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在公益中享受成功(3)

98.在公益中享受成功(3)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特別是國內的一些大企業,開始認識到社會責任對於企業的重要性,努力做一個優秀的“企業公民”。比如聯想在北京悄悄的捐錢幫助弱勢群體的子女上學,搜狐加強了網站在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上的定位,開始關注環保和愛滋病等社會問題。

在企業開始認識到必須要擔負起社會責任的同時,對於如何承擔社會責任,企業還需要注意量力而行。對於大型跨國公司和國內的一些大企業,他們有實力多承擔一些社會責任,將以前掙得的利潤部分返還給社會;而對小企業或者處於展初期的企業來說,“生存”是第一位的,如果超出企業的承受能力,企業就有可能因為負擔過重而倒閉或是將額外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樣將會導致企業的產品價格缺乏競爭力,最終還是要倒閉,而這不是我們社會所希望看到的。總之,從長遠展的觀點來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與追求利潤之間不是矛盾的,企業自覺承擔社會責任有助於增強企業的長遠展能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自覺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容易在社會公眾中獲得更高的信任度,有助於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有利的地位。

內心的富貴才是真富貴

我的錢來自社會,也應該用於社會,我已不再需要更多的錢,我賺錢不是只為了自己。為了公司,為了股東,也為了替社會多做些公益事業,把多餘的錢分給那些殘疾及貧困的人。

——李嘉誠

金錢可以衡量大部分具體事物的價值,也為人類的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使人類從以物換物的交易手段進步到現代的股票、地產、金融等公開的交易平台。金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也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可見,金錢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金錢要取之有道、用之有方,這樣才能體現金錢的價值。被人們稱為“世界經濟強人”、“全球超級巨富”的華人富李嘉誠是怎樣對待金錢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揭曉謎底。

對金錢的沉思

李嘉誠親眼目睹了父親因無錢治病而無法挽回生命的悲慘局面,經歷了沒錢就沒有尊嚴、沒有家、無法讀書的困境。年輕時的李嘉誠曾是金錢的追求者。

1956年,28歲的李嘉誠在他創業6年後已經躋身於百萬富豪之列。那時的他,體會到了物質享受所帶來的樂趣:身穿來自名家裁縫之手的西裝,手戴百達翡麗高級腕錶,開名車,甚至擁有遊艇,玩新型萊卡相機,並在列提頓道半山腰買了面積近200平方米的新宅,將母親接來同住。新宅面向維多利亞港,在當時,這已經算是“豪宅”。但是,搬進新家的那天晚上,他徹夜難眠。幾十年後,他依然清晰地記着那一個未眠的夜晚。

李嘉誠躺在偌大的床上,月光將窗外樹影投射進屋內,風吹得它們搖搖晃晃,如真似幻。16年前,一家人在月光下從潮州山區倉皇逃離的景象呈現在李嘉誠的眼前。他還想到童年與祖母相偎而眠的溫暖,想到來到香港后必須搬開傢具才能全家打地鋪入睡的景,想到創業后以工廠為家、唯有機器運作的聲音才能讓他安然入睡、機器一停他就驚醒的日子……曾有的快樂與痛苦在他的腦海中回蕩。新家的安靜、寬敞,顯得如此不同。

他想:“還不到30歲,我就擁有足夠我一生開銷的錢。為什麼有錢不如我所想像的那麼快樂?”成為富翁后的他卻感到茫然,於是他望着窗外問自己。

他走出新家,駕車往山上開,在西半山寶珊道這條單向道盡頭停下,坐在樹下的石頭上,望向維多利亞港思考:“我這麼有錢,身體很好,為什麼沒有非常快樂?我不喝酒、不賭博、不跑舞廳,我賺再多,也不過如此。”

“財富能令人內心擁有安全感,但超過某個程度,安全感的需要就不那麼強烈了。”李嘉誠現,金錢帶來的快樂滿足感不能持續。

思考到第二天晚上,他終於找到了答案:“人不是有錢什麼事都能做到,但很多事,沒有錢一點也做不到。我一路做,將來有機會,能對社會、對其他貧窮的人有貢獻,這是我來到世上可以做的。”同時從那時開始,他對金錢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不再重視一般的外表與物質,享受簡單的生活。他領悟出:“內心的富貴,才是真富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用心思考未來(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用心思考未來(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98.在公益中享受成功(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