代孫俺答汗(阿拉坦汗)佔據了河套地區。明穆宗時(1567—1572年),蒙古族俺答汗與明朝訂立和約,在邊境互立互市,這拉開了明朝與蒙古正常貿易的序幕,也開始了山西人走西口的輝煌。

蒙古俺答汗與明朝訂立和約在邊境互立互市,這件在明朝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當時頗費了一番周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8.什麼人留下個走西口――“走西口”的歷史成因(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