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亂世兒女--山東李氏三朝之敵-一李全紅襖軍起義(5)

5.亂世兒女--山東李氏三朝之敵-一李全紅襖軍起義(5)

李碹起兵時,事先曾向南宋求援,但南宋因為其父的緣故(參見李全部分),要李亶實獻出漣、海等城,以示真誠。李亶同意,南宋正式接收漣海諸城,這才封李亶為保信寧武軍節度使。南宋兩淮邊軍乘李亶之亂,在滕(今山東滕縣)、徐(今江蘇徐州)、邳(今江蘇邳縣)、宿(今安徽宿縣)一線頻頻出攻。李亶也沒有向南支援宋軍。可見他並無與宋朝合作的誠意,也根本沒有認真考慮過\"求援宋朝,負城堅守\"的策略。李亶返益都不久,即進據濟南,此後頓兵濟南城下達兩月之久,終於被蒙古軍團團圍住。他也根本沒有奔襲燕京、拒蒙古北征之師於居庸關之外、乘中原人心未定、以亂求變的膽魄。他採取的,恰恰是姚樞所說的\"下策\",即出兵濟南,坐待山東世侯應援。

蒙古軍讓山東各地城鎮修築被拆毀的城垣以防禦李亶,隨即又分別由北、南兩路向濟南靠攏,準備將李亶的勢力封鎖在山東。但是,李亶比元軍搶先一步抵達濟南。張宏在告變京師途中遇討亶的蒙古軍,遂充前鋒回攻濟南。雙方在益都一線相峙。他雖然也屢次出擊蒙古軍,但是總的戰略意圖是用主力固守濟南,坐待北方世侯的響應。以致在最關鍵的幾十天裏,李亶在軍事上竟一無進展。

遼金以來,漢人的政權在北方淡漠已久,因此恢復宋室的號召很難有多少政治感召力;漢人世侯們親眼看到了蒙古軍隊的作戰能力,所以都滿足於割據一方;李碹滿以為這些對蒙古統治同樣心懷不滿的軍閥會響應他,結果卻是應者寥寥。大世侯如史天澤、嚴忠范等都服從忽必烈的調遣來進攻他。其實這些世侯投靠蒙古已久,相互間早已結成了俱榮俱損的利益關係;而忽必烈又與以前諸汗不同,頗得中原人心,並且依託漢地人力物力的支持,戰勝了漠北阿里不哥勢力,進一步把漢人世侯籠絡到自己周圍。他們既已在新政權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不肯輕易冒險背叛。李亶稱亂后即傳檄各路,結果只有太原路總管李毅奴哥、達魯花赤戴曲薛以及邳州萬戶張邦直響應。其他人非但不起而支持,反而多在蒙古軍督責之下帶兵參加對他的圍剿。李亶把成功的賭注完全壓在不切實際的空想上,結果只能一步步地將自己引向死路。

就在李亶躊躇不前的時候,蒙古軍逐漸完成了圍攻濟南的軍事部署。四月初,濟南郊外已集結了蒙古軍17路人馬,高麗軍隊也奉調助攻。蒙古軍開始樹柵鑿塹,圍困濟南。4月底,詔右丞相史天澤專征山東,諸將皆受節度。史天澤接受軍前行中書省參議宋子貞的建議,與前線統帥宗王合必赤商定,急增深溝高壘,\"以歲月斃之\"(《元史·史天澤傳》)。5月初,蒙古軍又在原有圍城工事基礎上進一步構築環城。是月中旬,濟南被完全困死。從此李亶身陷孤城,不復得出。

李亶唯一的援軍南宋也不能給他有效的支持。宋軍由蒙宋邊境向北推進,佔領亳、滕、徐、宿、邳等州,另一支宋軍約由海路繞過山東半島,在濱州海灘登陸,克利津等縣,轉戰至滄州。但是,北進宋軍隨即遭到蒙古軍和漢軍合力堵擊,被迫節節南退。進至濱州、滄州等地的宋軍亦因勢單力薄難以有所作為。這樣,困守濟南的李亶所部五六萬人,已是孤立無援。

濟南城中的士氣逐漸低落,糧餉日漸不支。至六月中旬,城內糧儘力竭,甚至截下房屋木材拌鹽來飼養馬。全城人心潰散。李亶本人也緒低落,每天都昏沉沉不不語。後來李亶勉強整軍出戰,希冀突圍。但因缺糧乏力,被蒙古軍掩殺,倉皇退回城內。李亶坐庭中,以鑷摘去長髭,吩咐眾人出,各討路去逃生。當日城潰,李亶親自手刃愛妾,乘舟自投城內大明湖中,因水淺未死,被蒙古軍捉獲。

李亶被擒后即被帶到宗王合必赤帳前。史天澤向合必赤建\"宜即誅之,以安人心。\"隨即由史天澤等人會審李亶。史天澤問李亶:\"為何不下拜?\"李亶不答。又問:\"忽必烈有什麼虧待你的地方?\"李碹反問:\"你有文書約我起兵,為何背盟?\"史天澤馬上叫來一個黃眼回回砍去李亶兩臂,再次除兩足,開膛吃其心肝,然後割其肉,最後才斬。看來史天澤很擔心李亶會更多地暴露北方世侯之間在私下窺測時局,指摘朝政,甚至語涉反意的隱秘,因此一反\"縝密謙退\"的穩重作風,在軍前擅命處死李亶。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兩宋大家族的登場與謝幕(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兩宋大家族的登場與謝幕(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亂世兒女--山東李氏三朝之敵-一李全紅襖軍起義(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