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鄉韶山(1)
位於湖南湘潭、寧鄉、湘鄉三縣交界處的韶山,是**的故鄉。
韶山屬湘潭縣,處於湘中丘陵地帶。這裏重巒疊嶂,起伏綿延。相傳,在遠古的時候,虞舜帝偕妃臣南下,到蒼梧之野巡視至此,被這裏蒼松翠竹、青山綠水的秀麗風光所吸引,乃令臣僚奏起“簫韶九成”,引得鳳凰來朝,百鳥和鳴。音召鳳至,這個令舜帝陶醉的地方因此得名“韶山”。在湖南,至今還有許多有關舜帝的傳說和與傳說相輝映的古迹。距韶山東南800公里的零陵九嶷山上有舜帝墓。
《史記·五帝本記》載: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是為零陵。”傳說舜帝死後,他的兩個愛妃——娥皇和女英悲慟無比,涕淚灑在竹上,成為點點斑痕。斑竹因此得名。至今洞庭湖的君山島上還有“二妃墓”和香妃竹(即斑竹)。九嶷山也生長着斑竹。**的詩句:“斑竹一枝千滴淚”就用的是這個典故。
韶山的頂峰,即著名的韶峰,又稱仙女峰,海拔500多米,山高陡峭,氣勢雄偉,“絕頂才寬三五尺,此身如在九重天。”韶峰是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第七十一峰。有詩讚美曰:繞蚰嵐光凝欲滴,長風輕裊雲煙側。山涵五月六月寒,地擁千山萬山碧。從來仙境稱韶峰,筆削三山插天空。天下名山三百六,此是湘南第一龍。
在韶山,還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說:韶民恆氏的三個俊秀的女兒,居山學道,為善積德,心無旁念,至誠至切,以至感動了上蒼。一天,一隻金色的鳳凰銜天書而至,三女遂得道成仙飄然而去。這三個姑娘在韶山留下了許多遺迹,成為著名的韶山八景:“峭壁插霄間,撲壓群山”的韶峰聳翠;“樂奏九成期,煙幕雲帷”的鳳儀亭址;“仙跡寄高岡,古併流香”的胭脂古井;“山深別有天,草木皆仙”的仙女茅庵;“磚瓦莫為功,棟宇凌空”的石屋清風;“門戶別開奇,兩石為之”的頓石成門;“峰巒潑翠鮮,嶺斷雲連”的塔嶺晴霞;“說與王維難着筆,此景才仙”的石壁流泉。此外,韶峰還有四絕:六朝松、飛來船、四方竹和白石泉。
在韶峰下,群山環抱着一塊不大的谷地,由南向北,長5公里,寬3。5公里,地形明顯地分為東西兩部,西部山巒環繞,東部崗丘起伏,大致構成“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格局。這個山谷就叫“韶山沖”。韶山沖東北距長沙90公里,東南離湘潭45公里,是個偏僻的山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這裏沒有鐵路、公路,也沒有通船的河道。在這裏居住的有毛、李、鍾、周、鄒、彭、龐等幾姓人家,他們忠厚、樸實、勤勞、善良,但是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下,卻遭受着深重的災難,過着很窮苦的生活。貧苦的農民流傳着幾這樣的民謠:
韶山沖,長又長,砍柴做工度時光。
雞鳴未曉車聲叫,隔夜難存半合糧。
韶山沖來沖連沖,十戶人家九戶窮。
有女莫嫁韶山沖,紅薯柴棍度一生。
??農民頭上三把刀,稅多、租重、利息高;
??農民眼前路三條,逃荒、討米、坐監牢。
韶山沖里潺潺流淌着一條小溪,終年流淌不斷。在這小溪中上游的南岸,有一棟依山傍水的半瓦半茅屋的房子,叫上屋場。這是一棟湖南農村常見的“凹”字形住宅,當地人稱作“一擔柴”式的房子。這棟房子從堂屋正中為界,分別住着兩家人。住在東邊瓦房裏的是毛家。公元1893年12月26日(清光緒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就誕生在這裏。
**的童年主要是在唐家圫的外婆家度過的,少年時代的多數時期生活在韶山。他在南岸私塾和橋頭灣等地讀書,在門前碧波粼粼的池塘里游泳鍛煉,在屋側的菜地和稻田以及附近的山場上勞動。1910年秋天,**次離開韶山到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1911年又考入長沙駐省湘鄉中學。此後,**多次回到他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