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第九章拉祜族有影響的文化人物(2)

124.第九章拉祜族有影響的文化人物(2)

五、張扎倮

張扎倮(1929~),拉祜族著名民間歌手。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木戛鄉勐糯村人。自幼務農,喜愛拉祜族傳統古詩歌的詠唱,自小就跟隨本民族老藝人學唱古歌,他勤學苦練,熟練地掌握了古詩歌詠唱本領,還學會了各種祭祀性詩歌,主持村寨中的各種祭祀活動。他還常到附近村寨去賽歌,無論是敘事詩還是歌、勞動生產歌,他都常常獲勝,成為當地頗負盛名的拉祜族民間歌手和“磨八”。他還能根據拉祜族醫藥知識為病人治病,成為拉祜族知名的民間醫生。

六、李老伍

李老伍(1929~),拉祜族著名民間歌手。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大塘子村老達保人。自幼務農,喜愛拉祜族傳統古詩歌的詠唱,經常跟隨老藝人學習。他好學上進,進步很快,掌握了拉祜族民間流傳的各種敘事詩和祭祀詩的內容,由跟唱到自己熟練地演唱。由於他會演唱祭祀詩,所以由他主持村寨的各種祭祀活動,成為附近拉祜族村寨中較有影響的“磨八”。他詠唱的拉祜祭祀詩《斯給納給》是迄今所搜集到的內容最為完整的一部,已收入《拉祜族詩歌集成》。

七、張老五

張老五(1930~),拉祜族著名民間藝人。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謙六鄉芒掌寨人。自幼患天花雙目失明,后又淪為孤兒四處流浪乞討,遇名師指點后迷上音樂,從此潛心於拉祜族民間音樂,數十年如一日,彈奏拉祜族傳統樂器小三弦出神入化,山民們聽了如醉如痴,百聽不厭,有“小三弦之王”、拉祜山的“瞎子阿炳”之美稱。1962年加入中國音樂家協會雲南分會。曾榮獲雲南民歌比賽特等獎、“聶耳銅像”獎等,由人民音樂出版社灌制有《張老五小三弦藝術》專輯,他是深受拉祜族人民喜愛的民間藝術家。

八、李常富

李常富(1943~),拉祜族著名舞美編導。拉祜名扎約,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人。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舞美二級編導。1960年進入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文工隊,歷任隊員、隊長、歌舞團團長等職。長期從事拉祜族舞蹈的搜集、整理、表演和編導工作。經其搜集、表演和編導的拉祜族舞蹈《斑鳩揀穀子》《蘆笙舞》《獵虎舞》等節目,榮獲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二等獎;同時先後搜集了拉祜族古詩歌和民間故事傳說,用漢文、拉祜文在省內外刊物上表。1987年榮獲雲南省人民政府頒的科技進步三等獎。

九、曾雲榮

曾雲榮(1944~),拉祜族第一代高級農藝師。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新城鄉小壩子人。小學畢業后入下關農校學習茶葉專業,從此幾十年如一日鑽研茶藝,將自己的一生“拴在了一棵茶樹上”。1961年農校畢業後分配到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農科所工作。1966年作為中國農墾部派出的專家小組成員赴非洲的馬里共和國幫助建設茶場。1972年回國,任勐海縣多種經營辦公室主任,負責茶葉栽培和茶葉初制加工的技術指導。1982年出席全國茶園豐產栽培會議。1985年,他的成果被評為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科技進步三等獎。1992年,被評為高級農藝師。1993年,被評為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勞動模範。1994年,被評為雲南省勞動模範。1995年,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十、石安達

石安達(1945~),當代拉祜族著名學者文人。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人。1968年畢於雲南大學中文系漢語文學專業。雲南省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少數民族學會常務理事、雲南民族學會拉祜族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雲南跨境民族研究特聘專家。主要從事民族文化、雲南跨境民族研究。著有報告文學《來自金三角密林的特別報告》,記實文學《罌粟花盛開的地方》,詩歌《山野的呼喚》《西雙版納之歌》《荒漠的雪源》,研究報告《緬甸“佤邦”聯合軍、聯合黨及毒品問題》《世界毒梟坤薩販毒集團覆滅后金三角禁毒形勢展望》《加強國際合作展替代經濟剷除毒源》《勐海模式的意義和啟示——中國雲南勐海縣與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開展“綠色禁毒工程”的研究報告》《緬甸新時期民族和解政策》《和平展之路——緬甸佤族地區十年展紀實》,論文《哀牢山下花腰傣》《西雙版納傣族水葬》《雲南愛伲山母子房考察——愛伲人父系制婚前性自由婚姻習俗的現》,紀實攝影《夢回香巴拉·圖片專集》《大河兒女·雲南大河流域傣族文化對比研究資料圖片專集》《最後的罌粟花·緬甸佤族地區社會轉型1989年·2009年紀實文獻圖片專集》《絲路大典——密支那目瑙縱歌攝影專題展》,電視專題片《還世界一片凈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拉祜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拉祜族
上一章下一章

124.第九章拉祜族有影響的文化人物(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