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張曼玉(2)

103.張曼玉(2)

尋找答案的旅程,抑或短暫,抑或長久。

想愛的人就去愛,但遇不到不會勉強

“我不覺得自己感一片空白,我經歷過這麼多段感,每次都享受到盡,怎能說感空白?當我遇到另一個讓我心動的人,之前那個我會忘記得一乾二淨。想愛的人就去愛,但遇不到不會勉強,有得拍拖一定就好過沒有,一切隨緣。”

“剎那間談話止住,目光聚集在這位年輕女子身上。她昂前行,微微笑着,賞心悅目。熟悉的面孔,熟悉的步伐,令人折服。”《法國電影手冊》如此形容張曼玉的出場。

無獨有偶,西方媒體對另一位華人女影星鞏俐的出場報道也採用如是筆法。她們都曾在國際電影節上頻頻獲獎,都曾擔任過國際電影節的評委甚至主席。西方人願意以她們的出場指代東方或者中國美麗女性的出場。但我們卻不曾將她們混淆過。張曼玉是一位影星,更是瀟洒活躍的都市女郎,——香港、倫敦、巴黎,她天生就屬於城市。她的身上有着太多都市元素,街道、時裝、建築、咖啡館、氣氛,蓬皮杜、泰晤士河……張曼玉總是來去匆匆。一切都在飛速變換。而鞏俐則不同,彷彿居於深宅大院,神秘、冷傲、自閉、高不可攀。即便微笑,也令人難以捉摸。

“你是否希望半個世紀後人們還記得你?”憑《阮玲玉》一角斬獲柏林電影節影后桂冠,張曼玉曾被如是問道。她聳聳肩:“我覺得半個世紀後有沒有人記得我並不重要。但是如果有人真的記得我,卻是跟阮玲玉不同的。”

在張曼玉的心裏,她的存在完全是個人化的,並不從屬於任何人,即便是一代名伶阮玲玉。她的周身散着濃烈的個人主義色彩,獨立、知性,尋求自我價值和認同。她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自我選擇的結果:倫敦某書店的收銀員,香港某百貨公司的營業員兼模特兒,然後是港姐亞軍和世界級的影壇天後,她一直在主動塑造自己。與鞏俐相比,她給人以動態的美感。她一直在生活着,如同河水,奔流向前。能量無窮涌動。

而鞏俐則有勇氣消解自己。把自己變成被動的客體——導演、製片人,乃至某個社會形象。她的魅力始終是在失去自我的瞬間:微張的嘴唇,淺淺的呼吸,迷醉的雙眼……高粱地、大染坊、詭譎的邁阿密,她永遠是視覺的中心。她被注視,離開了目光,她將空無一物。與張曼玉不同,她最“美”的時候,便是最空的時候。

也唯此,我們看到張曼玉的人生故事都在大眾媒體的曝光下而顯得繽紛多彩。巴黎戀愛,與前男友的數度分分合合,更成為大眾關注焦點。

所謂紅顏薄命,只是外界的揣測罷了。——無論是舊日戀的宣告結束,還是高調宣佈嶄新戀的開始,我們看到的當事人卻從來都是容光煥,神采飛揚。爾冬陞,宋學琪,珠寶商guillaume,法國新銳導演奧利維葉·阿薩亞,新任德國籍男友olescheeren。後者頗是大有來頭——荷蘭著名建築公司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

敢愛敢恨,坦坦蕩蕩,張曼玉堪稱是性女子。講自己“我不覺得自己感一片空白,我經歷過這麼多段感,每次都享受到盡,怎能說感空白?雖然說我離了婚,但不覺得婚姻失敗,因為我開心了四年,和前夫的快樂回憶比不開心多。”這是當張曼玉和法藉丈夫奧利維葉·阿薩亞宣告婚姻結束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說的話。尋常女子,只道離婚是一場災難。所有的恩愛甜蜜,瞬間化為烏有。只有張曼玉能有這樣的硬朗爽性。愛了,散了,聚了,散了。只是同路一場。“當我遇到另一個讓我心動的人,之前那個我會忘記得一乾二淨。想愛的人就去愛,但遇不到不會勉強,有得拍拖一定就好過沒有,一切隨緣。”她的微笑依然甜美,只是多了幾分成熟。話語聽起來有些寡,卻更顯她的率真性:愛時轟轟烈烈,無所畏懼;別時坦坦蕩蕩,心中磊落。人生真是由一段一段的經歷構成的。而每一段經歷,也許又是一段輪迴。在滾滾紅塵的跌宕起伏里,她讓自己的生命儘可能地擁有更多華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星正能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明星正能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03.張曼玉(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