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第320章 棉衣

323.第320章 棉衣

第320章棉衣

周大忠爬起來開門。

“十六叔,我娘回去了,什麼事?”

周益民擺擺手:“那沒事了,我以為她跟你弟還沒回去,準備送他們一程。”

他準備回村了。

兩人聊了幾句,周益民騎上自行車回去。

回到村,五哥那老頭子就告訴他,棉被已經打好,還剩下不少棉花,問周益民接下來怎麼弄。

前不久,周益民就把棉花給拿出來,送到彈棉花的“五哥”這裏,讓他幫忙打造幾張棉被。今天,總算是完成了。

那都是疆區的長絨棉,品質非常好,而且量多,所以每一張棉被都挺厚的。冬天蓋這個棉被,暖和得很。

“還剩多少?”周益民問。

他其實還留有一部分,交給三嬸,順便給了些布,讓三嬸做幾套棉衣。包括爺爺、奶奶、來福等人的,都有一兩套。

“這些都是,你看看。”

還剩挺多的,畢竟好幾百斤的棉花呢!只是做幾張棉被而已,能用多少?周益民往裏面探頭一看,是挺多的。

他想了想,說道:“五哥,要不這樣吧!你找點人手過來,我去找些布回來,你們給學校的孩子,每人做一套棉衣。如果還有剩,那就給村裏的老人做。”

周志隆瞪大眼睛。

這麼多好棉花,就這麼送出去了?

他內心感嘆:還得是益民呀!

“行!我去找人。”

這對村民而言,是好事呀!誰家沒有孩子、老人呢?現在別說棉花了,粗布都不好買。除了要錢,還要票。而布票,即便是城裏人,一年也沒有多少尺。

周益民家都還沒回,又騎着自行車出去。其實,就是做做樣子而已,布匹都在商店背包呢!他之前1元購了不少。

現在正好拿出來用。

而老五周志隆先去找老支書和學校的校長周志高。

“志隆,有什麼事嗎?”老支書見他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還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

周志隆說道:“支書,益民之前不是找我做棉被嗎?還剩下不少棉花,他打算將剩下的棉花做成棉衣,發給學校的孩子,要是還有剩,就給村裏的老人也做一套。”

嗯?老支書立即站起來。

棉花很難的呀!周益民帶回來的那幾百斤棉花,他也去看過,品質相當好,外面有錢有票都很難買得到。

“這是他的話?”

其實,老支書內心是相信的,這確實是益民的做事風格。誰不知道村學校是他罩着的呀?現在村民都想方設法要把孩子塞到學校去。

周志隆點頭:“是呀!他出去找布了。”

老支書來回踱步了一會。

最後,他說道:“不能讓益民都出。我們去找志高,跟他商量,讓學校找學生的家長,一件棉衣給10塊錢。起碼,要把棉花的成本給益民補回去。”

老是讓益民出這、出那的,怎麼好意思?於是,他們來到學校。雖然今天不上課,但周志高基本上都會在學校,晚一點還要給村民掃盲呢!“給學生做一套棉衣?”周志高一愣。最近,天氣變冷,他也發現有些孩子還穿着之前的那校服。儘管教室內有火爐供暖,但還是有人冷得發抖。

“是呀!益民仁義,但我們不能趴在他身上吸血呀!你聯繫家長,讓他們每人出10元買棉衣。”老支書說道。

其實,10元一件棉衣,怎麼看都是佔便宜呀!外面買就沒有這麼便宜的。

要知道,當下的穿衣成本不小,布料棉料衣料,都是緊俏物資。這也是為什麼縫縫補補又三年,小的孩子永遠都只能撿老大的衣服穿。

現在學校的孩子有新衣服穿,還是靠益民。

在城裏,一件“滌棉卡其男制服上衣”要賣19元,一條“滌棉卡其男制服褲子”賣14元。上下一“配齊”,普通工人一個月工資就出去了。

所以哪怕是現在的工薪家庭,“買衣服”真是難得的奢侈事,更別提農村了。就算“過年穿新衣服”,也多是自己買料子做。

像這種冬天穿的棉衣,沒有20元以上,根本就不用想。

因此,10元給孩子買一件棉衣,就沒有家長能拒絕。

主要是現在周家莊的村民也逐漸有錢了,除了賺工分,賣菜的錢,過段時間還會分下去一部分呢!“好!我這就去通知他們。”周志高見又是給學校“發福利”,非常積極。

作為校長,讓孩子學到知識,更好地學習,是他應該做的。

隨後,老支書和周志隆去找了十來個手巧的農婦,做棉衣就靠她們了。

不久之後,全村都知道,益民要給學校的孩子做一套棉衣,一套只要10塊錢。大家二話不說就把錢給交了。

“可惜,只有在學校的孩子才能買。不然,我都想給我家鐵蛋也買一套。”有人遺憾道。

10元的一套棉衣,即便是小孩子穿的,也很值呀!

要是大人也可以買,他們甚至願意出二三十塊錢。

“還是現在的孩子好呀!我們以前……”有人又說以前自己怎麼樣。

哪有這麼幸福?

吃得好,穿得好,都不用愁其他的,只負責學習和玩。

不久后,周益民拉着一批成色不太好的布回來。這是瑕疵布,布廠的不合格產品。通常情況下,這種東西都是工廠內部的人消化掉的。

即便是瑕疵布,放在市面上依舊很受歡迎。

一方面,瑕疵布不用票;另一方面,瑕疵布的價格也相對親民。所以,瑕疵布很受老百姓的青睞。

周益民得知老支書為他收取10元一件棉衣之後,他哭笑不得。

不過,他也沒有拒絕。爺爺奶奶他們也說過,不能一味付出,否則有些人會逐漸認為理所當然,當某天不幫忙,就會覺得是你的錯。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道理,周益民還是懂的。

有時候,有些事情,他甚至還會特意問一問爺爺奶奶的意見。

“行,那我就收了。”周益民將那些錢收下。

而拿到布之後,那群巧婦就開始忙起來,給孩子量身體,縫製棉衣等等。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60年代:我有一個商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60年代:我有一個商店
上一章下一章

323.第320章 棉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