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13章 學會高標經商,低調做人

13.第13章 學會高標經商,低調做人

所謂高標經商,就是做生意不能得過且過,走到哪算哪,而要有遠大目標和長遠眼光,在碰到機會時有魄力、敢決斷;所謂低調做人是說不管你的商業生涯多麼輝煌,都不要志得意滿,不可一世,否則就會跌大跟頭。經商與做人不可分,高標與低調應兼得,這是成為一個成功人必須要做到的。

大膽決策實現跨越式展

“台塑大王”王永慶創業初期遭遇了幾近破產的挫折,王永慶在巨變面前沒有驚惶失措,而是站在展的高度,現問題並以敏銳的眼光作出決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王永慶當初在計劃投資生產塑膠粉時,經查實,國際行每噸售價是1000美元,因此他認為有利可圖。但市場行是變化着的,等王永慶將塑膠粉生產出來時,國際行價已經跌至800美元以下。而台塑因為產量少,每噸生產成本在800美元以上,顯然不具備競爭力;加上當時外銷市場沒打開,島內僅有的兩家膠布機廠又認為台塑的塑膠粉品質欠佳,拒絕採用,因此,台塑的產品嚴重滯銷也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王永慶絕不是那種為過去而後悔的人,他只考慮如何解決目前的困境,他的決定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繼續擴大生產,努力降低成本。

可是,王永慶這種想法受到內外人士的紛紛反對,公司內部的反對意見更是激烈,他們主張請求政府管制進口,加以保護,否則,以現的產量都已經銷不出去了,增加產量不是會造成更加沉重的壓力嗎?王永慶認為,靠政府保護是治標不治本的短視行為,就像在娘懷裏寵大孩子一樣,終究難成大器。要想在市場上長期立足,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強自身競爭力。擴產雖然不一定能保證成功,但至少可以有個希望。

1958年,在王永慶的堅持下,台塑進行了第一次擴建工程,使月產量翻了一番,達到200噸。

然而,在台塑擴建增產的同時,日本許多塑膠廠的產量也在成倍增加,成本降低的幅度比台塑更大。相比之下,台塑公司的產品成本還偏高,依然不具備市場競爭力。怎麼辦?王永慶決定繼續增產,而且不增則已,增就一步到位,不再老是跟在別人屁股後面跑。

為此,王永慶召集公司的高層幹部以及專門從國外請來的顧問共對策。會上,大家一致同意再次擴建。但在規模上卻出現了分歧。有提議,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擴展一倍,即提高至月產量400噸;外國顧則提出增至600噸。

王永慶的提議是:增至1200噸。這就是說,產量提高到原來的整整6倍!這一數字驚得在場的所有人直呆。

外國顧問再次建議:“台塑最初的規模只有100噸,要進行大規模的擴建,設備就得全部更新。雖然提高到1200噸,成本會大大降低,但風險也隨之增大。因此,600噸是一個比較合理而且保險的數字。”

他的這一意見得到大多數人認同。

王永慶則堅持認為:“我們的倉庫里,積壓產品堆積如山,究其原因是價格太高。現在,日本的塑膠廠月產量已達到5000噸,如果我們只是小改造,成本下不來,仍然不具備競爭能力,結果只有死路一條。

我們現在是騎在老虎背上,如果掉下來,後果不堪設想。只有竭盡全力,將老虎徹底征服!”

王永慶的一番話,終於使與會者接受了他的觀點,連外國顧問都不禁為之折服。

就這樣,王永慶的建議獲得了台塑高層的一致通過。

但是,擴建計劃還不能馬上實施,因為增產需要增添設備,而購買新設備需要外匯。按當時的外匯政策,台塑的計劃須經過特批。

王永慶將台塑的擴建計劃提交“工業委員會”主管進口設備的第一處處長沈觀泰。沈觀泰被王永慶的膽識所打動,爽快地批准了王永慶的計劃,使台塑的擴建工程得以順利進行。

1960年,台塑的第二期擴建工程如期完成,塑膠粉的月產量激增至1200噸,成本果然大幅度降低,從而具備了到海外市場競爭的條件。

人們對財富孜孜以求,生意人更是如此。但財富到底何處尋?王永慶的成功告訴我們:在特定況下,財富宜在險中求。

企業在作決策時,應根據企業的自身狀況和市場實際需要來考慮。

很多時候,需要背水一戰的勇氣。該大膽的時候就要大膽。

決策是企業的方向和生命,做任何決策,都應該重視邏輯,尊重觀事實,並且始終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切忌緒激動,主觀臆斷。

