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二章危機與蕭條周期的一般情況(2)
當危機產生了蕭條,它就變成了一系列事件中的一部分,繼而會產生更加危險的災難,就像打雷之後便會產生暴風雨一樣。***它們不僅自身具有危險性,而且還會明顯暴露出當時經濟無能為力的狀況。也許這種狀況很久之前便已經存在,但在此之前它逃脫了公眾的視角,直到生某些引人注目的事件后才公之於眾。
沒有徵兆性的危機,也會生蕭條
蕭條可能會在之前沒有產生恐慌或危機的況下生。在這種況下,經濟從活躍到停滯的過程是漸進的,沒有任何標誌危機產生的劇變,但之前通常會生某些嚴重的事件。
1890年英國生蕭條的標誌是巴林公司陷入了困境,但正如帕爾格雷夫先生(k。h。inglis-palgrave)出版的《政治經濟學辭典》(dictionaryofpoliticaleconomy)中所提出的:
“即使在倫敦也沒有生恐慌,除了卡佩爾廳(capelcourt,倫敦股票交易所所在地)。”[《危機》,《政治經濟學辭典》第一卷,第462頁,1857年,1866年,1890年。]
關於同樣的話題,他表示:
“英國自1866年以來,沒有哪次危機能同1866年5月的那次相提並論——事實上,也沒有哪次危機可以與它同日而語。然而工業和貿易蕭條已經長期存在了好幾次,形式不容樂觀。”
一國生蕭條,通常蕭條之前與該國商業關係密切的其他國家會生危機。1873年,維也納、柏林和紐約生了嚴重的危機,而倫敦或巴黎都沒有受到影響,但最後它們也都被危機所波及了。
之後幾年裏,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銀行機構加強合作、資本及其流動性都有所增強,這些都為緩解恐慌和危機的影響作出了貢獻。此外,通訊和信息的高級交流方式的完善也產生了同樣的效果。
在危機的影響變得相對弱化的同時,蕭條的影響卻愈加顯著,這一點已不需多加論證。以恐慌和部分經濟展停滯為特徵的嚴重紊亂已不像過去那樣突出。然而,蕭條並沒有失去持續性和廣泛性的特點。沒有伴隨危機而產生的蕭條有着較為不同的現象。通常在危機時生的價格突降、經濟活動立刻消退等現象並沒有生,也未產生急劇的變化;相反,之前的經濟膨脹逐漸產生了影響。它的最初表現為價格和經濟活動動蕩不定,經濟會普遍走向低迷,但接下來幾年內龐大的業務量和相對的繁榮景況可能極其相似。這一特點在19世紀80年代的前期,就得到了很好的印證。在蕭條開始的時間問題上存在分歧很正常。1882年,法國生了危機,但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解釋後來普遍生的蕭條。1884年5月,紐約銀行業生了危機。1882年和1883年生了自1881年來很多商業領域活動的停滯現象,但英國的對外貿易值和貿易量到1883年達到了頂峰。美國鋼鐵價格從1880年開始下跌,但鋼鐵需求卻突飛猛進。接下來的兩年裏,很多領域的產量和消費量開始增長,1883年依然如此。
以上對此類蕭條的分析十分重要,因為它在現代經濟的展中正逐漸佔據主導地位。
一次蕭條中會生多次危機。這些危機的程度當然較輕,因為此時經濟處於緊縮時期。也由於企業因蕭條而倒閉,從而減少了信貸的交易量;同時,在沒有建立穩固的根基之前也不會輕易成立新的公司。1878年10月1日,格拉斯哥銀行(cityofglasgowbank)倒閉後生的事正是蕭條期間生的一次危機。很明顯,這次危機與其他危機不同,因為它生時流動性絲毫沒有減弱。生這種危機經常是因為對穩健管理的極端忽視,它們的影響程度通常不是廣泛的,而是地區性的。
危機的周期性
危機和蕭條一向被認為是長時期的連續階段。針對這兩種現象,本文使用“周期”一詞來闡述從繁榮的高峰到蕭條的低谷過程中不斷變化的況。威廉·佩第先生(williampetty)早在1662年便開始使用周期一詞的一般意義。談到是否應將土地的農產品繼續作為地租時,他說道:“七年來甚至是多年來的流通手段形成了周期。周期內,流通手段的稀缺與充裕生着變革。人們的確用穀物交納了一般的地租。”[《稅收及捐款的論文》(atreatiseoftaxesandcontributions),第四章,第十三部分,第24—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