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永不放棄(3)
水滴可以石穿,鐵杵可以磨成針。***如果三心二意,即使擁有過人的天賦也無法成就偉業;只有擁有恆心與毅力,不斷地積累經驗才能使我們走上成功的道路。堅持不懈的人才能笑到最後。
有人在採訪托馬斯·愛迪生時,問道:“你的明有沒有完全是來自直覺的呢?有沒有某些明是在一覺醒來的時候就完成了呢?”愛迪生說:“投機取巧的事我從來沒有做過。除了照相術之外,沒有一項明是由於幸運而獲得成功的。一旦確立目標,我總會堅持不懈地做實驗,直到獲得滿意的結果。我從不做沒有任何現實意義、虛無縹緲的幻想,因為我根本沒有時間考慮那些事,我所有的明都具有實用性及價值。”過了一會兒,愛迪生又說:“我喜歡做明,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其實,我一旦開始做某事,就要堅持做到最後。”
一個全身心投入到事業中的人,一定會有所收穫;如果他還擁有過人的才能、機敏的反應,那麼,對於獲得成功來說將是如虎添翼。
著名外交家波爾沃成功的道路也是充滿困難與險阻的。他曾經寫過小說,但是沒有成功;他也從事創作過詩歌,不過也失敗了;當時他遭到很多人的譏諷與侮辱,但是他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波爾沃憑藉自己堅強的意志力,最終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潛能。
吉本經過二十年的刻苦努力才寫作了《羅馬帝國盛衰史》;諾亞·韋伯斯特將畢生的精力與時間都投入到搜集與定義詞彙的事業上,最終才使《韋伯斯特大詞典》問世。喬治·克羅夫歷盡了二十六年的艱辛,終於寫出了《美利堅合眾國史》;偉大的牛頓,曾經連續十五次改寫他的《古代國家編年史》。提香在給查理五世的信中寫道:“我花費七年的時間完成了這幅畫,現在將它獻給陛下。”他的另一幅畫是花費了八年的時間完成的。喬治·史蒂芬森耗時十五年,來改進他的火車頭;瓦特花費了二十年的時間改進了冷凝機;哈維的關於血液循環的著作歷時八年才整理完成。
偉大的牛頓在他二十一歲的時候,就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而由於在測量地球圓周時生了一個細小的偏差,他就繼續堅持實驗。二十年後,他才糾正了自己的小錯誤,向世人揭示了蘋果落地與行星在軌道上運行的現象都是受萬有引力的影響。
約翰·羅斯金曾經借用約舒亞·雷諾茲的話說:“即使擁有才華,也要刻苦鑽研;沒有才華也不要灰心喪氣,要知道勤能補拙;擁有才華,只是能夠如虎添翼罷了。”原始人在與敵人搏鬥的時候,只有一個目標,即使犧牲生命也要戰勝敵人。要知道我們敬奉的偉大人物的精神也能夠鼓舞我們不斷進取。
普魯士元帥布呂歇爾昨天還是拿破崙的手下敗將,可是一天之後,他就又出現在滑鐵盧的戰場上了。於是,他也讓他的戰爭對手飽嘗了恐懼與死亡的折磨。事實上,衝突能夠產生巨大的能量。對立一方的存在能夠激自身的奮鬥激。通常況下,人們每經歷一次挫折就會積累一份經驗,也就增長了一份能力;不斷積蓄力量之後,才能更加勇敢地面對一切困難。
1492年2月,哥倫布來到愛爾罕布拉宮,希望得到西班牙國王菲迪南和王后伊薩貝拉的支持,但是他沒有成功。在他騎着騾子離開宮殿的時候,他十分消沉。很久以前,他就認為地球是個球體。因為當時海上現了刻有圖案的木片和在葡萄牙現了兩具屍體,都使得哥倫布認為它們是從人們尚未知道的島嶼上漂過來的。他曾經希望得到葡萄牙國王的幫助,以至能夠找到那些島嶼,然而國王表面上答應他了,但是卻暗自派考察隊去考察了。
窮困潦倒的哥倫布依靠為他人畫圖表為生。在他的妻子去世后,人們認為他的精神有了問題,幾乎對他視而不見,大臣們對他向西航行的計劃更是嗤之以鼻。哥倫布說:“既然太陽和月亮是圓形的,為什麼地球就不能是圓形的呢?”大臣們問他:“如果地球是圓形的,那麼它的支點在哪裏?”哥倫布問道:“那太陽與月亮的支點又在哪裏呢?”一位博士問他:“如果地球是圓形的,那麼地球另一邊的人就得像天花板上的蒼蠅一樣,頭朝下而腳朝上,那是可能的嗎?如果樹的根不在土壤裏面,而是在上面,那麼它又怎麼能生長呢?”一位哲學家說:“那樣的話,池塘裏面的水就會向外流,我們也根本無法站起來。”牧師也說道:“這與《聖經》的記載是完全不符的,它明明說地球是平直的。如果你說它是圓的,那麼你就一定是異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