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八章貴池儺(1)

24.第八章貴池儺(1)

儺,一個奇奇怪怪的字,許多文化程度不低的人也不認識它。它的普通意義,是指人們在特定季節驅逐疫鬼的祭儀。

我們的祖先埋頭勞作了一年,到歲尾歲初,要抬起頭來與神對對話了。要扭動一下身子,自己樂一樂,也讓神樂一樂了。要把討厭的鬼疫狠狠地趕一趕了。這就是各鄉各村儺祭的來由。

對神,人們既有點恭敬,又不想失去自尊。對鬼,人們既有點畏懼,又不想放棄勇敢。因此表非常複雜,很難做得出來。於是我們的祖先乾脆凝凍表,戴上面具,把人、神、鬼攪成一氣,又讓巫在中間穿插,在混混沌沌中歌舞呼號,簡直分不清是對上天的祈求,還是對上天的強迫。

反正,在儺祭儀式中,肅穆的朝拜氣氛是不存在的,湧現出來的是一股蠻赫的精神狂潮:鬼,去你的吧!神,你看着辦吧!

這種精神狂潮,體現了世俗大地與原始神衹的激烈斡旋,從天人交戰到天人合一,如夢如幻,如痴如醉,最終成為一個民族生命力的抒泄儀式。

漢代,一次儺祭牽動朝野上下,主持者和演出者數以百計,皇帝、一品至六品的官員都要觀看,市井百姓也允許參與。

宋代,一次這樣的活動已有千人以上參加,觀看時的氣氛則是山呼海動。

明代,儺戲演出時竟出現過萬人齊聲吶喊的場面。

……

若要觸摸中華民族的精神史,哪能置儺於不顧呢?

法國現代學者喬治·杜梅吉爾(georgesdumezil)根據古代印度和歐洲神話中不約而同地存在着主神、戰神、民事神的現象,提出過“印歐古文明三元結構模式”。他認為這種三元結構在中國不存在,這似乎已經成了國際學術界不可動搖的結論。但是,如果我們略微關注一下儺祭中的儺神世界,很快就現那裏有宮廷儺、軍儺、鄉人儺,分別與主神、戰神、民事神嚴密對應。因此,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說,在漫長的年代之中,在史官的記述之外,儺完整地潛伏着中國古代社會最基本的幾個文明側面。

時間已流逝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儺事究竟如何了呢?

平心而論,幾年前剛聽到目前國內許多地方還保留着完好的儺儀活動時,我是大吃一驚的。隨即便決定把它當做一件自己應該關注的事來對待,好好花點工夫。

一九八七年二月,春節剛過,我擠上非常擁擠的長途汽車,向安徽貴池山區出。據說,那裏儺事頗盛。

從上海走向儺,畢竟有漫長的距離。田野在車窗外層層捲去,很快就卷出了它的本色。綿延不絕的土牆、泥丘、濁溝、小攤,簇擁着一個個農舍。“文革”時期刷在牆上的革命標語早已塗掉,只留下一些淡淡的印痕,新貼上去的對聯勾連着至少一個世紀之前的記憶。路邊有幾個竹棚為過往車輛的輪子做着打氣補胎的行當,不知怎麼卻寫成了“打胎補氣”,讓人想起明代的庸醫。

汽車一站站停去,乘客在不斷更替。終於,到九華山進香的婦女成了車中的主體。她們高聲談論,卻不敢多看窗外。窗外,步行去九華山的人們慢慢地走着,他們遠比坐車者虔誠。

這塊灰黃的土地,怎麼這樣固執呢?它慢條斯理地承受過一次次現代風暴,又依然款款地展露着自己野拙的面容。世事在一件件褪色,豪語如風,誓如霧;墳丘在一圈圈增加,紙幡飄飄,野燒隱隱。下一代闖蕩一陣、呼喊一陣、焦躁一陣,很快又雕滿木訥的皺紋。這麼一想,路邊的觀景全都失去了時間,而我耳邊,已經響起了儺祭的鼓聲……

這鼓聲使我回想起三十多年前。一天,家鄉的道士正在一處做法事,他頭戴方帽敲着一個小鼓,在為一位客死異地的鄉人招魂。他報着亡靈返歸的沿途地名,祈求這些地方的冥官放其通行。突然,道士身後擁出一群人,是小學的校長帶着一批學生。

小學校長告訴道士,學校正在普及科學知識,這種迷信活動有可能干擾孩子們的正常課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摩挲大地(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摩挲大地(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4.第八章貴池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