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本在反華喧囂中蓄勢待發(4)
以許、朱二人為代表,在這些賑務委員中,都是一些社會賢達,並沒有一個是當時南京國民政府的實權派人物。***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賑災賑災,政府拿得出錢來才是硬道理,否則,任憑你有天大的本事,也難有作為。賑務委員會成立后,儘管奔走呼號、嘔心瀝血,卻鮮有救災濟民的良方。
7月30日,許世英電告蔣介石並呈行政院,謂“災民不死於水,即死於飢,其慘狀實為近百年來所未見”,並請飭財政部賑災公債1000萬元。
公債不是現款,對水災中的遍野哀鴻而,遠水解不得近渴。於是流離失所的災民們只能靠着民間那點可憐的救濟度日。據當時的報紙報道,漢口災民亟待賑濟者15萬人,八個收容所所能救濟者僅三分之一,災民無食者由公私團體每日給饅頭兩次。
國民政府還是拿不出錢來。8月12日,立法院呈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稱,本年國家財政預計不敷總數達2。8億萬元,賑災除募集公債庫券外,幾無他法。
看到只靠社會賢達難有作為,國民政府為統籌救災,於8月14日特設救濟水災委員會,派宋子文、許世英、劉尚清、孔祥熙、朱慶瀾為委員,以宋子文為委員長。在這個名單中,出現了宋子文和孔祥熙的名字,這二人都是國民政府的“大財神”,尤其是宋子文,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絕對是國民政府財政界的一把手。
實力派大員的加入,馬上就見到了效果。就在成立的當天,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決議請國府飭令各主管部、會從速實施治水方案,並通知各省府調查水災形。各省賑款分配為:安徽、湖南、湖北各17萬元,江蘇、江西、河南各13萬元,浙江8萬元,漢口防疫費2萬元,四川急賑1萬元。21日,賑委會呈請國民政府將一切不急之建設事業暫緩興辦,提前實施治水方案。口氣大不一樣,措施也來得實。
但是,區區數十萬元的賑災款,對於百年不遇的災而,是個什麼概念呢?8月30日《申報》訊,武漢警備司令部曾公佈武漢災,受災區域達54縣,災民1400萬,其中死亡20餘萬,受災耕地800萬畝,流失房屋700萬棟;長沙市大部浸水,中央所撥賑款17萬元無濟於事。
讓我們把鏡頭再拉回到受災最重的武漢三鎮。
這時,坐鎮武昌的是國民黨的元老級人物何成浚。此公曾隨孫中山、黃興從事辛亥革命和護法戰爭,后追隨蔣介石,成為蔣溝通各派軍閥的說客,得以重用。歷任武漢行營主任、湖北綏靖公署主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等要職。就在湖北省主席的任上,他遇到了這場百年不遇的大水。
這位國民黨軍內的“智多星”一籌莫展。靠湖北地方自救沒戲,靠中央更沒戲,深諳時局的他對此心知肚明。百般無奈之際,他把眼光移向了湖南,希望這個受災較輕的“兄弟”拉自己一把。何成浚修電一封致湖南省主席何鍵,要求他開放米禁。
有道是“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在亂世,有比黃金更重要的戰略性物資——糧食,因為成色再足的黃金,也有買不到米面的時候。中國自古就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湖南、湖北是中國的糧倉。
可是當時湖南的大米,是不能隨便流出本省的。武昌起義推翻清政府後,有一段時間中國各省的自治、獨立運動,鬧得如火如荼。在這場運動中,湖南是最起勁的一個。既然要獨立,不允許大米這種戰略物資流出本省,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這時,擔任湖南省主席的是何鍵。此人生於湖南醴陵,是土生土長的湖南軍閥。1928年後,任湖南省政府主席,一干就是九年。其間,他總攬湘地軍政大權,儼然一副“土皇帝”的坐派。由於蔣介石要利用他“圍剿”紅軍,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了。紅軍長征后,他才被迫去職。
面對這樣的一個“土皇帝”,何成浚要求放開米禁,何異於緣木求魚?果不其然,就在何成浚出電報的當天,何鍵就回電說:“湖南省濱湖產米各縣亦遭水災,秋收絕望。補救無從,本省穀米猶不足,難以開放米禁。”把何成浚生生頂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