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明清之際(2)

2.第一章明清之際(2)

明朝的統緒雖絕,然而天南片土,還有保存着漢族的衣冠,和清朝相抗的,是為鄭成功。***成功是芝龍的兒子,芝龍降清時,成功不肯順從,退據廈門,練着海陸兵,屢攻沿海之地。清兵入滇時,成功大舉入江以圖牽制。破鎮江,薄南京,清廷大震。旋為清兵所襲破,乃收軍,出海而還。一六六〇年,成功攻取台灣。於是務農練兵,定法律,設學校,築館以招明之遺臣渡海,歸之者如織。天南片土,儼然獨立國的規模了。

即以閩、廣、雲南而論,實亦非清朝實力所及。清朝的定南方,原靠一班漢奸,為虎作倀。所以事定之後,仍不得不分封他們,以資鎮攝。於是以尚可喜為平南王,鎮廣東;耿仲明為靖南王,鎮福建;吳三桂為平西王,鎮雲南;是為三藩。三藩之中,三桂功最高,兵亦最強。他當時用錢用兵,戶、兵二部,不能節制。用人亦不由吏部,謂之西選。西選之官半天下。清朝之於南方,簡直是徒有其名,不但鞭長莫及而已。然而“債軍之將,不可以勇;亡國之大夫,不足與圖存”,既已靦顏事仇,忽又起而反抗,就不免有些進退失據:天下的人,未免要不直他,士氣亦易沮喪,和始終以忠義激厲其下的,大不相同了。這是三藩之所以終於無成。尚可喜受封之時,年已老邁。乃將兵事交給其兒子之信。久之,遂為所制。乃請撤藩歸老遼東。清廷許之。時耿仲明已死,傳子繼茂以及精忠,和吳三桂都不自安,亦請撤藩,以覘清朝的意向。當時明知許之必反,廷議莫敢主持。清聖祖獨斷許之。一六一七三年,三桂遂舉兵反。三桂的意思,本想走到中原,突然舉事的,而為清朝的巡撫朱國治所逼,以是不得不。既舉兵之後,有人勸他棄滇北上。三桂也暮氣深了,不能用。三桂舉兵之後,貴州先響應。明年,攻下湖南。廣西、四川和湖北的襄陽,亦都響應。福建、廣東,更不必說了。於是三桂親赴常、澧督戰。派一支兵出江西,以應福建;一支兵出四川,以攻陝西。清朝的提督王輔臣,亦據寧夏以應三桂。三桂想親出兵以應輔臣,不曾來得及,而清朝的兵,反從江西打入湖南。三桂雖然回兵,把他打退,然自此遂成相持之局。這是於三桂不利的。而耿、尚二藩,又因一和鄭成功的兒子鄭經相攻,一苦三桂征餉,復叛而降清,三桂勢窮。乃於一六七八年,稱帝于衡州,以圖維繫人心。未幾而死。孫世璠立。諸將又互相乖離。一六八一年,清兵自湖南、廣西、四川,分三道入滇,世璠自殺。尚可喜先已為清人所殺,至此又殺耿精忠。中國大陸之上,就真無漢族自立的寸土了。

然而海外的台灣,還非清朝兵力所及。鄭成功以一六六二年卒,子經繼立。和耿精忠相攻。曾略取漳、泉等地。後為清兵所敗。並失金門、廈門,退歸台灣。三藩平后,清廷想照琉球之例,聽其不剃,不易衣冠,與之和,而閩督姚啟聖不可。水軍提督施琅,本是鄭氏的降將,尤欲滅鄭氏以為功。一六八一年,鄭經卒。群小構成功之妻董氏,殺其長子克

。而立其次子克塽。鄭氏內部乖離,一六八三年,施琅渡海入台灣,鄭氏亡。漢族遂全被滿人所征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大歷史(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大歷史(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一章明清之際(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