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質文化(1)

10.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質文化(1)

拉祜族的物質文化民俗,即拉祜族人民在長期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有形文化民俗,它包括生產方式、貿易交通、服飾、飲食、居住等文化傳承的內容。***

第一節生產習俗

拉祜族民間的經濟活動即社會生產的習俗對拉祜族社會的展起着重要作用,拉祜族社會經濟在其傳統生產方式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慣制,是拉祜族民俗文化的基礎。人類在謀求生存和展的過程中,曾從事各種形式的生產活動,隨着社會歷史的展,為適應生存所處的各種環境而產生不同的生**系及文化傳承的形態。拉祜族生產習俗萌生於先民的生產活動,孕育和逐漸形成於單一的獨立民族形成后,脫離開所依託的族系和共同體,漸次顯現出自身的文化特性。拉祜族生產民俗的展過程有三個階段:採集漁獵的自然經濟階段、“刀耕火種”的遷徙經濟階段和山地農耕的經濟階段。拉祜族歷經千年由青藏高原不斷向南遷徙,直至18~20世紀才形成現今的定居分佈格局。絕大多數拉祜族居住於熱帶、亞熱帶山區森林茂密高峻的深山和僻遠幽深的峽谷坡地。瀾滄江以東的景東、景谷、墨江、元江、新平拉祜族居住於哀牢山和無量山脈,最低海拔為1500米。瀾滄拉祜族主要生活於孔明山脈和扎各山脈之巔,遠徙國外的拉祜族,也多數生活於異國他鄉的高山之巔,很少居住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地帶。故拉祜族自稱“鍋銼”(山頭人),有民族他稱“目舍”(山上的打獵人)。特殊的生活環境決定着其生產和生**系。山區的自然條件和生態資源、山區的封閉性和孤立性,制約着拉祜族生產方式,影響着生產習俗,長期延續着古老的採集、狩獵、原始農耕遺俗。拉祜族不但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之上,而且呈大分散、小聚居分佈,各地拉祜族社會物質生活的條件和生產力的展狀況不同,社會經濟的展是不平衡的,至新中國成立前夕,有的拉祜族地區還處於原始落後的“刀耕火種”階段。瀾滄西南部及孟連、滄源、耿馬、西雙版納等地拉祜族,仍殘留着某些原始公社的痕迹,刀耕火種的山地農業是其主要的經濟形態。那時,人們用簡陋的工具從事生產,鐵制工具缺乏,多使用竹刀、木鋤、木鏟等竹木工具,耕種旱稻、玉米、蕎子,不施肥,不中耕,任其自然生長,產量極低。而瀾滄東北部及雙江、臨滄、景谷、鎮沅、墨江、元江等地的拉祜族,大約從20世紀20年代便逐漸進入封建地主經濟階段,漢、傣等先進民族的農耕技術和農具的運用,使得這些地區的拉祜族生產有所展,農業以水田為主,使用耕牛和鐵制農具,施肥、薅鋤、精耕細作,重視產量提高;山地耕作也開始注重農時節令,逐漸走上規範化耕作的道路。雖然拉祜族早期的一些生產習俗,仍左右着這些地區拉祜族的農事活動,但適應新生產形式的習俗也在悄然興起。因此,拉祜族生產民俗基本上是農耕、採集、漁獵三種生產類型及其民俗形態的複合構成體。此外,拉祜族人民也以養殖、染織、手工業為生產的補充和副業。故拉祜族地區的自然條件和資源決定了拉祜族生產民俗的穩定內容,產生了許多與之相適應的民俗事象。

一、農耕習俗

拉祜族現今主要經營山地農業,然而拉祜族的農業生產在歷史上曾經經歷的展史,現已無從查考,僅在歷史傳說中,知其曾以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活動,真正完全擺脫這一主導的生產活動而從事農耕的絕對年代或大體上的分期,已缺乏足以確立論據的歷史資料。不過在傳說中,曾談及在大理時期除狩獵生活外,還有麻紡織,由大理遷至臨滄后,農業生產似乎已經成為其主要的生產活動了,從傳說看,這大約已是公元10世紀以後的事了。從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漢文獻記載來看,拉祜族的農業生產只有兩三百年的歷史。清康熙《雲州志》卷五:“大倮黑……勤於耕務,以所食蕎稗即為上品”。雍正《順寧府志》卷九:“倮黑……然勤於耕作,婦女任力,男子出獵。”道光《雲南通志》引《伯麟圖說》:“倮黑……女耕男獵,居深林。”拉祜族傳統農作物以水稻和旱谷為主;其次有玉米、蕎子、小米、高粱、豆類、薯類等;新中國成立后才開始種植小麥、花生、土豆、棉花等作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拉祜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拉祜族
上一章下一章

10.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質文化(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