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迷失威尼斯(3)

3.迷失威尼斯(3)

就在他浮想聯翩時,電車叮叮噹噹的響聲漸漸逼近翁格勒街。上車時,他決心今晚專心研究一下地圖和旅行時間表。在月台上,他突然想起看看剛才那個戴草帽的遊伴,他的夥伴,因為這片刻的逗留讓他做出了新的決定。可是那個人已經不在他剛才的地方,也不在車廂或是下一個車站上。總之,那個人的去向成了一個謎。

古思塔夫。阿申巴赫出生在l城——西里西亞省的一個鄉村小鎮。他是一個高級法官的兒子,他的祖輩都是軍官、法官或是行政官員,在為國王和國家的服務中度過嚴謹、體面而樸素的生活。先輩當中只有一位的精神生活顯得比較活躍——那是一位牧師;而詩人機靈和敏銳的特質則來自他母親的一方。他的母親是一位波希米亞音樂指揮的女兒,這也帶給了他具有某些異國特徵的相貌。官僚的樸實、責任感與熱、沖

動的結合造就了這位獨具一格的藝術家。他是那篇描寫腓特烈大帝生活的偉大史詩的作者,這部史詩思路清晰、筆調鮮明、氣勢磅礴;他也是一位嚴謹勤勉的藝術家,精心創作了長篇小說《馬亞》,這部小說形象豐富,人物命運多舛,但都緊密地歸結到了一個主題思想上;他還是一位偉大的創作者,創作了偉大的敘述小說《不幸的人》,告訴應該心存感恩的年輕一代,即使達到了知識的巔峰,仍然可以保持道德上的堅定性。最後,這位作家創作了題為《藝術與智慧》的論著(他最成熟時期的代表作),這篇論著熱洋溢、激動人心、結構嚴謹、極富說服力,被評論家們拿來與席勒的《論素樸的詩與感傷的詩》相媲美。

阿申巴赫從最開始就一心追求名譽,因而雖不早熟,但由於寫作技巧高超,筆調果敢犀利,很早就表現出了出色的天賦。還是一名學生時,他已經名聲大噪。十年以後,他已學會坐在寫字枱面前,用優美簡練、意味深長的詞句處理成批的信稿,表達其善意(因為一個成功、有威望的人每天都會遇到很多要求),使自己的英名保持不衰。到四十歲時,儘管當時工作的壓力與種種變遷已經使他疲憊不堪,他還不得不每天處理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

由於他的才能既不同凡響又毫無怪異之處,因此贏得了大眾的信賴,也同時贏得了更具識別力的阿諛奉承之人及過分苛刻之人的信賴。從青少年時代起,各個方面的人都希望他能夠成就一番番茄的事業,因而,他從來就沒有年輕人的閑散無聊和疏忽大意。三十五歲那年,他在維也納病倒時,細心的觀察家這樣評論他:“看,阿申巴赫的生活老是這個樣子,”然後觀察家握起左拳頭,“但永遠不可能像這個樣子。”說完,他把手張開,漫不經心地從休閑椅上垂下來。這確實是事實,他並不是天生精力旺盛,只是由於職業要求才會老是勤勤懇懇地努力工作。

遵從醫囑,這個男孩從學校回到家中,在家裏接受教育。他沒有同伴,只能孤獨地長大成人,其實他已經認識到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人,這種人不缺少才能,但缺少才能揮所必需的健康體魄。也就是說,這種類

型的人的才能很早就會揮出來,但通常很難維持到晚年。不過,他最喜歡的格是“堅持下去”——在那本腓特烈大帝的小說里,他從這位大帝的身上看到了這一格的典範,認為這句話集中體現了工作中美德的本質。同時,他非常希望自己能活得久一些,因為他總是認為,一位藝術家只有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取得成功,才可以稱得上是真正偉大、真正值得尊敬的人。

由於柔弱的肩膀上不得不擔負起才華所賦予他的責任,而且他本人希望能夠在這條路上有所建樹並取得長久展,因此,紀律對他來說顯得非常重要——幸運的是,他從父親的家族這邊繼承了這種素質。在其他人仍在縱狂歡、進行着遲遲不能實現的幻想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了嚴格自律的生活習慣,而在四五十歲的時候,他還仍然保持着這種習慣:每天天不亮用冷水浸濕胸部和背部,然後集中精力,在燭光中將晚上睡覺時獲得的創作靈感記錄下來,一寫就是兩三個小時。這也難怪,那些沒有相關知識的局外人認為,《馬亞》中的世事或者描寫腓特烈大帝波瀾壯闊的一生的鴻篇巨製,都是作者在某種力量的鞭策下一氣呵成的結果。事實上,這些作品來自作者每天無數靈感的片段。由於作者多年來一直憑着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地辛勤努力,嘔心瀝血,把自己最寶貴的時間奉獻給他的創作事業,因此,這些作品無論從整體或細節來說,都表現得非常完美。這些都表明了他的這種美德的過人之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迷失威尼斯(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迷失威尼斯(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迷失威尼斯(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