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第五輯 情寄尺牘兩相知(29)
5月,《挽李人聯》一詩在《友聲》第二期上表。***
在杭州第一中學畢業,考入上海滬江大學。
12月5日,遵從父母安排,放棄在滬江大學的學業,回到硤石與張幼儀結婚。婚後轉入上海浸信會學院學習。
春,從上海浸信會學院退學。同年秋,轉入國立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法科預科。
北洋大學法科併入北京大學,志摩完成預科學業后,進入北京大學,學習法科政治學。
4月22日,徐志摩的長子在硤石出生,取名積鍇,字如孫,小名阿歡。
6月,經張君勱介紹,師從梁啟超。
8月14日,乘坐南京號,由上海赴美國留學。
9月,進入美國克拉克大學歷史系學習。
6月,畢業於克拉克大學,並獲得克拉克大學一等榮譽獎。
9月,開始攻讀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碩士學位。
9月,在哥倫比亞大學完成畢業論文《論中國婦女地位》,並獲得碩士學位。
9月20日,離開美國,途經巴黎趕赴英國。
10月,進入倫敦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院博士學位,並結識英國作家威爾斯,對文學興趣漸濃。
3月,遠在國內的妻子張幼儀來到英國,志摩夫妻相聚。
不久,在狄更生的推薦下,以特別生資格轉入劍橋大學王家學院,此時他已經開始寫新詩。
8月,張幼儀再次懷孕,徐志摩要求其墮胎。兩人意見相左,徐志摩向張幼儀提出離婚。
10月,林徽因的父親與徐志摩不辭而別,離開倫敦回國。
10月末,與心儀已久的羅素相見。
秋季,張幼儀離開徐志摩,去巴黎投靠二哥張君勱。
1月,張幼儀離開巴黎,投靠在柏林的七弟。
2月24日,徐志摩的次子生於柏林,取名德生,小名彼得。
3月末,徐志摩到達柏林,在柏林由吳經熊、金岳霖作證,與張幼儀離婚。
8月,從英國劍橋大學起程回到國內。
10月15日,乘坐“三島丸號”船到達上海。
11月8日,《徐志摩、張幼儀離婚通告》及新詩《笑解煩惱結》在《新浙江·新朋友》上刊登。
起成立“新月社”,同時在北京松坡圖書館任英文秘書。
8月27日,住在家鄉硤石的祖母去世,徐志摩回去奔喪。
1月,北京大學正式聘請徐志摩擔任英文系教授。
4月12日,應北京講學社之邀請泰戈爾訪華。泰戈爾抵達上海時,徐志摩代表北方學界前往迎接,並擔任泰氏的翻譯。
4月23日,徐志摩陪同泰戈爾從上海到達北京。
5月20日,徐志摩陪同泰戈爾等到太原等地。
7月,徐志摩在香港送別泰戈爾。
11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徐志摩與陳源共同翻譯的《曼殊斐兒》。
12月,《現代評論》周刊在北京創刊,為主要撰稿人。
冬,與陸小曼相識。
3月10日,徐志摩應恩厚之邀,從北京起程,途經蘇聯,赴歐洲與泰戈爾會面。
3月19日,次子德生因病去世。一周后,志摩趕到柏林看望張幼儀。
7月,兼程回國探望生病的陸小曼。
8月,由中華書局出版第一本詩集《志摩的詩》。
9月初,陸小曼被迫跟隨父母,南下上海與王賡相聚。徐志摩隨後亦抵達,與父母住在蔣百里家。
9月末,對與陸小曼的事感到無望,悵然回京。
10月1日,接手《晨報副刊》主編一職。
10月5日,陸小曼離婚後立即趕到北京,看到《晨報副刊》上徐志摩的詩文後,找到徐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