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留學與龍威艦
“哈哈……”聽到劉慶恩的問題,左念微哈哈笑了起來,“看起來你很有把握嘛?”
“那是當然,這次留學之行,我勢在必得!詹先生學識淵博,他還說,去西洋還有更多比他還厲害的先生呢。”劉慶恩自信的說道。
劉慶恩說的詹先生,自然就是詹天佑,自從留美歸來,詹天佑就1直在船政供職,1面從事火車和鐵路的研發規劃,1面從事教職。
“西洋自然有更博學的老師,所以才要你們去學啊,學回來好建設祖國。”左念微拍了拍劉慶恩的肩膀,轉身與方平山走向了學堂辦公室。
“鎮也,我不日便要前往兩江,處理海軍及洋務事宜,在船政這邊的事情就不能夠時時關注,就要你多上心了。關於留學的事情,我到了江南會特別申請1批經費,用於該項事務,但具體人選還需要你來把關,閩江浙台廣5省的學堂也可以開始籌辦了。”左念微想了想,將1把檔案室的鑰匙交給了方平山,“對了,鎮也,我已經給古愚先生寫過信了,他這時間應該已經從西安南下了,另外還有辜鴻銘,他也從南洋(東南亞)北上了,待這1南1北兩人到達之後,各地的學堂就可以開始舉辦了,屆時還要你多費心了。”
古愚先生就是劉光賁,晚清著名的實業家和教育家,辜鴻銘則是左念微前往歐洲時,在南洋逗留時有意結識的,現在也被左念微拉過來搞教育了。
南洋和南洋(東南亞)除了名字1樣,雙方的聯繫也比較多,尤其是在左念微的有意推動下,許多南洋的實業家和人才都與南洋建立了各種聯繫,成為了南洋的海外支柱。
有這兩人從旁輔助,左念微相信方平山可以把船政的這些事情給處理好。
畢竟左念微本人很快就要前往兩江地區了,那裏才是南洋1派的政治中心。
但左念微這次北上,主要是為了進行洋務企業的建設,為軍隊發展提供1個良好的經濟支撐。
但南洋目前投資的重點,江寧、上海,這兩個地方左念微其實並不看好,因為江寧和上海內部勢力過於混雜,並不像天津那樣,幾乎完全被北洋掌控。
所以,左念微將會把中心放在建設南通—蘇州1線,背靠江寧,面向上海,將這裏打造成南洋專屬的商業中心。
這並不是左念微多此1舉,而是南洋現在在朝堂上的政治情況並不好。
儘管在甲申易樞的關頭,左宗棠及時返京,但奕?還是被開去1切差使,命居家養疾。
多年來,滿清中樞對內的最高權力,始終掌握在3個人的手中。依次是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和恭親王奕?。
如今慈安新喪,慈禧又扳倒奕?,這至高皇權便將由慈禧1人獨攬。
左宗棠與慈禧的關係可算不上好,之前的海防大議很明顯就是慈禧給南洋的1個下馬威,這1點左念微是明白的,同時也更堅定了左念微建立1套自己的經濟支撐體系的決心。
未來,即便是翁同龢掌握了戶部,那也很難與南洋走到1起,這也就意味着中央的財政基本和南洋說拜拜了,而地方的財政本身就是1筆爛賬,籌措兩字說的容易,做起來卻要花很多力氣。
而海軍又是吞金巨獸,沒錢不成。
不過,說起海軍和錢,左念微就想到了龍威艦,也就是北洋水師的平遠艦。
魏瀚已經將設計方案等內容交到了左念微這邊,上面報價為48萬兩,看的左念微眼角直抽抽。
這個報價相比於原時空已經好多了,這主要是左念微提前與法國的地中海造船廠等企業建立了更多的聯繫,得到了1些優惠的鋼材材料和武器裝備。
但這1艘戰艦的性能卻還能讓左念微滿意。
龍威艦長63米,寬12.39米,艦艏吃水4.29米,艦艉吃水4.42米,標準排水量2250噸,滿載2780噸。
動力系統為船政自產,可提供3000匹馬力,龍威艦航速可達15.5節,相比於之前的10.5節的龜速,這提升不可謂不大。
作為1艘岸防艦,她的速度完全足夠了。
事實上,甲午海戰的主力艦隊的交戰雙方的航速並沒有像大家想的那樣快,北洋水師主力艦隊航速8-9節,日本主力艦隊航速10-11節,龍威參加主力艦隊交戰完全沒有問題。
至於游擊艦隊,那自然有別的船去應對,不需要龍威艦參與。
而在火力和防護方面,龍威艦更是充分詮釋了什麼叫做凝聚力中國海軍軍工人的心血。
1座單裝克虜伯1880式260毫米主炮,位於軍艦前部的露炮台內,並安裝有法式風格的卵形炮罩,有效射程12200米,採用架退炮後座方式,射速3--4分鐘1發,共備彈70發,露炮台由203.2mm的裝甲保護,穹蓋炮罩厚度為50.8mm。
兩門150毫米克虜伯1880式副炮位於艦體中部兩側的耳台之上,最大射程11000米,射速2分鐘1發,炮手有25.4mm的後部敞開炮罩防護,左右射界非常大,能對軍艦正前方、側面和後方進行足夠的火力支援。
另外還有各種機關炮8門,18英寸魚雷發射管4門。
至於最初設計的撞角則被左念微勒令取消了。這點速度,等到甲午時期,撞角根本發揮不出作用。
總體來說,左念微是認可這艘戰艦的建造的,但在此之前,左念微還得再寫封信給左宗棠,讓左宗棠在朝中幫忙造勢,防止李鴻章等人趁機攻訐。
歷史上龍威艦的遭遇非常可憐,剛誕生就被李鴻章用造價昂貴不停的攻擊,若非丁汝昌及時發聲支持,龍威艦和船政的遭遇都要更加悲慘。
而被調往北洋水師之後,龍威艦改名平遠,但卻沒有得到1個“遠”字級軍艦該有的待遇,不僅常年得不到維修(包括北洋經費充足的時候也沒有得到合適的維修),而且地位居然比“鎮”字級的地位還要低,備受欺凌,若非甲午海戰證明了自己,這艘代表着中國近代造船工業巔峰的作品就要悄無聲息的消失在歷史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