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三地三制(1)

12.三地三制(1)

大藍籌“中國電訊”易名為“中國移動(香港)集團”,新名字看起來很好笑,也像別有寓意。

大陸、香港、台灣三地有很多名字叫法都不一樣,就拿“中港台”來說,國內官方就必會要你改為“大陸、香港、台灣”,因為“中”是國家,港台只是地區,他們說國家與地區不能並列對等。

由於這些差異,所以《亞洲周刊》才要不厭其煩地說明“國語即普通話、華語”。那麼彆扭。

真不明白國內為何不跟隨香港把手機學名稱為流動電話,流動電話比流動電話聽起來就時髦和浪漫得多,也沒台灣叫流動電話那麼“間諜化”。

雖然是香港人最早將日本電器帶進國內,但樂聲牌(panasonic)卻都統稱松下(matsu**a),新力變成索尼,聲寶變成夏普。改得最有智慧的是汽車,奔馳即平治,萬事得即萬事達。

香港人說的色旅館,偏偏是國內比較像樣的住宅——叫公寓。

國內的房地產以米(公尺)計算,香港的地產以英尺計算,台灣的不動產以坪計算。大家都是中國人,談到家居面積卻花不少時間去換算。

中華航空是chinaairlines,中國國際航空是airchina。外國人幾乎一律搞不清楚。

以前有個笑話說,台灣人到香港,國籍要填台灣,到大陸要填中國,去外國要填roc(中華民國)。

難怪大家各有總書記人民幣、特港幣、總統台幣。

回歸后香港辦的慶典演出,也開始出現國內晚會常見的民歌。國內說的民歌是那些有中國地方色彩的傳統歌謠,而港台指的卻是西方風格的folk。

以前香港樂評界叫的搖擺音樂,近年卻隨大勢都改為搖滾音樂。

國內人說彈琴,往往琴的意思是樂器,彈結他也是彈琴。

一盒錄音帶,國內說一盤磁帶,台灣說一盒卡帶。

香港人最看不懂的是兩岸常用拼音譯名如席琳·迪翁(celinedion),米高·傑克遜(michaeljackson),泰坦尼克(titanic)……

國內的計算器和光盤,港台叫作計算機和光盤。

要按時在公司內工作,國內叫坐班,香港沒有這樣的一個詞,因為我們上班就理所當然地包括坐班。我們賺外快,國內叫作炒更。

國內俗稱的流水賬即營業額。我們催款的單據叫票,收了錢才收據,但國內說的票通常都是指已付款的收據。

兩岸最共通的是飯店,即香港的酒店,兩個名稱都沒有睡覺的意思,但裏面都不約而同有北京的果、香港的菜、台灣的馬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輝常傷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輝常傷感
上一章下一章

12.三地三制(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