決策之前一定要經過周密分析,通過計算生產成本、市場需求,考慮銷售地點、銷售時機等綜合因素,推斷決策的可行性,切不可憑主決斷。很多時候,事都不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

作決策需要膽大心細,在時間和空間上做文章。因此老闆思維空間的大小,決策程序的優劣、決策時機的把握,以及決策執行的力度,決定了決策能否成功。下面就是做決策所必需的三個要素:

(1)敢想企業決策與常人做決定不同,決策者需要做戰略決策,非常規決策,比別人高一等、勝一籌的決策。所以決策者先要敢想,想別人不敢想,創別人不敢創。敢想先要突破自我,突破思維定勢,切忌隨流或人云亦云。敢于思考,敢於創新,是成功決策者的第一**寶。

(2)慢定敢想、勇於突破自我是成功的前提,但新奇的想法並不一定都是確可行的,作決策需要勇氣,更需要耐心。一個好的思維變成決策,該經過一個調查研究、集思廣益、上下溝通的過程。當你有了新奇想法時,一定要沉得住氣,在拍板之前多問幾個為什麼。

先想想市場需求性,其次看看是否符合企業的展戰略,再次算算你是否具有足夠的資源,最後問問有沒有能夠執行你想法的人。

(3)快作決策需要耐心,執行決策則需要果斷與迅速,厚積而薄,一就應,勢不可擋,這也有利於及時抓住時機。

執行決策要快,一是需要高效率的工作,否則最好的決策也會被拖垮;二是要提高士氣,大家形成一股衝勁,緊密配合,一鼓作氣。在效率的執行中,暴露的問題可儘快解決。

敢想開闊了思路,創造了點子;慢定使決策準確,符合實際;快保證了決策的良好運用。

如果想成為一名成功的決策者,還需要具備以下素質:

(1)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特別是要有豐富的本行業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並且要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要了解數學、信息論、控制論、系統論等基本知識;要熟悉並了解經濟的展趨勢。

(2)要有敏銳的目光和創新精神。決策者要目光敏銳,有辨別分析的能力,能一針見血地看出問題的癥結和本質;同時,思路要開闊,創新精神。如果不善於現問題或者安於現狀,就不能在競爭中前進,不能始終站在形勢展的前列。

(3)要善於聽取和選擇意見。在決策之前,要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要善於團結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善於從眾說紛紜中找到自己所要的內容,從而獲得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切忌自己先有結論然後去搜集意見來論證自己的結論。

(4)要有決斷的魄力與組織能力。決策是為了解決問題。各種方案通過民主討論之後,你要果斷地加以集中作出決定,隨即組織力量加以實施。在決斷時,要正確對待“折中”問題。正確的折中是在確定應怎麼辦的基礎上做適當的讓步;不正確的折中是過多地考慮如何能使別人接受,不惜放棄正確的方案。決斷也有個抓緊時間的問題,不能坐時機,應該當機立斷。作出決策之後,就要付諸實施,組織全體人員認真執行。但在控制執行況、分析反饋信息之後,如現有些問題證實決策失誤時,也要勇於承擔過失,果斷地加以修正。

做商人要學會保持低

保持低調是香港富李嘉誠一貫的經商處事之道。正是他的這種低調風格使他在商界不但沒有樹立針鋒相對的勁敵,反而更加得到了大眾的認可,使事業如日中天。

如何才能做好生意,這是許多人向李嘉誠請教的一個問題。對於這種問題李嘉誠的回答是保持低調。所謂保持低調其實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哼着小調做人。

