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一:重回拂柳書院
回顧一:重回拂柳書院
李延清和雲芊滿大祁遊玩,日子過得悠閑又快活。
等到他們玩累了,想要停下腳步暫歇一段時間的時候,李延清才驚覺,他們現在的位置,離拂柳書院不遠了。
李延清想了想,也想回書院去看一看。他離開了這麼多年,也不知道書院有沒有什麼變化。
李延清和雲芊兩人手牽手,漫步在熟悉的街巷小路上。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們身上,微風輕輕拂過,帶着些許的清新和寧靜。
他們談笑風生,享受着這份難得的寧靜與自在。主要是李延清在和雲芊講述,他讀書那些年,他在這些街巷發生過的趣事。
隨着他們的腳步越來越近,拂柳書院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輪廓逐漸映入眼帘。
李延清不禁感慨萬千,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
他離開了這裏多年,但書院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記憶里。
終於,他們來到了拂柳書院的正門前。
讓李延清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原本空曠的門前竟然立起了一塊高大宏偉的碑。
這塊碑矗立在門前,碑身由青石雕琢而成,歲月在其表面留下了斑駁的痕迹。
碑的頂部雕刻着精美的祥雲、麒麟圖案,寓意着吉祥和尊貴。
碑身上刻着李延清的事迹,字跡工整有力,彷彿能夠感受到當年刻字人的用心和敬意。
李延清好奇地湊上前去,仔細查看碑上的文字。
他驚訝地發現,這塊碑竟然是他離開書院后才立起來的。碑上不僅記錄了他的生平事迹,還着重強調了他天成元年六元及第的狀元榮譽。
他不禁感慨萬分,心中難得的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自豪和激動。
這塊碑不僅是對他個人的榮譽的彰顯,更是對拂柳書院輝煌歷史的見證。
雲芊也好奇地湊過來看了看碑上的文字,她看着李延清滿臉自豪的樣子,心中也感到無比高興。
她知道,這塊碑對於李延清來說意義重大,它不僅代表着他的榮耀和成就,更代表着他曾經的努力和付出。
兩人並肩走進拂柳書院的大門,熟悉的景象映入眼帘。
院內的柳樹依舊垂着翠綠的枝條,清風拂過,拂起一片翠綠的海浪。
書院內的學子們或聚或散,或讀書或討論,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青春和熱血。
李延清帶着雲芊漫步在書院的小徑上,感受着這裏的氣息和氛圍。
歲月已經在他們臉上留下了痕迹,但他們的眼神中依舊閃爍着年輕時的光芒。
五十多歲的他們,依然保持着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彼此的深情。
他看到了那些年輕的學子們,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閉上眼睛,讓這份感動在心中慢慢擴散。
當他們走到當年他讀書的那座小樓時,李延清停下了腳步。
他抬頭仰望着那座小樓,彷彿能夠看到當年自己在這裏苦讀的身影。
他輕輕地撫摸着窗沿,感受着歲月的痕迹和歷史的沉澱。
“這裏曾經是我們四個共同奮鬥的地方。”李延清輕聲說道,“我在這裏度過了最寶貴的時光,也收穫了最珍貴的友誼。”
雲芊緊緊依偎在李延清的身旁,感受着他的情感波動。
她抬頭仰望着他,微笑着說:“無論時光如何流轉,這裏都永遠是你們心中最美好的回憶。”
兩人相視而笑,李延清恍惚間覺得,他彷彿回到了當年那段無憂無慮、充滿夢想和希望的時光。
他們手牽手走在拂柳書院的小徑上,感受着歲月的流轉和歷史的沉澱。在這裏,李延清找到了曾經的自己,也找到了未來的方向。
李延清帶着雲芊來到拂柳書院,一是想要看看這個他曾經奮鬥過的地方多年間的變化,二是想要把自己年少時的回憶和經歷分享給雲芊。
平時說的再多,也比不上帶她來看一次!
兩人逛了一會兒拂柳書院后,李延清便帶着雲芊來到了書院食堂。
他一邊走,一邊興奮地給雲芊介紹着書院的招牌菜,跟老小孩似的,臉上露出了孩子般的期待和喜悅。
“這裏的紅燒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可是我的最愛。”李延清說著,還情不自禁地咂巴了幾下嘴,彷彿在回味那美味的味道。
雲芊看着李延清這副可愛的模樣,忍不住笑了出來。
她知道,李延清雖然這些年吃過無數的山珍海味,但心裏最惦記的還是這些簡單而美味的食物。
他們來到食堂,選了個空的位置坐下。
食堂里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李延清迫不及待地點了幾樣招牌菜,還特意叮囑廚師要多加些辣椒,因為雲芊喜歡吃辣。
不一會兒,菜陸續上桌。
李延清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夾了一塊紅燒肉放進口中。
他閉上眼睛,細細品味着那熟悉而美妙的味道。
“好吃!好吃!”他讚不絕口,臉上洋溢着滿足和幸福。
雲芊也拿起筷子,嘗了一口紅燒肉。她頓時被那鮮美的味道所征服,忍不住連聲讚歎。
兩人一邊品嘗美食,一邊聊着天。
李延清給雲芊講述着自己在書院時的趣事和回憶,而雲芊則默默的聽着。
午飯過後,李延清和雲芊手牽手走出了食堂。
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溫暖而明媚。
李延清兩口子很低調,直到他們在食堂蹭了三天的飯後,才被一個致仕後來書院繼續發光發熱的同僚認了出來。
於是,在同僚的熱情邀請下,李延清答應給書院的學子們上一個月的課。
這下好了,書院就跟捅了馬蜂窩一樣,祁安王來書院的消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李延清上課第一天,整個教室就沒剩下一點空隙,全被學生們擠滿了。
這些學生不管抱着什麼目的而來,總之是不會錯過這麼好的機會的。
那可是祁安王,大祁唯一的一個異姓親王!
