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金錢的邏輯(1)
第一章
錢從哪裏來?
1。***“錢”的初生
談到“經濟”二字,很多人頭腦裏面往往會奔出“錢”這個字或者“money”(如果你是老美的話)這個單詞。如果你也這樣的話,那麼恭喜你,這說明你的頭腦還很樸素,這很有可能是你在經濟學方面的入門書之一,而我也會因此感到非常榮幸。
確實,“錢”這個概念在經濟學裏面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很多的經濟變量、模型、研究成果最終都是以錢來量化的,正是因為它的引入,很多完全不是同一範疇的東西才有了比較的基礎,想想是不是很神奇?可見,大多數人潛意識的反應是比較實際和正確的,要不怎麼說人民群眾是充滿智慧的呢!好了,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推開經濟學這扇神奇的大門吧。
我們的祖先其實是一群非常能幹的生物,他們會採集、狩獵甚至還會做衣服,照現在的觀點來看,這樣的人簡直就是“全能”。但是,當時的生產力非常低下,人們辛辛苦苦勞作一天,能維持自己的溫飽生存,就已經是相當不錯了。不過這樣還好,吃光用光倒也乾淨利索,沒有麻煩。可是歷史在進步,隨着生產力的展,人們逐漸有剩餘的東西了,怎麼辦呢?總不能讓它們霉吧?於是聰明的人想出了交換的辦法,比方說,你有一塊布,我有一頭野豬,你想嘗嘗豬肉的味道,我想給孩子做件衣裳,那好,換吧!然後大家都很滿意,問題就這麼完美地解決了!
但是,慢慢地,人們現這種交換越來越麻煩了,為什麼呢?比方說,你有布要野豬,我有堅果要衣服,他有野豬要堅果,那怎麼辦呢?聰明的你肯定早就想到了辦法了,可是隨着人和物品數量的增加,這就逐漸變成了一個非常複雜的排列組合問題。那怎麼辦呢?要知道,那時候的人可不是數學家,應該不會有人知道排列組合的解法。但是聰明的人類最終還是找到了辦法,那就是設一個變量“x”。人們現,有一些東西是受到大家歡迎的,比如一些裝飾品、特殊的石塊之類的,把這些東西設為“x”,“x”這個變量可以代表許多其他東西,這頗有點現在撲克里的“大王”、“小王”的意味。於是,如果你有了那些裝飾品,就可以和有布的人換你所需要的布,而對方也會欣然接受你的東西,因為他知道他以後可以拿這個東西和其他人換他所需要的東西。於是最初的“錢”就這樣產生了。
後來的故事,我想大家都知道了,那些“x”逐漸由相對固定的金、銀、銅之類的貴金屬充當了。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東西單位價值較大,小小的一塊就可以買很多的東西;而且方便攜帶、分割和計量,容易儲存等。正所謂“價格公道,量又足”,於是一直沿用下去。順便提一句,我國歷史上的錢以銅、銀為主,而西方則以金、銀為主,主要原因是我國金、銀的產量相對不高。
再後來,隨着社會經濟的展,產生了大宗的貨物貿易,運輸笨重的貴金屬不但費時費力,而且不安全。要知道,那時經常有嘯聚山林收買路錢的主,而且顯然當時也缺少“嚴打”這類行動。所以,最早的紙幣就在我國誕生了。薄薄一張紙就代表幾千幾萬兩銀子,可以藏在鞋底,縫在袖口,顯然要安全和方便得多。最早的紙幣是由大的錢莊、票號行的,你可以隨時在它們遍佈全國的分支機構兌換銀子。如果你想了解一下中國以前的錢莊,建議去看看一部最近的電影——《白銀帝國》。那麼你要問了,如果錢莊翻臉不認人,到時紙幣不能兌現怎麼辦?恭喜你,這說明你的思考已經比歷史上很多偉大人物都要深刻了。明朝的時候,朱元璋現行紙幣是個好買賣,於是他也大規模地行,以為只要蓋上他的大印就真的“點紙成金”了。他賞賜臣下也往往採用紙幣的方式,反正他是皇帝,寫多少也沒人管他。但是,這卻導致了紙幣的嚴重貶值,也就是說,他的紙幣不值“錢”了。要知道,票號的銀票能當真的銀子使,是因為票號里有等值的銀子作為保證金,且票號的信用保證你能隨時兌換。也就是說,“錢”之為錢,是因為有信用在裏面。而我們的朱皇帝錯在了沒文化上,要不怎麼說學點經濟學沒壞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