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文明其精神(1)

13.文明其精神(1)

**被迫停止了在定王台的自修生活后,開始認真思索自己的前程。***他認為自己最適合於教書。在費用已無保障的況下,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登出的一則有不收學費、膳食費低廉內容的廣告,自然引起了他的興趣。這時,他的兩個朋友也鼓勵他,於是,他投考並被錄取。同時,他還很講“義氣”地幫助那兩個鼓勵他報考的朋友準備了入學考試的作文,使得他倆也進入了第四師範。

**進入第四師範后,抵住了後來一切廣告的引誘,在第四師範預科一班學習了一年。1914年2月,第四師範學校合併於第一師範學校,他又隨之轉入第一師範學習了4年半,至1918年6月畢業。

第四師範合併於第一師範后,**被編入預科第三班。由於一師同四師的春季招生不同,是秋季招生,因此,他同四師轉來的同學一樣,重讀了半年的預科。1914年秋,他被編入本科第八班。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座落在長沙南區書院坪。這裏以前叫城南書院,是南宋理學家張栻講學的地方,與朱熹講學的嶽麓書院隔湘江相望。辛亥革命后,在這城南書院早已蕩然無存的書院坪,創辦了第一師範學校。

一師是一所比較民主開明的學校。在這裏,**受到楊昌濟、徐特立、袁仲謙、黎錦熙、方維夏、王季范等教員的影響,尤其是楊昌濟對他的影響最深。

楊昌濟,1871年生於湖南長沙縣板倉沖的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受到中國正統文化的熏陶。1898年進入嶽麓書院讀書,積极參加了譚嗣同、唐才常等在湖南組織的維新改良活動。1903年留學日本,先後入東京弘文學院、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1909年進入蘇格蘭的北淀大學,專攻哲學、倫理學和心理學。1912年獲文學士學位,隨後在德國考察了9個月。考察結束后,回到闊別10年的祖國。在長沙,他謝絕了譚延闓讓他當湖南省教育司長的邀請,應省立第四師範學校之邀,到該校任教。後轉入第一師範。除了在一師授課外,他還在湖南高等師範學校、長沙第一聯合中學、湖南商業專門學校任過教。1918年,到北京任北京大學倫理學教授。1920年因病逝世。

楊昌濟在省立第四師範學校任教時,**也考入該校。**在四師做的課堂筆記《講堂錄》中所記的修身課,即是楊昌濟所教授。四師合併於一師后,楊昌濟和**都轉入一師。楊昌濟看到農家出身的**好學深思,成績優異,十分讚賞;**對楊先生的淵博學識和誨人不倦也非常敬佩。楊昌濟倡導組織了一個哲學研究小組,成員有黎錦熙、**、蔡和森、蕭三等,從1914年冬到1915年9月,每逢星期六或星期日,這些人都要到楊先生家中來討論讀書、哲學問題。通過同這些學生的接觸,楊昌濟對他們的家庭出身、個人經歷和品德學問都十分了解。1915年4月,楊昌濟在日記中記載:“毛生澤東,其所居之地為湘潭與湘鄉連界之地,僅隔一山,而兩地之語各異。其地在高山之中,聚族而居,人多務農,易於致富,富則往湘鄉買田。風俗純樸,煙賭甚稀。渠之父先亦務農,現業轉販,其弟亦務農,其外家為湘鄉人,亦農家也,而資質俊秀若此,殊為難得。余因以農家多出異材,引曾滌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毛生曾務農二年,民國反正時又曾當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歷也。”

1936年,**回答斯諾誰是他最尊敬的老師時說:“給我印象最深的教員是楊昌濟,他是從英國回來的留學生,後來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關係。他教授倫理學,是一個唯心主義者,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他對自己的倫理學有強烈信仰,努力鼓勵學生立志做有益於社會的正大光明的人。”1918年8月,**來到北京,同蕭子升等駐京主持湖南青年留法勤工儉學工作。在北京,**繼續和楊昌濟一家保持着親密的關係,原來的老師成了他的知心朋友,他經楊昌濟介紹,認識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李大釗,並被安排在圖書館當助理員。在楊昌濟的讚許下,**和楊昌濟的愛女楊開慧建立了真誠的友誼和戀愛關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紀偉人毛澤東(旭日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世紀偉人毛澤東(旭日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3.文明其精神(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