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前往南線

第124章 前往南線

第124章前往南線

聽到魯錦懷疑高郵鹽幫可能會自己造反,包毓很是詫異。

不過如今天下大亂,有些人是被逼起義,有些原本就勢力不弱的人,更是會滋生野心,稱王稱霸者不知凡幾,高郵鹽幫勢力如此之大,就算真的造反也很正常。

於是他這才點了點頭,答應道,“我明白了,大帥的意思是先調查好呂珍此人的底細,保持對他行蹤的掌握,然後尋找合適的人選和時機,再往他身邊安插。”

“對,就是這個意思,細作先不急着安插,但要提前做好準備,等需要的時候隨時都能走這一步棋。”

包毓這才道,“那我知道怎麼做了。”

魯錦拉着包毓的手臂道,“此事宜早不宜遲,你儘快安排,以後關於情報之事,可以直接向我彙報,不必通知他人。”

“是,多謝大帥信重!”包毓立刻躬身拱手應諾。

“去吧,先去找吏目司報道,拿了任命,再去找禮儀司拿官印,所需人手你自己去崇文館挑選,記住選定之前不要向他們透露具體職責,所需錢糧經費寫條子申請,我給你批。”魯錦再次囑咐道。

“是,那屬下就先告退了。”包毓再次答應。

“去吧,出去把你帶來的那幾個煉鐵工匠給我叫來。”

“是。”

片刻之後,包毓出去沒一會,幾名工匠就被侍衛帶了過來,魯錦又讓侍衛把營造司的許濟川也一起叫來。

一群工匠見到魯錦連忙拜道。

“見過大帥。”

“不必多禮,都起來吧,聽說你們都是蕪湖和當塗的煉鐵匠人,誰是煉鐵的,誰又是鑄鐵匠,都自報姓名吧。”魯錦看着他們說道。

眼前一共七名工匠,都是包毓派人過江挖來的技術人才,除了這七人外,他們還有家屬,按照元朝的劃分,都屬於匠戶,日子過得屬實不怎麼樣。

這些匠戶不僅沒有田地,每年還要給朝廷打幾個月白工,因此一聽包毓招人煉鐵,哪怕他們猜出可能是去給反賊煉鐵,也立刻答應了下來。

畢竟這亂世造反的,能在這個時候開鐵礦的還能有誰?聽到魯錦的問話,幾名工匠當即自我介紹道。

“回大帥的話,小人張虹,這是犬子張繼祖,我父子都是當塗匠戶,曾在官冶鍊過鐵。”一名四十來歲,名叫張虹的工匠,率先開口說道。

“小人付世才,這是我兄弟付世毅,我二人也是匠戶,曾在官冶鍊鐵。”

“回大帥,小人姜悅,這是舍弟姜鉉,我二人是鑄鐵匠。”

“我也是鑄鐵匠,我叫沈安。”

七名匠人,一對父子,兩對兄弟,還有個單身漢。

魯錦滿意點頭,又看向張虹父子,還有付氏兄弟,向他們問道。

“你們可會搭建煉鐵爐,還有炒鋼和灌鋼之法?”

張虹當即答道,“回大帥,小人會建鐵爐,小人在官冶就是專司修爐子的。”

“專司修爐子?”魯錦聞言頓時詫異地問道。

張虹立刻解釋道。

“正是,這官冶的煉鐵高爐,闊二尺,高兩丈,以磚石砌築而成,內搪火泥,建好后要先烘爐七日,待爐內完全乾透,爐膛紅熱,再填焦炭、鐵砂與石灰,一座鐵爐每日出鐵六次。

“因這爐膛火泥不耐灼燒,故而每七日需停爐一次,需要重新修補爐膛,才可重新使用。

“小人便是專司修補爐膛的。”

魯錦聞言這才明白過來,修高爐他知道,高爐也是有使用壽命的,剛建國那會,蘇聯援助的高爐技術,壽命就只有一百爐,每出一百爐鐵水,就要停爐檢修一次,修補裏面的耐火層。

只是他沒想到,元朝就已經發展出了專門修高爐的工種。

按照張虹的說法,每個高爐每天出鐵六次,七天停爐檢修,那就是只有四十爐左右的壽命,技術不算高,要是把耐火磚搞出來,估計還能提升一些壽命。

難得碰到這個時代的冶金大佬,魯錦又問道,“我聽說前宋煉鐵時就有水排鼓風,你們官冶用的是何種鼓風之法?”

“也是水排鼓風,此法極為省力,大帥有所不知,此法早已廣為傳播,至少在江南,都是用這種法子。”張虹又介紹道。

“哦?那水排鼓風究竟什麼樣,我只聽過,卻從未見過。”

“就是做個大些的皮風囊,以水車驅動,來回拉扯皮囊鼓風。”

“.”魯錦聞言一陣失望,他本來還以為水排鼓風有多厲害呢,原來還是那種手風琴式的皮囊鼓風機,於是又問道。

“這皮囊鼓風,只有擠壓皮囊時才能出風,為何不用木製風箱呢,推拉都能出風,豈不是風量更大?”

