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京族的族際交往(1)

1.第九章京族的族際交往(1)

商貿交往

1949年以前,漁業生產是京族人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有關的調查表明,1949年以前江平一帶絕大多數京族家庭每年的生活費用中約有70%以上依靠捕魚[中南民族事務委員會、廣西省民族事務委員會:《防城越族況調查》(內部資料),第196頁,1954年版。]。這樣的經濟生產活動類型決定了京族對外經濟交往的需要更為迫切,因此,京族人很早就有了商貿活動。

因與越南越族同源同宗,京族有與越南進行經濟交往的傳統,與越族的商貿關係較為密切。在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的年代,商貿活動主要是互通有無的以物易物方式。到了商品經濟活動較為頻繁的清末,有的京族小商販還利用他們的優勢經常跑到越南經商[韓肇明:《京族》,第31-32頁,民族出版社,1993年。],但人數不多。一些近代文明詞彙,也是那時從法語傳入越語再傳入中國京語裏來的,如“肥皂”、“毛線”等詞。從這些詞語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京族和越南越族商貿交往的狀況。1949年以前,澫尾、巫頭等地就有不少京族村民到越南芒街等地經商。1950年代至1960年代,雖然國內政策對邊境貿易多有限制,但京族和越族邊民之間的貿易往來仍然沒有中斷。而即使是在1979年中越關係嚴重惡化期間,京族地區也仍然有人到越南邊境地區販賣商品。1989年,中越邊境貿易重新恢復,由於京族人與越族之間不存在信任障礙,佔有天時地利人和優勢的京族人成為邊境貿易的最大受益者。

因為江平集鎮、東興集鎮的商貿比較達,京族與這一帶的漢族人的商貿交往也很密切。清末,不僅有廣東、福建和越南的商人來到東興與京族人做生意,也有不少京族人到東興從事商業活動,做小商販。江平鎮是離京族聚居區最近的商品集散地,更多的京族人則是每到街圩,涉水而來,用魚產品和漢族、壯族等換取糧食、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京族與漢族密切接觸、京族人當中出現不少雙語人,正是從集貿市場的討價還價開始的。抗日戰爭勝利后,有的京族商販在江平鎮購置房屋經營小本生意。如當時江平鎮有5家經營魚汁的商店,其中有4家就是由京族的小商販經營的。京族人的雙語使用況更加常見。

由於京族地區的商品銷售渠道不暢,1949年以前京族地區漁業產品的銷售價格較為低廉。一些老年村民說,一斤魚還換不到一斤米,在當時是一件極其平常的事。因此,儘管魚產頗豐,但京族人的經濟收入普遍較低。京族漁民家庭的經濟開支,主要用來購買糧食。除恆望、紅坎、山心,大部分京族人聚居的村莊由於土地貧瘠,大米、玉米、紅薯、木薯等糧食作物不能自給,只能從集市買入,價格往往比較高。而居住在山區的漢、壯、瑤等同胞,由於交通不便,與外界來往甚少,自產農產品但缺乏魚蝦、海鹽等海產品,這和京族的經濟生活形成了互補。一些京族漁民肩挑海產品,遊走於附近山區的大小村莊之間,以鹹魚乾等換取山民的大米和木薯干。由於同樣缺少現錢,在部分京族漁民與當地山區農村的壯、漢族村民之間,逐漸形成了一種以魚產品換取糧食的以貨易貨形式。這種只求獲取所需而沒有過多贏利目的的商品交換形式,不僅使當地農民和漁民能夠各取所需,同時也免去了以貨幣作為流通工具所帶來的種種不便,密切了京族人與山區的漢族、壯族、瑤族的商貿往來。

解放后相當一段時間,由於各種政治運動及邊境戰事等影響,京族與外族的商貿活動非常稀少。改革開放后,京族聚居區的商貿活動得到了恢復和展,市場經濟的浪潮也席捲到了京族聚居區,京族人與外界的商貿聯繫日益增多。與傳統的純漁業捕撈相比,改革開放后海產養殖、海產品加工等新行業得到了展,京族人與外界的商貿活動比以往更密切、頻繁和深入,不僅與附近的各族人民開展了貿易活動,有的甚至還把業務拓展到了港澳台等地。邊境貿易的升溫,京族人揮精通越語、有親戚朋友在越南居住、了解越南況的優勢,充當邊貿經紀人、中介人,與越南越族人的邊境貿易成了京族人的龍頭從業項目。經濟學家指出,語是貿易中最有效的交際工具,與說相同語的人最容易生直接的貿易關係。越南人做生意喜歡與京族人直接聯繫,而且也比較信任京族人。在邊境做生意的還有其他民族的商人,但一般總是先由京族人用本民族語與越南商人商量好后,再由京族人與外族商販洽談生意。除了充當翻譯和中介,京族人還從越南採購國內所需商品運回國內銷售,又將越南市場需求的商品,通過陸路、水路運到越南銷售,直接加入了邊境貿易的行列。京族的族際商貿往來,在廣度和深度上都達到了歷史最高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京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京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九章京族的族際交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