見一面,蹭一下福澤也是好的啊!
李延清步入教室的那一刻,全場頓時鴉雀無聲。
學子們紛紛起立,恭敬地向這位傳奇人物致敬。
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李延清的好奇,以及對他的敬意。
李延清微笑着示意大家坐下,然後開始了他精彩的授課。
他的聲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每一個字、每一個句子都充滿了智慧和激情。
他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地講解着各種複雜的學術問題,讓在場的學子們聽得如痴如醉。
學子們聚精會神地聆聽着李延清的講解,時而點頭表示理解,時而皺眉深思。
他們被李延清淵博的學識和獨特的見解所折服,心中充滿了對這位傳奇人物的敬意和欽佩。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下課鈴聲響起。
學子們依依不捨地收起書本和筆記,準備離開教室。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學子突然站起來,大聲說道:“王爺,請再留一會兒吧!我們還想繼續聽您講課!”
其他學子們也紛紛附和着,紛紛表示希望能夠繼續留下來聽課。
他們的臉上寫滿了挽留和不舍,彷彿不願錯過與李延清相處的每一刻。
李延清看着這群熱情洋溢的學子們,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
他微笑着點點頭,說道:“好,那我就再留一會兒,與大家繼續分享知識的樂趣。”
於是,在學子們的歡呼聲中,李延清再次站上了講台,繼續他的授課之旅。
在李延清的課堂上,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有為人處世、治理郡縣的經驗分享。
他總是說:“學問之道,不僅在於求知,更在於致用。”
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李延清經常結合自己豐富的經歷,為學子們提供生動的實例。
當談到如何與人相處時,李延清提到了自己早年在朝為官的經歷。
他說:“在朝廷中,與人交往如同走鋼絲,需要平衡各種複雜的關係。我曾遇到過各種困難和挑戰,但正是這些經歷讓我學會了如何與人溝通和協調。”
他鼓勵學子們要學會傾聽、理解他人,以和為貴,這樣才能在人際交往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講述治理郡縣的經驗時,李延清更是深入淺出地分析了自己在地方任職時的種種經歷。
他提到了如何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如何妥善處理民間糾紛、如何興辦教育提高民智等方方面面。
他說:“治理一方水土,需要深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需要傾聽百姓的聲音,需要用心去體會他們的需求和期望。”
他鼓勵學子們將來無論身處何地,都要時刻關注民生,為百姓謀福祉。
李延清的這些分享,讓在場的學子們深受啟發。
他們紛紛表示,能夠聽到這樣真實而寶貴的經驗分享,實在是受益匪淺。
他們不僅學到了知識,更學到了如何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在李延清的課堂上,學子們不僅收穫了知識,更收穫了人生的智慧。
他們知道,這位傳奇人物所分享的每一個字、每一個句子,都是他用畢生經歷所總結出的寶貴財富。
他們將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努力成為有學識、有智慧、有擔當的新一代學子。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一個月的學習時光就要結束了。
這天,是李延清的最後一節課。
學子們早早地來到了教室,他們臉上的神情異常沉重,彷彿都預感到了即將發生的離別。
當李延清走進教室時,他感受到了空氣中瀰漫的不舍和哀傷。
他微微一笑,試圖用溫和的語氣打破這沉重的氛圍:“各位學子,今天是我們最後一節課了。
我知道大家心裏都很難過,但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聚。我希望大家能夠珍惜這段時間所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將它們運用到未來的生活中去。”
然而,學子們似乎並不願意就這樣讓李延清離開。
一個學子站起來,眼含熱淚地說道:“王爺,請您不要走!我們還想繼續跟您學習,繼續聽您的課!您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指路明燈。”
其他學子也紛紛附和着,他們紛紛表示,希望他能夠繼續留下來為他們授課。
看着這群熱情洋溢的學子們,李延清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
然而,他也清楚自己不能繼續逗留下去,他有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於是,他婉拒了學子們的挽留,說道:“各位學子,感謝你們這段時間的陪伴和信任。
我也很想繼續與大家在一起,但我的使命尚未完成,我的妻子為我們的家操勞半生,我曾答應過她,要帶她週遊世界,我不想食言,所以我必須離開。
我希望你們能夠理解我的決定。”
聽到這裏,學子們沉默了。
他們知道李延清的決定是無法改變的,他們只能接受這個現實。
突然,一個學子突然站起來,大聲說道:“王爺,我們不會忘記您的教誨和關懷。我們會努力學習,不斷進步,爭取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請您放心!”
其他學子也紛紛表示他們會繼續努力學習,不辜負李延清的期望。
他們的話語中充滿了堅定和自信,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己未來的輝煌。
看着這群充滿朝氣和信心的學子們,李延清感到無比欣慰和驕傲。
他知道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他微笑着說道:“好樣的!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魚躍龍門,金榜題名!未來屬於你們,加油哦!”
說完這句話后,李延清轉身離開了教室。
他的背影在學子們的注視中漸漸消失,但他的教誨和關懷卻永遠留在了他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