“這,大帥有所不知,這木製風箱小人也見過,但大多都是打鐵的鐵匠鋪在用,以人力推拉,若鐵冶無水車可用,當然也能用風箱,就是沒有水排省力,要多用幾個人手。”張虹再次解釋道。

魯錦點點頭,這又是一個可以改進的點,如果能造個大型的木頭離心式鼓風機,用水車驅動,再配合蓄熱室,應該還能把爐溫提高一些,並且降低燃料消耗。

然後他又看向付氏兄弟,“你們兄弟二人呢?有何擅長?”

付世才當即道。

“回大帥,小人擅長配料,能看這鐵礦和焦煤成色,這爐內需投料多少,每次出鐵多少,小人都有把握。

“我兄弟擅長觀火候,灌鋼和炒鋼的火候,他都頗為擅長,每煉十爐,能成七八次。”

好傢夥,一個高爐修補工,兩個爐前工,算是把這冶鐵鍊鋼的流程都湊齊了。

“好好好,等這爐子搭起來,我倒要看看伱的本事,倘若有真材實料,我定有厚賞。”

“多謝大帥。”付世才連忙欣喜道。

魯錦又看向剩下三個鑄鐵匠人,對他們問道。

“我想鑄造一種千斤重的大火銃,內闊三寸左右,外闊半尺左右,長六七尺,你們平時鑄鐵多用何種技法?可曾鑄造過這麼大的鐵器?”

名叫沈安的匠人當即答道。

“回大帥,小人曾鑄過一口上千斤的鐵鐘,所用為泥范鑄造法,敢問大帥說的這火銃,可是個大鐵管?”

“正是,就長這種樣子。”

魯錦順手從桌子上拿起一個火炮炮管模型,是用木頭削制而成,一個圓筒子中部有一對耳軸,反正火炮差不多都是這個模樣。

沈安接過之後略微研究了一下,當即說道。

“若是大帥說的那種尺寸,的確可以鑄造,就是要耗費不少時間,鑄這樣的大火銃,可能要四五月才能鑄造一口,需先制泥范,仔細打磨,晾乾數月待其干透,再合范鑄造。“而且鑄造如此巨大的鐵器,需要多備幾座爐子,需同時澆鑄,若鐵水不夠,或火候不同,鑄造出來就容易開裂,不堪使用。”

魯錦聞言哀嘆不已,元代的鑄造技術跟冶鐵技術一比,簡直差遠了,從殷商鑄造青銅器就用泥范鑄造法,這都到元朝了,居然還用泥范,連後世網上白沙瓦的翻砂鑄造都不如。

魯錦倒是知道砂型鑄造的大致配方,七成半的石英砂,二成的粘土,半成的煤粉,但想要磨製足夠細,足夠多的石英砂,現在還是太難了,倒不是說磨不出,那玩意用石磨都能磨出來,但產量肯定跟不上消耗。

現代鑄造一噸鐵器,差不多就要消耗1.2噸型砂,雖然型砂可以反覆使用,但消耗量依然很大。

但火炮生產又不能拖延,於是他又想到了一個清末的技術。

“我沒那麼多時間,必須要儘快鑄造更多的火炮,不可能讓你幾個月才鑄一門,你聽沒聽過鐵范鑄造法?”

“鐵范?”三個鑄造工匠頓時詫異道。

“對。”魯錦又拿了另外一個模型給他們解釋。

“泥范鑄造耗時數月,無非是為了等泥范干透,以免內部有水汽,澆築時被激發出來進入鐵水,這樣鑄造出來的鐵器就會有沙眼,我說的可對?”

三個工匠頓時連連點頭,沒想到這位大帥連鑄鐵都懂。

魯錦頓時又說道。

“既如此,那為何不將泥范換成鐵范,只需先製成幾副鐵范,就可以反覆使用,澆鑄時先將鐵范拼接好,以鐵榫卯相連,內壁塗抹一層薄泥,以免和鐵水粘連,這樣豈不是一兩天就能使鐵范干透?”

三人聞言都是眼前一亮,見魯錦手裏擺弄的那個木頭模型,頓時贊道。

“大帥此法極妙,就是這一副鐵范,只能鑄造一種器物,無法與其他鐵器推廣。”

魯錦卻說道。

“我不需要那麼種類,這種大火銃最多有三四個不同尺寸,我要的是每一種都能大量鑄造。”

沈安當即點頭,“若是只造那麼幾種,鐵范應該可行,可以一試。”

“那好,就這麼辦吧。”魯錦這時看向身旁侍候的許濟川,對他們安排道。

“這是營造司的掌司許濟川,許掌司,今後你們所需器物,人手,都可以跟他說,我讓許掌司給你們分配房子,安置家眷,每人每月都有糧餉。

“儘快給我把這鐵冶辦起來,若是做的好了,我不吝賞賜,不僅有錢財,還給你們分田置產,若是有功,我還能給你們封官,希望你們不要讓我失望。”

幾名工匠對視一眼,連忙向魯錦拱手拜道,“多謝大帥厚賜。”

張虹一聽可以分田置產,還能封官,積極性很高,“大帥,不知這鐵冶要建在何處?”

