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黃石傳書(1)

23.黃石傳書(1)

話說張良在下邳隱居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有一天,張良獨自一人在城中漫遊,經過下邳城的沂水橋頭時,迎面走來一位身着布衣的老者。

老者走到張良的近處,一不小心,鞋子掉到了橋下。老者回頭看着張良說:“小子,到下面去把鞋給我撿上來。”

張良是六國貴胄後裔,堂堂刺殺皇帝的刺客,雖說是亡命在逃,也是年輕氣盛、英雄一方的人物。聽了老者的話,張良當然有些惱火,恨不得一拳打將過去。只是看在對方年老的分兒上,強忍下來,下得橋去,將鞋拾取上來。老者毫無感謝之意,伸出腳來吩咐張良道:“給我穿上。”

張良更加憤怒了,但是既然已經把他的鞋子撿上來了,那就穿上

吧,於是跪下身來,為老者將鞋穿上。老者坦然讓張良為自己穿上鞋后,

站起身來,微笑而去,沒有留下一句話。張良大吃一驚,目送老者遠去。

老者走出有五百來步遠,轉身又走了回來,指着張良說道:“你小子

還算是個識相的。五天以後的平明時分(天亮時),在這裏等我。”

此時的張良,知道老者不是一般的人,於是跪下來恭敬地施禮答道:“小子明白,謹遵吩咐!”

五天以後的平明時分,張良如約前往,不料老者已經等在沂水橋頭。老者怒斥張良說:“與老人有約,反而後到,成何道理?”說完轉身離去,只丟下一句話:“五天以後早早來。”

五天以後,張良早了一個時辰,雞鳴時分就趕到橋頭,老者又已經先到了,再次怒斥張良說:“為何還是晚到?五天後再來。”

這樣又過了五天。這次張良不敢有稍許怠慢,未到半夜就出前往橋頭等待。不久,老者也來了。老者見了張良,高興地說:“這回就對了。”從懷中取出一個絲綢包袱遞給張良說:“這裏有帛書一部,讀通了可以成為輔佐王者的師傅。十年以後興事迹,十三年後來濟北相見,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

話剛一說完,老者轉身離去,再沒有話,也從此不再出現。天亮以後,張良打開包袱,裏面是一部用墨寫在絲綢上的兵書,篇題是《太公兵法》。太公者,周文王、周武王的軍政導師姜子牙也。姜子牙善於兵法謀略,輔佐文王行政強兵,輔佐武王滅殷興周,被尊稱為姜太公,封地就在領有濟北的齊國。《太公兵法》,據說是姜太公的著作,是他一生政治軍事經驗的總結。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

贈書教導張良的這位老者,後來被稱為黃石公。黃石公的得名,源於他留給張良的那句話,“十三年後來濟北相見,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

據說,十三年後,張良跟隨劉邦經過濟北郡,果然在谷城縣境內

的谷城山下見到了一塊黃色的石頭,張良大為銘感,取下石頭寶貴珍

藏,奉時祭祀。張良死的時候,將這塊石頭放在自己的棺槨中一同埋葬,

囑咐後人,掃墓祭祀的時候,一定要供奉黃石,如同自己生前。

黃石公與張良的故事,是司馬遷採訪收集的傳說。司馬遷不是迷信鬼神的人,但他以為人世間的怪異神奇是有的。張良本身就是一位神奇的人物,他早年刺殺秦始皇,後來輔佐劉邦平定天下,晚年超脫人世辟穀求仙,一生不同凡響,為人行事,宛若有仙人指引。司馬遷以為,張良見黃石公的事,怪異是怪異,也在人間的理變異之中,所以特別詳細地記錄下來。

黃石公交付給張良的《太公兵法》,就是假託姜太公名義的古代兵書系列,至今流傳於世的,有《黃石公三略》、《陰符經》和《六韜》。只要通讀三部太公書,便感嘆有加,張良後來輔佐劉邦平定天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他的智慧謀略,正是淵源於《太公兵法》。

矢志抗秦的張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后因自感身單勢孤,難以立足,只好率眾往投景駒(自立為楚假王的農民軍領袖),途中正好遇上劉邦率領義軍在下邳一帶展勢力。兩人一見傾心,據說張良修得《太公兵法》以後,說與別人聽,都沒有反應,說與劉邦聽,劉邦馬上覺得好,當即一一實行。張良不由得感慨:“沛公殆天授。”於是,張良果斷地改變了投奔景駒的主意,決定跟從劉邦。天授天授,上天所授與也。張良的聰明智慧,是上天所授;劉邦的英斷決行,也是上天所授。上天又假手黃石公和《太公兵法》將二人連接在一起,打造出君主和帝師、主帥和謀臣的天作之合。作為士人,深通韜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謀略的前提則是要有善於納諫的明主。這次不期而遇,張良“轉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紛紜複雜的形勢中清醒的頭腦和獨到的眼光。從此,張良深受劉邦的器重和信賴,他的聰明才智也有機會得以充分地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劉邦發跡史 神一樣的無賴(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劉邦發跡史 神一樣的無賴(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3.黃石傳書(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