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九章兩漢的學術(2)

30.第九章兩漢的學術(2)

在漢代,史學亦頗稱達。***古代史官所記,可分為記事、記兩體。現今所傳的《尚書》是記體,

《春秋》是記事體。又有一種《帝系》及《世本》,專記天子、諸侯、卿大夫的世系的,這大約是《周官·小史》所職。《左氏》、《國語》,大約是《尚書》的支流余裔。此外便是私家的記錄和民間的傳說了。在當時,是只有國別史,而沒有世界史;只有片段的記載,而沒有貫串古今的通史的。孔子因《魯史》修《春秋》,兼及各國的事,似乎有世界史的規模,然而仍只限於一時代。到漢時,司馬談、遷父子,才合古今的史料,而著成《太史公書》。這才是包括古今的、全國的歷史。在當日,即可稱為世界史了。《太史公書》,分本紀、世家、列傳、書、表五體。後人去其世家,而改書之名為志所以稱此體的歷史,為“表志紀傳體”。班固便是用此體以修《漢書》的。但其所載,以前漢一朝為限,於是“通史體”變為“斷代體”了。兼詳制度和一人的始末,自以表志紀傳體為佳;而通覽一時代的大勢,則實以編年體為便。所以後漢末年,又有荀悅因班固之書而作《漢紀》。從此以後,編年和表志紀傳兩體,頗有並稱正史的趨勢。

文學:在古代本是韻文先達的。春秋戰國時,可稱為散文達的時代。秦及漢初,還繼續着這個趨勢。其時如賈、晁、董、司馬、匡、劉等,都以散文見長。司馬相如、東方朔、枚皋等,則別擅長於詞賦。西漢末年,做文章的,漸求句調的整齊,詞類的美麗,遂開東漢以後駢文的先聲。詩則古代三百篇,本可入樂。漢代雅樂漸亡,而吟誦的聲調亦變。於是四改為五。而武帝立新聲樂府,采趙、代、秦、楚之謳,命李延年協其律,司馬相如等為之辭。其後文學家亦有按其音調,製成作品的,於是又開出樂府一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大歷史(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大歷史(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0.第九章兩漢的學術(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