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質文化(12)

21.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質文化(12)

木器加工也是拉祜族的家庭手工業之一。***拉祜族男子都能兼做木匠的活計,特別是老人,如製作牛欄、摜槽、犁架、斗、櫃、桌、凳、木耙、甑子、弩以及修建房屋、糧倉等。拉祜族有本民族的木匠,但都不脫離農業生產勞動,一年中80%的時間在田間勞動。製作工藝最高的是弩,現已成為少數人專有的工藝,在寨內為人製作弩是義務的,沒有報酬,而在非拉祜族之間,製作一張弩要付一定的報酬。

如今拉祜族社會竹木編織加工已不再那麼普遍和常用,但作為曾經的家庭手工業以及相應習俗,在拉祜族民眾日常生活中還可見其遺風。

(三)紡織習俗

拉祜族婦女普遍能紡線織布,但獨立的紡織業尚未出現,僅是婦女農閑時進行的一種“自織自穿”的家庭手工業而已。在拉祜族歷史傳說中,當講述到在大理生活的時期時,提及“漢官”曾送一個洗麻潭給拉祜族,說明了紡織在拉祜族的印象中是相當深遠的,同時也說明了拉祜族的紡織已經有了相當悠久的歷史。紡織工具有手搖和腳踏兩種木製紡織機,構造與內地農村中的相差無幾。在地上栽四根木樁,搭成一個架子,把一個形如篦子的東西綁在木架上,“篦子”下面裝一個木框,防止線團下掉,織布時先將棉線穿排在“篦子”齒上,線端拴在木架上。一人一天能織約12尺布,一個月能織約20丈布,縫成衣服可供五個人穿用。大多數婦女一個月只能織約五丈布,縫成衣服后僅夠一個人穿用。這種手工織出來的布,質量上雖不及現代化的機器織出來的布細緻美觀,但它的優點是結實耐用,至今拉祜族仍喜歡穿用自織的土布。

拉祜族的紡織分麻紡和棉紡兩類。麻紡織原料全系自種,其栽種過程是:在撒麻種以前,將地挖平,焚燒草木作為肥料,然後下種,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前後割麻。割麻一定要在七月中旬前後五天到月底期間進行,否則雨季來臨不易將麻晒乾,而且一定要在開花后才能動鐮,否則麻不夠結實,然後將麻莖修凈,捆成束放在柵欄上晒乾,等晒乾后再將其曝露幾夜,然後剝皮,剝完皮后將其撕細挽成圈再紡成麻紗。麻紗紡出后要用草木灰蒸煮,以揚棄雜質,再用水揉洗晒乾,然後用大米粉漿漂白后,即成可織之麻紗。麻織全用手工,最快的一個人一天能織2丈,一般三天織4丈,每丈麻布需用麻紗2斤,麻紗一天能紡半斤,由撕麻到成布需20天。棉紡則幾乎全用腳踏式織布機,棉花原料全靠內地輸入,一般是在市場上購來棉花然後再織成棉布以供家庭需求。每斤棉花可紡12兩紗,一個人一天能紡三四兩棉花,一天最快能織4丈棉布,一般是3丈,每丈棉布需棉紗8兩。

拉祜族棉紡的流程為:第一道工序,用手工將棉花加工成一拃多長的棉條。第二道工序,用紡車將棉條紡成紗線,一手持棉條,一手搖動紡車,紡完一根棉條再接一根,如此循環往複,紗線的粗細和均勻度完全由手控制。還有一種方法,是用一個小紡線坨,邊走邊紡,將棉條抽一小截系在紡線坨上,然後一手持棉條,一手在大腿上搓動紡線坨使其旋轉將棉條逐漸抽細成紗線,走幾步收一下紡出的線並再次搓動紡線坨,棉條紡完了一根再續一根,紡滿一個紡線坨另換一個紡線坨。第三道工序,秋收后的農閑時,選一開闊地將所有紡好的線展開,用形如梳子的一種工具在線上反覆滑動,將線梳理光滑。第四道工序,用簡易織布機將紗線織成布,在地上插4根木樁搭成一個架子,將2個形如篦子的框子綁於架上,下置一木框防止線團下掉,按布幅的寬度將紗線穿過篦形梳框為經線,人坐於織機內踩動織機,2個梳框一上一下,雙手在兩線之間來回穿梭織緯線,織出一段便用1根木棍在兩線間用力拉幾下,使經緯線結合得更緊密,織出的布更結實。第五道工序,用自製的青藍色染料煮染漂洗,最終製成成布。

隨着紡織和服飾的生產製作,染料的製作也應運而生。拉祜族的染料為自製,每戶都種植一種名為“靛葉”的植物,待到秋後靛葉生長呈墨綠色時,將靛葉連枝帶葉割下剁細,放入陶制大水缸中,加入清水、鹽、多依果(一種野果,球狀,味酸略帶澀味),然後將缸口包紮密封,置於室外背陰處浸泡數月,直至靛葉完全溶化為汁液,取出過濾去雜質。在近水源處挖一地火塘,架上一口大鐵鍋,將過濾后的靛液倒入大鍋里熬煮,到一定時間放入布料煮染,靛液必須沒過布料,不時攪動,使之着色均勻。如果布料的色澤不夠深,則需再注入靛液繼續煮染,直至呈現青藍色為止。煮染完成後取出布料在清水中反覆漂洗,直到不落色方可晾晒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拉祜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拉祜族
上一章下一章

21.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質文化(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