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各懷鬼胎鬧內訌(1)
就在董卓退往長安之時,其他諸路聯軍不但沒有乘勝追擊,反而內訌得更厲害了。
冀州刺史韓馥眼看天下英雄豪傑歸附袁紹,妒火中燒,於是減少了對袁紹部的軍糧供應,打算使其因飢餓而解散。
袁紹的一個門客對他講:“將軍您帶頭起兵反董,但咱的糧草供應卻得靠別人,這不是個事兒。軍中無糧自亂,如果沒人供應糧草,那咱這幫人就該散攤子了!因此咱必須要佔據一個州,作為根據地,如此才能解糧草之憂。”
門客的意思是想讓袁紹攻佔冀州。袁紹聽后深以為然,他問:“但現在冀州兵強,而我部又飢又乏,我要是現在與韓馥翻了臉,一舉不成的話,我可就沒有立足之地啦!”
門客回答道:“您多慮了,韓馥就是一個庸才。您只需暗中聯絡公孫瓚,讓他攻打冀州,如此給韓馥一點兒壓力,然後我們再派人遊說韓馥,他定肯把冀州出讓給您。”
袁紹一聽此計甚妙,就寫信給公孫瓚,讓公孫瓚給韓馥施加點兒壓力。
公孫瓚真聽話,他很快便率軍來到冀州,表面上聲稱是去討董卓,但實際上卻襲擊了韓馥。韓馥大敗后,感覺壓力很大。
在這種況下,袁紹又派謀士去遊說韓馥。謀士對韓馥講:“公孫瓚統率燕、代兩地軍隊,乘勝南下,各郡紛紛響應,軍鋒銳不可當。袁本初又率軍向東移動,意圖不可估量,我真是為將軍您着急呀!”
韓馥本來就是一介庸人,一聽這話就急了。他趕緊問謀士:“哎喲,既然這樣,那該怎麼辦呢?”
謀士接著說:“您自己判斷一下,論寬厚仁義,您比得上袁本初嗎?”韓馥說:“我比不上。”
謀士又說:“論臨危不亂,遇事果斷,智勇過人,您比得上袁本初嗎?”韓馥說:“這我也比不上。”
謀士接著說:“數世以來,廣布恩德,使天下家家受惠,您比得上袁本初嗎?”韓馥說:“哎喲,我還是比不上。”
韓馥這人真有自知之明,連反駁都不反駁。
袁紹的謀士繼續說:“袁本初是人中豪傑,您確實在以上三個方面都不如他,但您的級別卻比他高,您覺得他會服氣嗎?冀州是天下物產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他要是與公孫瓚合力奪取,那將軍您必敗無疑!幸虧袁本初與您是老相識了,你們又一塊兒結盟討伐董卓,所以他才沒下這狠手。為今之計,莫如您把冀州讓給袁本初,他必將感謝您的厚德,而公孫瓚也無力與他爭搶。如此一來,您既能留下讓賢的美名,又能保全身家性命。”
韓馥性怯懦,就同意了這個建議。但是他的部下得知消息后,紛紛前來勸阻:“江山只能搶,哪有禪讓之理?咱們冀州可以集結百萬大軍,糧食夠吃十年,而袁紹率領的只是一支缺乏給養的客軍,托咱們的福他才有口飯吃,憑什麼要把冀州交給他呢?”
韓馥卻說:“我本來就是老袁家的部下,才幹也不如袁紹。自知能力不足而讓賢,這叫美德,你們為什麼要反對呢?”
於是,韓馥不顧眾部下的反對,主動讓出了冀州刺史之位。他派兒子把印綬送給了袁紹,袁紹就這樣入主了冀州。隨後,大批冀州的名士紛紛投奔袁紹,成為其麾下謀士。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根本不是韓馥讓賢,而是袁紹使的計,所以聯盟中的其他將領對此非常不滿。
爭搶地盤的同時,袁紹、袁術這幫人已經把自己興起義軍的初衷拋到了九霄雲外。幽州刺史劉虞的兒子劉和在宮廷中任隨從官,漢獻帝劉協期盼自己能逃離董卓的控制,回都洛陽,於是他就讓劉和假裝逃亡,實際上是去他爸爸那兒搬救兵,迎接聖駕。
劉和到了南陽,后將軍袁術企圖利用他老爹做外援,就把劉和給扣下了。袁術滿口允諾自己會兵西進接皇上,還讓劉和給他老爹寫信,說明這一況。
劉虞接到信后,派騎兵數千人迎接劉和。公孫瓚知道袁術心懷異志,極力勸阻劉虞,但劉虞不肯聽。公孫瓚怕袁術記仇,就改變了立場,轉過頭去幫袁術。他派自己的堂弟公孫越率騎兵一千多人,前來協助袁術,並暗中教唆袁術囚禁劉和,吞併劉虞派去的迎接劉和的部隊。從此,劉虞跟公孫瓚就結下了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