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蔣介石不得不“節制”(4)
這時,在事變之處奉行“不擴大”政策的日本政府,也開始追隨軍部的方針。***10月6日,若相在會同陸、海、外、藏、內、農六相,在商討處理蒙滿問題的方針后,大體肯定了陸軍中央部的意見。
這一次關東軍決定不再退讓。它一方面通過朝鮮總督宇垣一成和滿鐵總裁田康哉,積極向陸軍中央部和政府遊說,一方面加緊制定“獨立國”的方針、政策和具體方案。10月21日,關東軍國際法顧問松木俠擬定的《滿蒙共和國統治大綱草案》出爐了,它指出:“建立一個獨立的滿蒙國家;這個國家與中國本土斷絕一切關係;表面上由中國人統治,其實權掌握在我方手中;以東北四省和蒙古為其領域。”這裏的描述與後來的偽滿洲國並無二致。關東軍又一次想以既成事實的方式,推動陸軍中央部接受它的方案。
但是反饋回來的消息,卻是陸軍中央部要求關東軍以“最後的決心”貫徹三長官決定的《處理時局方略》,即建立“獨立政權”。關東軍的軍官們實在不明白,老邁的陸軍高官們中了什麼邪。柳條溝成功的冒險,激勵着他們開始了又一輪與陸軍中央的對抗。
11月7日,關東軍向陸軍中央部出電報,聲明它要建立的是“與中國本土一切政權完全斷絕關係”的“獨立國”,而對於一切不與中國本部“絕緣”的指示,關東軍“絕對難以接受”。同時關東軍將正式的《滿蒙共和國統治大綱》,上報陸軍中央部,重點批駁了“滿**立政權論”。它指出,如果不在滿蒙建立“獨立國家”,而只是建立“獨立政權”,若想使該政權聽憑日本擺佈,“這不過是一種空想”;從日本的前途考慮,“將滿洲作為日本領土的一部分是最善策”,但如果為了避免國際間的非議,“作為次善策應是建立與中國行政統治完全分離的滿**立國。”同日,本庄繁也致電參謀總長,說中央部關於建立“獨立政權”的指示,“對於是否與中國西部現政權分離不明確”。16日,參謀次長二宮重治給本庄回函說,先應建立“滿洲統一的中央政權”,然後再將其導向“獨立國”,如若不然,“急速地將獨立政權導向獨立國,結果會露骨地向國內外暴露我們的野心,在大局上反而是不利的。”這不是一個命令,而是日本軍隊高層軍官間私下交換意見,而其中透出的信息卻再明顯不過,無論“獨立國”還是“獨立政權”,其最終指向是一致的,只是因為對政策執行中的“成本”與“收益”的預期不同,而在實施的步驟上有快慢之分罷了。
就這樣,雙方函電交馳,信使往返,就是達不成一致意見。
可是局勢的展又幫了關東軍的忙。12月10日,國聯調停事變后的中日關係時遲遲取得不了進展,於是決定派調查團到中國東北進行調查。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要調查團到實地一看,日本人在中國東北玩的瞞天過海的把戲,就會徹底穿幫,在這種勢下,中央部分步實施的“妙計”,反倒真不如關東軍直白的一步到位來得實用。只有率先在中國東北成立“獨立國”,造成既成事實,才能迫使國際社會承認——日本把國聯的弱點看得一清二楚。
國聯向中國東北派出調查團,這本來是中國在外交上取得的一個勝利,可卻反過來促成了日本軍方達成統一,偽滿洲國的建立只是時間問題。而早在11月19日,溥儀就在日本特務的“保護”下,來到了東北的旅順港。
###餘緒
我們關於九一八事變的講述,着落在了1931年的9月28日。但是,歷史的腳步並沒有至此戛然而止,事變及其背後的政治角力還在繼續。
自從9月23日不費一槍一彈佔領當時吉林的省會吉林市后,日軍在東北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就暫時停頓下來,時間有一個多月。日軍本想兵鋒直指哈爾濱,把戰火燒到北滿。可是,哈爾濱是中蘇共管的東省行政長官公署所在地,是北滿鐵路的總樞紐。冒犯強大的蘇聯可不是鬧着玩的,對此日軍參謀本部心知肚明。於是由參謀總長金谷范三大將上奏裕仁天皇,頒指揮與約束關東軍的“臨參命”給參謀本部,以控制關東軍在東北的軍事行動。關東軍膽子再大,對來自天皇的“臨參命”也不敢公然違抗,所以不得不按捺下心中的殺機而另謀他策。這也從反面說明,如果日本陸軍中央部真想干,還是約束得了關東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