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第六十三章步步緊逼(2)

434.第六十三章步步緊逼(2)

通過中止密詔,可以清楚地看出宮廷的意向。***所謂的密詔怎麼看都不過是利用天皇的陰謀文章罷了。然而,由於此事會對日後以天朝之名掌握霸權的功臣們帶來妨礙,所以在歷史的表面,此事被巧妙地隱藏了起來。

於是,他們聲稱慶喜奉還一事實為虛假,認為慶喜只是暫時辭職,其所謀長遠,乃是為了再次將天下掌握在自己手中。

“若非如此,他又怎會那樣乾脆地奉還大政?這一定是他的計中之計,他還會再次奪回天下。”

或許他們當真以為如此。人在評論他人時,必然會以自己為標準,而土鱉是無權評價明月的。他們的想法無非是結束幕政,宣揚“王政復古”的大號令,但卻連如此能力也不具備。

其間,慶喜一步步地處理未竟事宜,岩倉派則在逐漸整頓軍備。

11月23日,島津忠義率兵進入京都,駐紮於相國寺。24日,薩摩藩士西鄉隆盛和長州的品川彌二郎也抵達京都。他們認為,無論如何都必須集結兵力,依靠軍事實力震懾慶喜,但其實也可以說是因為他們無比懼怕慶喜。這些人便是如此悲哀,絲毫無法理解慶喜的立場。

薩、長無視慶喜恭順的態度而集結兵力,這令幕府一方——特別是德川家內部眾人群激憤。

激起眾怒,再冠以賊名,逼其與薩、長作戰,適度削弱雙方勢力——這種類似后白河法皇1[1后白河法皇(1127~1192):即后白河天皇,日本第七十七代天皇。

]的想法,岩倉具視自然也會想到。

最先踏入這一圈套之人是紀州的德川茂承。茂承將德川氏譜代諸大名和重臣們召至江戶藩邸,如此說道:“我等可先辭去王臣。”

辭去王臣便意味着不再是日本人,這是對前述不合理密詔的強烈反抗。也就是說,此前脅迫新帝下達的密詔對國民思想造成了無比巨大的衝擊和動搖,而這便是最極端的第一個例子。

此事並非不可理解。前將軍家茂是孝明帝的愛婿,而促成這段姻緣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岩倉具視……

岩倉此次若無其事地迫使新帝下達密詔,不僅倒幕,還要討伐守衛職和所司代。雖然宮廷已經下旨撤銷密詔,但事實上,薩、長的軍隊卻接連進京,逐漸施加壓力。

(如此靠不住的朝廷信之何用!)

辭去王臣便意味着跳出敕命的約束,脫離國籍與之一戰。以水戶藩為,彥根藩及其他譜代大名亦高舉雙手贊成,只有越前藩表示反對,並儘力穩住眾人。

“萬萬不可令此前苦心化作泡影。而且倘若將軍家反對,將至無法統御。”

由此可見他們是多麼憤怒。事實上,這種對朝廷的不信任後來仍未消散,直至明治才有所緩解。

總之,辭去王臣之舉暫被穩住,但其時,在江戶市內,相樂總三一派領受薩摩旨意,以所謂籌集勤皇軍資金為名,大行強盜行為,氣焰極其囂張。

此番策動的大本營自然便是三田的薩摩藩邸,人們認為秘密下達命令之人便是西鄉隆盛。

筆者知己三田村鳶魚老堅持認為下達命令之人是西鄉隆盛,直至死前仍不斷重複“我最討厭如此陰險之人,絕對不會成為西鄉黨”,並對其殘殺無辜市民、掠奪錢財、企圖攪亂江戶的反人道行為提出了強烈控訴。

當然,相樂總三最後也死於薩摩之手。這樣的黑暗陰影總是被人故意從歷史表面抹去,以今天的角度來看,赤軍派當屬此例,那麼支配這暗影之人究竟是誰呢?

就在兩派對立的況不斷激化之時,唯有人在京都的慶喜仍在默默地收拾殘局。

11月8日,慶喜上書,奏請朝廷准許接受詔命的諸位大名進京。同一天,岩倉具視也第一次被准許重新居住在京都,得到了參加朝議的機會。

善惡暫且不論,岩倉具視堂而皇之地以公卿的姿態現身,便意味着當前事態有了很大進展。

當然,慶喜當時並未表示反對,因為他必須一邊儘力躲避背後的激烈衝突,一邊策劃取代現有制度的政府儘早誕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德川慶喜 最後的幕府將軍(上下)(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德川慶喜 最後的幕府將軍(上下)(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34.第六十三章步步緊逼(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