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壁光發”的掌門人――走西口走出的一代愛國華僑(4)

110.“壁光發”的掌門人――走西口走出的一代愛國華僑(4)

王弼運送金銀雖然極其隱蔽,但時間一長,次數一多,還是引起了歹人的注意。***有一次,不知怎麼走漏了風聲,王弼從包頭一起身,就被歹徒盯上了梢。王弼趕着兩匹馬在前面走,歹人在後面不遠不近地跟着,就這樣一直跟到朔州。一路上歹人左觀察右觀察沒現金銀裝在哪裏,反倒一不留神露出了馬腳,讓王弼覺察出了他的企圖。歹人圖窮匕見,面露猙獰,拿武器逼住王弼,厲聲喝問:“金銀到底藏在哪裏?不說就要你的小命!”王弼萬般無奈,只好說出馬鞍里的秘密。歹人一聽過去搶馬。眼看着自己的血汗錢要被搶走,王弼急之下,靈機一動,猛然打了一聲口哨。兩匹馬一聽主人令,長嘶一聲,掙脫韁繩,撒腿就跑,霎時間就無影無蹤。歹人非但沒討到便宜,反倒被拖倒在地,半天爬不起來。王弼乘機逃離險地。

幾天後的一個晚上,王弼趕回王家堡,快到院門口時,夜色朦朧中看到門口彷彿立着兩匹馬,近前一看,果然是自己的烏騅和白龍。本來他認為這次連財帶馬都一去無蹤了,想不到老馬識途,兩匹馬自己找回了老家。兩馬見了他也連聲歡叫,好像老朋友久別重逢似的。進了家門一檢查,馬鞍里的金銀分文不少,王弼全家高興萬分,齊聲稱讚兩馬是神奇的寶馬。

從那時起,王家將白龍、烏騅繪成圖,張掛供奉至今。

信息就是金錢

清末民初,汾陽商人任嘉穀,西陽城人,在恰克圖、庫倫(今烏蘭巴托)開設北廣洋行,經營邊貿生意,出口大宗茶葉、綢緞、進口皮貨。他在洋行庫倫總號大廳懸挂着其友人秦龍光書寫的條幅:“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大帥行軍,宰相治國,故當若是。即經營商業宜省此意。”

民國初年生“俄蒙變政”(俄國“十月革命”、外**立),政局變亂,致使交通阻斷,邊貿停頓。當時恰克圖皮商貨物積壓,運不回中國,皮貨不能變現,也無法易物交換。一日,任嘉穀正在一家理店理,理了一半,聽到等候理的人聊天說變亂平息,道路已通。聞此信息,他突然叫理師停止理,裝作肚痛站起身來,拿起皮帽和皮袍,扔下盧布,不等找錢,推門就走。

理店坐落在一個很高的斜土坡上,任嘉穀一出門,把皮袍往身上一裹,一手抱着皮帽,一手抓住皮袍,就滾下坡來。然後突地站起,也不整衣冠,三步並作兩步,趕回洋行分號。當即召集夥計,吩咐不露聲色,收購皮貨。好些店家爭相折本賤價出售,而任嘉穀裝作現銀不足,無力接貨,那些銷售商只好答應先交貨后付款。任嘉穀順水推舟,廉價收到大量上好皮貨,還落得個助人危難的好名聲。

不久,這些皮貨運回國內,又趕上長期缺貨,賣了個好價錢,大大掙了一筆。過了不長一段時間,這件事在當地商界傳開,人們都對任嘉穀如此搶信息好生佩服。

王海峰的豪舉

山西蒲州(今永濟)位於南北縱貫晉陝峽谷的黃河折轉東流之處,這裏土貧人稠,歷來挾資本走四方者十之有九。由於經商之利倍於農,故外出經商之人多能以富歸里。這些商人雖然走南闖北,到過五方都會,但是其富多由切切計刀錐之利積累而成,並沒有什麼稀奇之處。明代山西蒲州人王海峰雖然也和其他商人一樣外出經商,但他的經營方式卻與眾不同。

明代,蒲人外出經商大多是西到秦隴,東到淮浙,西南到蜀。王海峰一開始也是去了上述地方,但經過一段時間,他認為這些地方經商盈利不太多,便東走青滄。青是指青州,在今山東益都;滄是指滄州,即今河北滄州。這兩個地方是明代的長蘆鹽區,鹽行北直隸和河南之彰德、衛輝二府。由於官僚顯貴、勢豪奸紳上下勾結,這一鹽區的運銷不能正常進行,商人紛紛離去。但是王海峰認為,這裏是春秋時齊國管仲收魚鹽之利的地方,陶朱公也是據此富致千金。經商就要人棄我取,人去我就。因此,這裏正是可以大幹一場的地方。

王海峰到滄州后,先熟悉該鹽區鹽政,了解該鹽區的運銷歷史,從中找出經驗教訓,然後向政府提出了整頓鹽制、嚴禁走私的建議。後來,長蘆鹽區經過整頓,鹽的運銷又繁榮起來,鹽商又蜂擁而至,長蘆鹽區的鹽稅收入比過去增加三倍多,王海峰也成為這一鹽區著名的富商。明代大學士張四維說他動輒萬金毫不在意,其資產之雄厚就可想而知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10.“壁光發”的掌門人――走西口走出的一代愛國華僑(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