什麼是哼着小調做人呢?就是要以一種謙虛和合作的態度去與人交道,談生意也是一樣。正如李嘉誠自己公佈的生意秘訣一樣:“最簡單地講,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較難,生意跑來找你,你就容易做。一最要緊的是,要有中國人的勤勞、節儉的美德。最要緊的是你自己省,對人卻要慷慨,這是我的想法。顧信用,夠朋友,這麼多年來,差不多到今天為止,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任何一個不同省份的中國人,我做夥伴的,合作之後都能成為好朋友,從來沒有一件事鬧過不開心,這一點是我引以為榮的事。”

成名以後,李嘉誠的經商謀略、行為方式,成為人們評價和模仿對象。不管怎樣,李嘉誠仍然保持了他的一貫低調作風,例如當年李宅辦理李澤鉅的婚事時,在李澤鉅去接新娘之際,李宅門口聚滿採訪的記者。李嘉誠破例邀請記者參觀李宅花園。李宅高三層,李嘉誠本人住三樓,李澤鉅與王富信則在二樓構築愛巢。李嘉誠站在草坪上說:“一層才2000平方英尺,不算大呀!……長實集團公司起碼有100個夥計(職員),他們住的地方不比這裏差……你們(記者)去過多少富豪家宅,好多都靚過我這裏。”

對於傳媒有關李家深水灣大宅大肆裝修的報道,李嘉誠矢口否認,強調只用了約3個月,“這20多年都沒有認真裝修的,既然裝修番,就要好好裝修呀,是嗎?”其實,李家娶媳,本是大出風頭之日,李嘉誠卻秉承往昔處事小心的作風,如果沒有十分強烈的自我約束意識是很難做到的。

做商人,不僅僅要有謙虛的態度和低調的處事風格,更重要的是事不能太絕,所謂得理也得讓人。

確實,生意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無論競爭多麼激烈的對手,競爭過後都會有聯合的可能。因此,在競爭的過程中,不要做得太絕,要給人留條活路,得饒人處且饒人。

在商為求利,尾巴如孔雀選美般高高翹起,就有可能給別人以可擊之懈。

商人經商取得成功后難免有驕縱之心,大量的金錢也使他們有了消費的資本。但此時應保持一顆平常心,保持低調。要想獲得展,人就應向所有支持和幫助過你的人表示感謝,以低調防止他人犯紅眼病,否則你將成為孤家寡人。

在生活中常可以看到一些三四流的商家在大吹大擂,述說自己的企業怎樣龐大,但事實上可能只是空殼企業。另外還有一些有一點名氣商界中人,特別喜歡製造新聞,譬如緋聞等,使他們的知名度得以保持,使他們的名字不致被公眾遺忘。他們需要以高調的手法為自己宣傳。這種人在商場內一定會因為個人的風格而招來不少敵人。這些敵如果遇到機會,肯定會在這些不可一世、妄自尊大的人背後插上一刀。

樹大招風,這是千古不易的哲理。不論在政界、商界還是在教育界,在任何況下都會如此。歷史上不少人物都是因為自以為是,自以為不可一世,目中無人,結果招致失敗,甚至禍起蕭牆,遭殺身之禍。

不露鋒芒,即是不喜愛出風頭,處世為人低調,只是默默耕耘,憑實力去爭取其他人的信任,去爭取市場上合作的夥伴、顧客、供貨商、社會人士的接受和認同,而不是單靠嘩眾取寵,博宣傳,博出風頭。

成功后不露鋒芒,究竟有什麼好處?保持低調,才能避免樹大招風,才能避免成為別人進攻的靶子。能夠不露鋒芒,則避免了被其他攻擊的機會。人生在世,有人追求多姿多彩,但如果處處樹敵,經常為他人所攻擊,則不可以說是多姿多彩,只可以說是煩惱多多。是非構成煩惱的原因。能夠低調一點,減少了不必要的是是非非,人活得就快活得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給生意人的49個高招(絕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給生意人的49個高招(絕招)
上一章下一章

13.第13章 學會高標經商,低調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