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二章趣事連生(3)
“湯姆,要做個好孩子哦!”
湯姆邊嚷着邊穿上那雙鞋。***瑪麗也很快地準備好了,三個孩子就一塊趕往主日學校—湯姆最深惡痛絕的地方;但是,希德和瑪麗卻很喜歡那裏。
從九點到十點半是上課時間;剩餘時間,就是做禮拜。瑪麗與希德總是留在那兒聽牧師佈道,而湯姆因為調皮也總是被留下來。教堂里一共可坐三百人,座位靠背很高,沒有墊子。教堂規模不大,有點簡陋。屋頂上安了一個松木板做的盒子似的裝置當作尖塔。在門口,湯姆故意放慢一步,跟一個穿着星期天服裝的同伴打了招呼:
“喂,貝利,你有黃色票嗎?”
“有啊。”
“你想用什麼東西來換呢?”
“一塊糖,外加一個釣魚鉤。”
“東西呢?”
湯姆拿出糖和魚鉤給貝利看。貝利很滿意,於是,雙方交易成功。接着,湯姆又用兩塊白石頭子換回三張紅票,又用其他一些小玩意兒換回兩張藍票。每當其他的孩子走過來時,都被湯姆攔住,繼續收購着各色各樣的票。大約十幾分鐘過後,湯姆才和一群穿着整齊、仍喧鬧着的夥伴們走進教堂。剛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湯姆便和一個離他最近的男孩吵起架來。老師是位面色嚴肅、上了年紀的男人,叫停了他倆,然後就轉過身去了。湯姆一刻也閑不住,又揪了坐在另一條板凳上的男孩的頭,那男孩猛轉過頭,湯姆已經假裝在全神貫注地看書。接着,只聽見另一個男孩子“哎唷!”一聲慘叫,原來,湯姆又用一枚別針扎了人家一下,被老師狠狠地罵了一頓。整個班裏,一直在吵吵鬧鬧、東搗西戳,這幫孩子一刻也沒有安靜過。背誦經文時,每一段必須不斷地給予提示,才能背下來。但是,他們還是勉強過了關,各個都得了張藍色的小紙票,每張紙票上都印有《聖經》裏的一段話。要背兩段《聖經》的經文才能得到一張藍色紙票。十張藍色票可以換一張紅色票,十張紅色票又可以換回一張黃色票。如果攢到十張黃色票,校長就獎勵一本簡裝的《聖經》(經濟景氣的時候,值4角錢)。親愛的讀者,誰會去費勁地背上兩千段《聖經》經文,只為換取一本簡裝版的《聖經》呢?然而,瑪麗卻耐心地背了兩年之久,最後,得到了兩本簡裝版《聖經》。此外,一個有德國血統的男孩拿到了四五本。他曾一下子背誦了三千段《聖經》。但是,可能是腦力的過度勞累,自此以後,差不多成了一個木偶—每逢盛大的場面,在許多來賓面前,校長總是叫這個男孩出來“露一手”。只有那些年齡大些的學生才堅持努力用功,為了獲得一本《聖經》,努力得更多的票。所以,每次頒這種獎品都能轟動整個校園。
得獎的同學顯得很偉大、很光榮,以至於每個在場的學生都想努力攢票來獲得一本《聖經》,這種想法往往要持續一兩個星期之久。湯姆可能從沒想過要獲得這種獎品,不過,這些天來,湯姆一直費盡心思地攢着票。看來,湯姆也被這種榮耀所迷住了。
佈道時間到了,校長站在佈道台前,他手裏拿着一本讚美詩集,食指夾在書頁中間,並示意讓大家安靜下來,聽他佈道。校長手中總是拿着那本讚美詩集開始他那簡短的開場白,就像歌手參加音樂會一樣—在開始獨唱的時候,手中也少不了要拿着本樂譜,雖然誰也不知道為何要這樣做。因為不管是讚美詩集也好,樂譜也罷,台上的那個人從來都不會用得上這些東西的。校長大約三十五歲,很瘦,留着土黃色的山羊鬍和一頭土黃色的短,衣服領子硬挺挺的,領邊幾乎到了他耳邊,尖尖的領角順着脖子彎過來,差點齊到嘴角—衣領就像一堵圍牆似的,逼着他只能往前方看,每當他要往旁邊看時,就得把整個身子都轉過來;下巴躺在一條寬大的領結上,那個領結又寬又長,就像一張大支票,周圍還帶有花邊。他的靴子頭往上翹得高高的,就像雪橇板的頭,這可是當時非常流行的款式。小夥子們得把腳指頭拚命頂着牆好幾個小時,才會有這種往上翹的結果。華爾特先生很莊重,心地也很虔誠。他對宗教方面的事或場地,無比敬重,與世俗之事嚴格分開。他也許沒有注意到,在主日學校佈道時,他已經養成了一種特別的語調,這種語調在平常的日子裏很難聽到。他就用這種語調開始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