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7章鯨布降漢(1)
漢王劉邦派使者勸九江王鯨布降漢,謁者隨何帶領數人來到黥布處。***鯨布故意讓太宰去接待他,自己一連三天都不露面。隨何空等三天後,對太宰說:“九江王肯定覺得楚國強大,漢國弱小,怕楚王誤會您要投降漢軍,所以不肯接見我。而我也的確是為了這件事才來求見九江王的。假如他肯接見我,聽我的分析,說得有理,就切中了大王的心意;說得不對,他大可把我們二十人當眾斬,也足以向世人表明,九江王不會投靠漢王,而是要與楚王交好的立場了。”太宰把這些話轉達給了黥布。
黥布還是召見了隨何。隨何說:“漢王派我帶着書信恭敬地來求見您,是想解開我們私下裏的一些疑惑,敢問大王您和楚王到底是什麼關係?”黥佈道:“楚王面南而坐,我是事奉他的臣子。”
隨何說:
大王您與楚王項羽本是地位相等的同列諸侯,現在您卻甘願向他稱臣,肯定是覺得楚國強大,背靠大樹好乘涼,投靠它,九江國就有靠山了。當初,項王攻打齊國時,楚軍背負着沉重的牆板和築杵去修築營牆,還要在陣前奮勇拼殺。既然你已經甘心做他的臣子,不是應該調動全九江的兵力,親自出馬率領他們去援助楚軍,為他們打先鋒嗎?可您卻只調撥了四千人去支援楚軍。真心事奉他人的臣子,難道都是這樣敷衍了事的嗎?後來項王還沒離開齊地率軍返回,漢王就攻入彭城時,您身為臣子,也並沒有帶着九江國的一兵一卒搶渡淮河,奔赴彭城來攻打漢軍,卻擁兵萬人,在淮河的另外一邊袖手旁觀,等着看人家的勝負。您把江山社稷都託付給了人家,難道還要這樣不負責任地對待他嗎?實際上,您只是名義上要依附楚國,沾他強大聲勢的光,心裏還是想獨立自主,以我看來,這種做法並不可取!您不肯背棄楚國,不過是覺得漢國弱小,不能依靠罷了。實際上,楚國的軍隊看似強大,但是項羽違背盟約又殺害義帝,因此遭天下人唾棄,已經背上了不仁不義的惡名,失盡了人心。而漢王與其他諸侯聯合,率領軍隊回來鎮守成皋、滎陽。我們將壕溝挖深,把城牆加固,邊防要塞都有軍隊把守,並且我們有蜀和漢中的糧食做補給。楚軍要返回來攻打滎陽、成皋,就必須深入梁地**百里,而梁地是反楚的,所以他們不得不讓那些老弱殘兵,從千里之外運來糧食。漢軍的策略卻是,只堅守不出戰。這麼一來,楚軍攻城攻不下來,後退又脫不了身,曠日持久,必支持不住,所以說楚軍是靠不住的。如果楚軍戰勝了漢軍,楚王便會轉而攻打其他諸侯,各諸侯為了自己的安危,也會相互救援,來抵抗他。那樣的話,楚軍的強盛,反而激起了全天下的軍隊來反抗他。所以顯而易見,就天下的形勢而,楚國是不如漢國的。現在漢國處於萬無一失的地位,您不與之結好,卻要把九江國的命運託付給走向滅亡的楚國,這種做法實在是讓人困惑不解。我也了解九江國的兵力不足以消滅楚軍,但是如果您叛離楚國,並起兵攻打他的話,項王勢必留下來迎戰,您只要拖住他幾個月,漢王就有了時間,奪取天下就穩操勝券了。所以我請求您下定決心,歸附漢國。大功告成時,漢王一定會劃分一塊土地給您,作為封賞,更何況九江國也還是您自己的啊。
隨何說得頭頭是道,黥布便說:“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於是,私下裏向隨何許諾,要叛楚歸漢,只是一時還不敢大肆張揚。
這時楚國的使者還住在九江的客舍中,鯨布來見他。就在使者便督促鯨布快點兵援楚時,隨何直接闖進客舍,在楚使者上面的座位就坐,說:“九江王已經歸附漢國,楚國有什資格徵調他的軍隊?”隨何的意外出現,使黥布大吃一驚。鯨布還沒反應過來時,楚國使者已經起身馬上要走了。隨何乘勢建議說:“事到了這個地步,已無可挽回了,何不殺掉楚使者,不讓他回去報信,而您就馬上歸附漢王,與漢軍並肩戰鬥。”黥布已沒有選擇的餘地,只好說:“您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吧。”於是鯨布殺掉了楚國使者,並就此起兵攻打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