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抓住機遇,創造成功的機會(11)

60.抓住機遇,創造成功的機會(11)

有一次,人們邀請狄更斯當眾朗讀他作品的某個選段,狄更斯連忙推辭,說他時間不夠。***原來,他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次要當眾閱讀作品之前,他自己會提前六個月做準備,直到爛熟於胸為止。

一個行動果斷、百折不撓的人總能得到大家的欽佩。馬爾庫斯·默頓一生六次競選馬薩諸塞州州長一職,最終他的反對者也因為欽佩他的勇氣與忍耐力而投了他的票,而他正是以一票的優勢當選的!堅持再堅持,永不放棄,這就是贏得勝利的全部秘訣。

美國政治家韋伯斯特在菲利普·伊塞克特學校就讀時,始終不敢在全校學生的面前演講。私下在房間裏時,他也曾一遍一遍地練習演說,然而,每次一聽到喊他的名字,看到大家眼睛齊刷刷都轉向他,他的大腦會馬上一片模糊,已經熟悉的東西都不知道忘到哪裏去了。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卻成為美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演說家。甚至韋伯斯特所崇拜的雅典演說家德謨斯提尼本人,也未必能夠作出像韋伯斯特在參議院反駁海恩時那樣精彩的演說。

韋伯斯特有着驚人的記憶力,從他讀書時的一件小事上可見一斑。一次,他用彈弓射鴿子,被校長撞見了,於是被罰背誦一百行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詩歌。韋伯斯特知道校長當天下午就要乘火車外出,於是馬上回到自己的屋子,一口氣背了七百行。就在火車快開的時候,他找到了校長,一句一句背了起來。一百句過去了,韋伯斯特沒有停的意思,接着背到了二百句。校長不停地看着手錶,有些不耐煩,然而韋伯斯特視而不見,只顧往下背。校長終於忍不住打斷了他,問他還可以背誦多少行。“大概還可以背五百行。”韋伯斯特一邊回答,一邊不停地接着背。“現在你可以愛怎麼玩,就怎麼玩了。”校長沒有辦法,只好這樣對他說。

一切偉大作家之所以能夠成名,都有賴於他們的堅忍不拔。他們的作品並不是任憑天才的靈感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精心細緻的雕琢,直到最後把一切不完美的痕迹都除掉,才能夠表現出那樣的高貴典雅。

巴特勒主教二十年的時間和心血都傾注在他的《論類比》一書上,然而,儘管這樣,最後他仍然不滿意,想把作品銷毀掉。盧梭認為,自己那種流暢典雅的寫作風格主要得益於不斷的修改和潤色。維吉爾的《埃涅伊特》是用了十一年時間才完成。霍桑、愛默生這些大作家的筆記,確實可以讓我們一窺偉大作品背後的艱苦勞動,他們準備一本書要用上幾年心血,而我們不用一個小時就可以把它讀完。孟德斯鳩寫作《論法的精神》用了二十五年,而我們一個小時就可以把它讀完。亞當·斯密寫作《國富論》用了十年。古代雅典悲劇作家歐里庇德斯曾經受到對手的嘲笑,說他三天只能寫出三行字,而那人卻能寫幾百行。“你三天寫的幾百行是不會被人記住的,而我的三行卻永久流傳。”歐里庇德斯回答道。

意大利詩人阿里奧斯托嘗試了十六種不同的形式寫作他的《暴風雨》,而寫作《瘋狂的奧蘭多》用了他整整十年時間,儘管這本定價僅為十五便士的書只賣出了一百本。柏克的《與一位貴族的通信》算得上是文學史上最恢弘莊嚴的一部作品。在校樣的時候,柏克做了十分認真細緻的修改,以至於最後稿樣到出版商手裏時,已經有點面目全非了,印刷工人甚至拒絕校正,於是全部重新排版印刷。亞當·塔克為了寫作他的那部名著《自然之光》,也用去了十八年時間。梭羅創作的新英格蘭牧歌《康科德河和梅里馬克河上的一星期》完全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雖然總共才印了一千冊,最後卻有七百冊退還給了作者。梭羅在日記里寫道:“我的圖書館藏書一共有九百本,其中七百本是我自己寫的。”雖然這樣,他卻依然筆耕不輟,銳氣不減。

很久以前,兩個沒有任何教育背景、默默無聞的年輕人在波士頓一個條件很差的公寓裏見了面,他們決心要對這個社會中一種根深蒂固的制度—黑奴制度起挑戰。然而,對兩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來說,他們的想法無異於以卵擊石。在世俗的眼光中,他們的行為是那麼的愚蠢可笑。要知道,他們所面對的是多麼強大的敵人—這種制度牢牢地根植於我們國家最深層的政治土壤中,而且還與所有其他的社會機制和既得利益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不論是學者、政客、教會人士還是有權有勢者,也不管他們各自的信條或政見有着多麼大的分歧,都一致地擁護這一制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加薪不加班 告別窮忙的職場生存智慧(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加薪不加班 告別窮忙的職場生存智慧(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0.抓住機遇,創造成功的機會(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