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御史上書
今日的餐桌上依舊簡樸,僅擺着三道菜和一盅湯,宛如山間小徑旁的野花,雖不驚艷,卻自有其淡雅之姿。然而,在這簡樸之中,傳統的儀式感卻如同宮廷深處的鐘聲,悠遠而莊重,一旁由宮女太監組成的小樂隊,正演奏着崇明皇帝早已厭倦的曲調,它們在空氣中回蕩,像是時光的見證者。
崇明皇帝端坐於桌旁,用餐之餘,間或翻閱着手邊隨手取來的奏章,他的動作雖不緊不慢,但眼中的憂慮卻如同烏雲密佈的天空,讓人不禁心生關切。這一幕,對於侍奉在側的宮女太監而言,早已是司空見慣,他們能從皇帝那微皺的眉頭和深邃的目光中,感受到那份渴望成為明君、扭轉大昆局勢的沉甸甸的憂慮。
他匆匆吃了幾口,便覺得索然無味,彷彿那佳肴美饌也無法填補心中的憂慮。近來,他的胃口愈發不佳,每日起床,入耳的皆是北方蠻族侵擾、西部乾旱、東南部洪澇的壞消息,這些如同無形的枷鎖,束縛着他的決策,國家事務繁重得如同沉重的鎖鏈,國庫漸空,災情未見好轉,令人心焦如焚。
他起身步入書房,再次埋首於堆積如山的文書中,那些紙張如同連綿的山巒,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突然,一份奏摺映入眼帘,令他不由得眉頭緊鎖,彷彿是一道閃電劃破了夜空。細看之下,竟是御史柳傳志彈劾兵部侍郎楊晨和的奏章,那文字如同利箭,直射他的內心深處。
崇明皇帝細讀之下,怒氣漸生,猶如火山即將噴發。文中寫道:“陛下有征伐之心,而大臣無禦敵之才;謀略不周,視國事如兒戲!”他憤然自語:“此言差矣!書生之見,何其淺薄!”他的聲音在書房中回蕩,如同冬日的寒風,冰冷而堅定。
繼續往下讀,更是怒不可遏:“楊晨和與東北總督陳桂內外勾結,共謀誤國,倡和議款,荒廢武備……”他猛地站起,手指輕敲御案,那聲音如同戰鼓激蕩,怒斥道:“‘內外勾結,誤國誤民’,純屬無稽之談!御史難道不知我大昆之現狀?楊晨和之和議,實則朕之主張,背後乃朕之決策。此等指責,豈非直指朕之無能!”他的話語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堅定與憤怒,彷彿是在向天地宣誓,他的決策是正確的,任何質疑都是對他的不敬。
不過崇明皇帝馬上讓自己冷靜了下來。這御史柳傳志,可是兩朝老臣。為官向來剛正不阿。正因為這樣,他在朝中也從來不拉幫結派。今出這樣的話,看來是真的很憤怒了。要不然也不至於無故攻擊!
崇明皇帝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緒,再次拿起奏章,目光如同審視戰場的將軍,仔細地閱讀着接下來的內容。御書房內外一片寂靜,那些宮女太監們如同雕塑般靜止不動,他們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自己的呼吸,生怕一點微小的響聲會觸怒崇明皇帝。
“西南總督馬衛東,堅持抗敵!痛斥楊之主和!此乃臣之本分!是謀國之言!自古以來奸臣在內,有再好的再忠心臣子也無所施展!再好的武將也最終只能死於奸臣之手!”崇明皇帝讀到此處,心中的怒火如同被點燃的烽火,越燒越旺。他重重地將奏章摔在地上,紙張瞬間皺成一團,散落在御書房的地板上。這一下,嚇得御書房裏的太監宮女們紛紛跪倒在地,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太不像話!竟是肆口詆毀!”崇明皇帝在屋裏來回踱步,憤怒地自問:“誰是忠臣?誰是奸臣?這不是在說忠奸不分嗎?真是氣死朕了!”他的聲音在御書房內回蕩,如同狂風暴雨,充滿了不滿與憤懣。
崇明皇帝感到無比的氣憤,這奏章中的言論無疑是在指責他是個昏君。他知道,即使現在的形勢嚴峻,他依然不認為這是自己的過錯。他自詡一直以來勤勤懇懇,比自己的祖輩每一位皇帝都要勤勞。在他看來,現在的困境只是時勢所迫,那些天災人禍,他又怎能完全阻擋?而現在,這些臣子們卻將國家的不幸歸咎於他的用人不當,認為他重用奸臣。如果楊晨還是奸臣,那豈不是暗指他崇明皇帝識人不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
崇明皇帝一直自視為中興之主,儘管現在的情況越來越艱難,但他堅信自己的能力並無問題,只是時運不濟罷了。他無法接受這樣的指責,尤其是來自一個臣子。然而,崇明皇帝知道柳傳志是一個真正的忠臣,這些御史們一直以忠言直諫為己任,哪怕因此喪命,也能在青史上留名。因此,他一時之間也拿柳傳志沒有辦法。
崇明皇帝向旁邊的小太監使了一個眼色,那小太監立刻恭敬地爬過去,將散落的奏章重新撿起,小心翼翼地放回到書案上。崇明皇帝想要看看奏章後面是否還有其他的建議,畢竟他對柳傳志的才能還是認可的。只是,這個人太過直率,言辭激烈,崇明皇帝心中暗自不喜。
柳傳志的奏疏中確實包含了一些具體的軍事建議,其核心思想是反對議和,認為只有在軍事上取得勝利之後,才能考慮議和的事宜。崇明皇帝雖然看出柳傳志是出於一片忠心,但他對柳傳志攻擊楊晨和、替馬衛東辯護的行為感到厭惡,更無法接受那些過於激烈的言辭。他坐下去,接過奏章仔細審視,原本打算將其留中不發,但隨即改變了主意。他知道,他的祖父神宗皇帝曾因此舉引起臣下不滿,所以他決定不採用這種手段。他立志要成為一個勤於治國、事事認真的聖明之主。為了表明自己不同意柳傳志的意見,他提起硃筆,在奏章上批了幾個字:
“知道了,欽此!”字跡堅定而有力,彷彿在宣告他的決定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