“你們不是乘船過來的嗎,就在巢湖到廬州之間的河道旁,咱們辦的這個鐵冶,也要用水力鼓風,最好換成風箱。”

“是,那小人今日便想先去看看,先選好建爐子的地方,這選地也是需要時間的,早定下來也能早日動工。”張虹立刻請求道。

“可以,你很主動,稍後讓許掌司給你安排。”魯錦立刻贊道。

付世才也不甘人後,跟着在魯錦面前表現才能。

“大帥,不知咱們的鐵冶用的是什麼碳,用的是何處的礦石,小人也想先去看看,若能先定下礦石和碳的品質,也好先定好用料的配方,若是鐵礦品質不好,可能還需要提前篩選磨製,可別耽誤了時間。”

“你也不錯,不過看鐵礦你可能還要等上一兩日,過兩日跟着我,我親自帶你去看礦。”魯錦當即安排道。

“是。”付氏兄弟也立刻答應下來。

魯錦這時又交代許濟川,“你先給他們安頓好,過兩天隨我一起去一趟巢縣和無為。”

“是。”許濟川當即答應下來,然後才領着一群工匠下去安置家眷。

現在煉鐵工匠都被魯錦湊齊了,巢縣的煤礦也已經被他掌握,就差廬江的鐵礦不在自己手裏了。

隨着廬州新整編的幾支部隊前往南線集結,也是時候督促他們向廬江發起進攻了。

自從這次整編之後,前線都升格成了師級單位,魯錦還沒去前線親自視察過,總待在後方是不行的,這次正好趁機去前線看一看。

兩日之後,魯錦乘船先前往巢縣,身邊跟着朱壽一團的一個營的護衛兵力,還跟着許濟川,以及準備前往廬江和舒城上任的文官。

廬江縣令姚良臣,主簿范洪,舒城縣令方鳴晏,主簿何文賓。

這兩個縣暫時還沒打下來,魯錦先讓他們跟着去前線,等打下來就能接管城池。

其中這兩個縣的縣令,都是之前考試考上來的,兩個主簿都是廬州大族,范氏跟何氏出身。

這幾家早不投奔,等魯錦打完康茂才,這才想起來投奔,早幹嘛去了,因此即便考試成績有益,也只能先從主簿做起。

等一行人到了巢縣碼頭,巢縣的縣令王野,主簿胡仕祿立刻前來迎接,這個主簿胡仕祿,也是廬州大族出身,同樣從主簿做起。

二人見魯錦下船,當即上前道,“恭迎大帥。”

自己要過來的消息提前通知過,畢竟隨行還有一個營的士兵要安排,不可能突擊檢查,地方官過來迎接他也不好說什麼。

魯錦在二人帶領下,一邊進城一邊向兩人問道。

“巢縣這裏情況如何,編戶齊民執行的怎麼樣了?地方巡檢兵現在能集結多少?”

縣令王野當即彙報道,“回大帥,巢縣的情況還好,當初是秦知縣主動獻城,保住了原本的戶籍田冊,如今我們還在整理戶籍。

“按照大帥的要求,先廢除元廷的諸色戶籍,確定原有民戶,然後再給無地百姓分田落戶,尤其是巢縣這裏的疍戶漁民極多,他們許多都是願意分田的,因此最近都在給疍戶落籍,巡檢兵暫時還未來得及編練。”

魯錦點點頭,對此表示理解,畢竟他們也才上任沒多久,辦事總要需要時間。

“那就抓緊,編戶分田一定要趕在明年三月之前完成,切不可耽誤春耕的農事。”

“是,卑職一定抓緊。”

魯錦又看向主簿胡仕祿,主簿都是縣令的佐官,當然有時候也負責縣裏的專項工作,巢縣的主簿,現在除了配合縣令編戶齊民之外,最大的工作就是協助挖礦了。

魯錦當即問道。

“巢縣的煤礦可找到了,那荊春來可找到了煉焦煤的臭煤?”

胡仕祿聞言當即回道,“全賴大帥洪福,屬下帶着那荊春來遍訪鄉村,真找到了幾處礦點,已讓人采了樣品試燒,的確有一處是那臭煤,那荊春來如今正帶人建造炭窯呢。”

魯錦聞言一揮手,“帶我去看看。”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4章 前往南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