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心嶼對面是鹿城(1)

1.江心嶼對面是鹿城(1)

在夜以繼日為**而生長着的當代都市中,其實早就沒有真正意義上漆黑的夜。***近藤弘毅在睡過多少年安穩覺后,終於迎來了自己人生中又一次臨戰前的失眠。

打開枱燈。

黃色的光暈,罩在一張紙張已脆泛黃的老舊地圖上。這是一幅民國時期的溫州城市區地圖,上面不但有着許多已經被大部分人遺忘的溫州古老城市地形佈局,更繪有密如蛛網的大小水路。溫州一千多年來其實一直都是一座水城,城內曲折縱橫的水道直到20世紀70-90年代才被政府下令填平改為了馬路,所以直到現在溫州的城市地名中,還保留有如矮凳橋、水門頭等大量標誌着溫州古老水道的地名。

這張舊時的溫州地圖便是某種意義上陸秀夫寶藏的尋寶圖。不過在使用這張地圖入海尋寶之時,不但必須按照黃公望藏在《富春山居圖》中尋寶詩訣的暗示,將地圖正反掉轉使用以符合\"海映蓮峰水\"一句詩中暗藏的深意,而且還得根據有關方誌、典籍上面的記載在地圖上重新繪製上1927年被當時政府拆去的溫州老城牆。

據《溫州府志》記載,古溫州於夏時稱甌,商時稱漚,周時稱歐,春秋屬越;秦統一六國后征服了甌越和閩越,以其置閩中郡。西漢初,騶搖佐漢滅秦有功,於漢惠帝三年封為東海王,古溫州為騶搖封地。東漢順帝永和三年,析章安縣東甌鄉置永寧縣。東晉明帝太寧元年,即323年建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即675年,改名溫州,自此之後,\"溫州\"之名沿用至今。

東晉時,北方戰亂,晉室南遷。為躲避戰亂,郭璞也隨之南下。而後他從暨陽(今江蘇江陰縣)動身經浙東、臨海、樂成而到達永寧縣。東晉太寧元年,析永寧縣置永嘉郡時,恰巧郭璞先生客寓甌地,於是就請他為永嘉郡城選址。

據明嘉靖《溫州府志》記載:郭璞\"初謀城於江北,郭璞取土稱之,土輕;乃過江,登西北一峰(今郭公山),見數峰錯立,狀如北斗,華蓋山鎖鬥口,謂父老曰:'若城繞山外,當聚富盛,但不免兵戈水火;城于山,則寇不入斗,可長保安逸。'因城于山,號斗城\"。

按照風水原理,永嘉郡城應該建在甌江北岸,坐南朝北,背山面水之處。可是郭璞先生經過實地勘察,現江北的土壤比較鬆軟,因為北岸的土質是流水沖刷沉積下來的江塗泥而成,基礎不實,承載力不大。於是決定過江去南岸勘察。過江后,郭先生登上南岸西北一峰(今郭公山)觀察地形,眺望四周諸山,意外地現該地域狀如北斗星象。華蓋、海壇、松台、西郭四山羅列似北鬥鬥魁,積穀、巽山、仁王三山排列成北鬥鬥勺。該地呈北斗星象之狀,為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正如風水書說的\"萬物之生,以乘天地之氣,內氣萌生,外氣成形,內外相乘,風水自成\"。因而郭璞先生就因地制宜而選址於此。

城牆繞山外而建呢,還是跨山而築?郭璞自己也決定不下來,因為城繞山外而建有山外的好處,城跨山而築有跨山的優點,各有利弊,所以郭公猶豫不決。於是就問當地的父老:\"如果郡城繞山外而建,那麼老百姓很快就富裕起來,但是免不了有戰亂水火之災。如果郡城跨山而築,則有利於防禦,敵寇侵犯則攻不進來,可使城內百姓安居樂業。\"父老聽了之後回答說:\"民不太平,富貴何存。當然平安要緊。\"於是郭璞就決定將永嘉郡城跨山而建。建城時有白鹿銜花穿城而過,呈祥瑞之兆,故又名\"白鹿城\"。溫州人常說:\"太平強富貴。\"此語便是一句起源於郭璞卜城時流傳下來的俗語。

建城七百多年後的1120年,北宋有方臘聚眾造反,方臘軍三個月內先後攻陷了建德、歙縣、杭州、金華、衢縣、麗水六個縣市。但當在別處大兵所至所向披靡的方臘軍攻至溫州城時,卻在圍城進攻了四十餘天後,到底還是選擇了放棄。

而明嘉靖年間,部分不知從何渠道探知了溫州城中很可能藏有跟陸秀夫寶藏有關線索的日本人,曾組織了大量野武士在海盜的幫助下來到中國,試圖侵佔溫州以方便尋找陸秀夫寶藏的線索。誰知就是這些在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各地,攻破城池無數,甚至在嘉靖二十四年攻入杭州一把火燒倒了雷峰塔的日本武士軍團,卻在自嘉靖三十一年至四十二年的十一年中,先後六次傾全力強攻溫州城,但六次都以失敗而告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富春山居圖(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富春山居圖(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江心嶼對面是鹿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