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抓住機遇,創造成功的機會(7)
1828年,十八歲的伯納德·帕里希離開了法國南部的家鄉。按他自己的說法,那時候他“一本書也沒有,只有天空和土地為伴,因為它們對誰都不會拒絕”。當時他只是一個不起眼的玻璃畫師,然而他內心卻懷着滿腔的藝術熱。
一次,他偶然看到了一隻精美的意大利杯子,完全被它迷住了,這樣,他過去的生活就完全被打亂了。從這時候起,他內心完全被另一種激佔據了—他決心要現瓷釉的奧秘,看看它為什麼能賦予杯子那樣的光澤。此後,他經年累月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對瓷釉各種成分的研究中。他自己動手製造熔爐,但第一次以失敗告終。後來,他又造了一個。
這一次雖然成功了,然而這隻爐子既耗燃料,又耗時間,讓他幾乎耗盡了財產。最後因為買不起燃料,他無奈只能用普通火爐。失敗對他而已經是家常便飯,然而每次他在哪裏失敗就從哪裏重新開始;最終,在經歷無數次的失敗之後,他燒出了色彩非常美麗的瓷釉。
為了改進自己的明,帕里希用自己的雙手把磚頭一塊一塊壘了起來,建了一個玻璃爐。終於,決定試驗成敗的時刻到了,他連續高溫加熱了六天。可是,出乎意料的是,瓷釉並沒有熔化。但他當時已經身無分文了,只好通過向別人借貸又買來陶罐和木材,並且想方設法找到了更好的助熔劑。準備就緒之後,他又重新生火,然而,直到燃料耗光也沒有任何結果。他跑到花園裏,把籬笆上的木柵欄拆下來充柴火,但仍然沒有效果。然後是他的傢具,但還是沒有任何起色。最後,他把餐具室的架子都一併砍碎扔進火里,奇迹終於生了:熊熊的火焰一下子把瓷釉熔化了。秘密終於揭開了。事實再次證明了這一點:有志者,事竟成。
“如果你在兩周內一本書都沒有賣出去,而你一點都不泄氣,”一個出版商對他的代理人說,“那你肯定會成功的。”“先考慮好自己要做什麼,”卡萊爾說,“然後像赫拉克勒斯那樣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去。”
“一個人想在繪畫上有成就也好,或者在別的藝術領域有成就也好,”著名畫家雷諾茲說,“那麼,從早晨起來一直到晚上睡覺,他都應該把這個目標牢牢地記在心頭。”
“我成功的唯一秘訣就是勤奮工作。”著名畫家特納如是說。
“一個人如果總是優柔寡斷,不知道應該先做什麼,”威廉姆·沃特曾經說,“那他什麼也做不了。他如果下了決心,可是一聽到朋友的反對意見又馬上改變想法,自己的主意總是變來變去,就像風向標一樣,東風來西邊倒,西風來東邊倒,這樣的人是做不成什麼大事的。他們不會有任何進步,最多只能在原地踏步,搞不好就很有可能一敗塗地。”
因為有了恆心與忍耐力,才有了埃及平原上宏偉的金字塔、耶路撒冷巍峨的廟堂;因為有了恆心與忍耐力,人們才登上了氣候惡劣、雲霧繚繞的阿爾卑斯山,在廣闊無邊的大西洋上開闢了通道;正是因為有了恆心與忍耐力,人類才掃除了新大陸的各種障礙,建立起人類居住的共同體。恆心與忍耐力讓天才在大理石上刻下了精美的創作,在畫布上留下了大自然恢弘的縮影。恆心與忍耐力創造了紡錘,明了飛梭;恆心與忍耐力使汽車變成了人類胯下的戰馬,裝載着貨物翻山越嶺,彈指一揮間在天南地北往來穿梭;恆心與忍耐力讓白帆撒滿了海面,使海洋向無數民族開放,每一片水域都有了水手的身影,每一座荒島都有了探險者的足跡;恆心與忍耐力還把對大自然的研究分成了許多學科,探索自然的法則,預其景象的變化,丈量沒有開墾的土地。
滴水可以穿石,鋸繩可以斷木。如果三心二意,哪怕是天才,終有疲憊厭倦之時;只有仰仗恆心,點滴積累,才能看到成功之日。勤快的人能笑到最後,而耐跑的馬才會脫穎而出。
“你的現是不是都出自直覺?”一名記者問托馬斯·愛迪生,“是不是夜裏醒來的時候,那些明就突然出現在你的腦海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