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裳與獨孤求敗
摘要:黃裳所着的《九陰真經》和獨孤求敗所創的「獨孤九劍」對後世武林有極大的影響。素為武林史學之重要課題,但二者之關係則鮮有論及。本文試從種種記載中推斷二人縱橫武林之年代及其相互影響(interaction)。
一.引言
武林中經常會出現武功高手,但他們能練成絕頂武功,主要是因為得到前人的傳授或武功秘笈,而能自創武功的更是少之又少,其中只有張三丰有詳細記載[1]。正因自創武功是如此困難,同時代能出現兩位這樣的高手之機會可謂絕無僅有。
然而根據我們的研究考證,有兩位能自創武功的高手---着《九陰真經》的黃裳和創「獨孤九劍」的獨孤求敗---當是生於同代,並曾比武一次。是次比武不但是二人武學生涯中的轉捩點,更對他們的武功留下深遠的影響。以下我們將先考證二人之生存年代,然後提出對他們記載的種種疑問,再進一步作出解答和一些猜想。
二.生存年代
據周伯通之言,黃裳於宋徽宗政和年間受命刻印《萬壽道藏》[2],於書成後被徽宗任命征伐明教[3]。《萬壽道藏》長達五千多卷,刻印需時,而政和年號只維持了八年(紀元一一一一年至一一一八年),故書成時該已是政和末年或以後。徽宗於靖康之難前一年,即紀元一一二六年傳位與欽宗,故黃裳征伐明教時約在紀元一一二零至一一二五年間。
楊過在紀元一二五九年擊斃蒙哥[4],而在十七年前(紀元一二四二年)見到獨孤求敗的冢墓,並推想「他至少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5]由此推斷獨孤求敗約在紀元一一七零年逝世,在五十年前,即黃裳征伐明教時,他亦是正當盛年。由是觀之,二人確是同時期的武林人物。
三.相互影響
在研究二人的武學生涯時,我們留意到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黃裳由文入武,其武學自是以內功為主,《九陰真經》上冊亦是內功秘笈[6],但後來〖出現了不靠內功之速成招式「九陰白骨爪」及「摧心掌」;相反地,獨孤九劍前八劍皆以劍招取勝,令狐沖於數天內便能學會[7],但到了第九劍「破氣式」[8],〖主要是練內功,「風清揚只是傳以口訣和修習之法」,結果風清揚和令狐沖都沒有練成,只有楊過練成[9]。為什麽《九陰真經》的上冊和下冊,獨孤九劍的前八劍和最後一劍---也就是說,二人前期和後期所創的武功---有這麽大的區別?明顯地,這兩位同時期的武學宗師於其武學生命中都出現過一重大之轉捩點。這若非巧合,便只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二人曾經交手,並從對方之長發現自己之不足,從而引發武學上的轉變和突破!
黃裳的武學生涯,在他刻印《萬壽道藏》悟出內功時開始。後來他征討明教,初試牛刀,殺了數個明教高手,引來名門大派弟子的圍攻[3],他寡不敵眾,拚命逃走[10],躲了起來,一躲多年,重出江湖之日,仇人已死[11],他亦無再與人交手。因此他與獨孤求敗之比武,應是他被名門大派弟子圍攻其中的一幕。
黃裳之敗,雖說是寡不敵眾,但真正的頂級高手,縱是以寡敵眾,若對手中並無同級的高手,亦應能自保。張無忌在光明頂尚能取勝[12],蕭峰於聚賢庄猶可不敗[13](到後來要分心保護阿朱,方落下風);能打敗黃裳的名門弟子,必曾請來一位頂級高手相助,明顯地這高手便是二十歲前便成名[14]的獨孤求敗了。
獨孤求敗於其時應已創出獨孤九劍的前八劍,但單憑劍招對黃裳之深厚內力,未能取勝。“正派弟子”見此,便一擁而上。黃裳既要對抗獨孤求敗精妙的劍招,又要應付眾“正派弟子”的圍攻,終告不敵。黃裳敗後,回想獨孤求敗的劍招確有獨到之處,便創製了以招式取勝的速成武功「九陰白骨爪」和「摧心掌」等,另一方面,獨孤求敗亦了解到自己武功雖高,但內力不足終是致命傷,便以霸道的方法苦練內功,創了第九劍。但因他本無內功根柢,「破氣式」亦「過於霸道,不是純陽正氣.15。
獨孤求敗「三十歲前,誤傷義士」[14],那義士自是黃裳無疑。後來他得知黃裳並非武林中人,悲憤之餘便棄紫薇軟劍於深谷,改用重劍。到他練成了第九劍已是「四十歲後」[16];但他以為黃裳已死,故縱橫江湖三十餘年的劍魔[5],最後便埋劍深谷,寂寥難堪。
到黃裳重出江湖,獨孤求敗已歸隱,他找不到獨孤求敗和他的傳人或秘笈,便誤信其已死,亦擔心自己的武功也會失傳[11],故寫了《九陰真經》,引起南宋武林上不少風波。
四.結論
從以上的推論,黃裳與獨孤求敗曾在靖康之難前數年比武,應是毫無疑問的史實。
另外,在黃裳初創內功時,他定會找一兩位高手比試,印證高下。他不會找武林中人,不然也不會對武林規矩毫不知情;文武百官亦不會有內功高手。但在皇宮之內呢?
《笑傲江湖》約發生在紀元一五零零年[17],當時的少林方丈方證說:「葵花寶典是宦官所着,三百餘年來無人練成。」[18]方證口中的宦官有可能與黃裳同時期;那麽他是否與黃裳切磋的高手,而令雙方都武功大進呢?可惜現時資料太少,無從查考。
參考
[1]《倚》18:第二十四章。
[2]《射》6:662.
[3]《射》6:663.
[4]《神》12:1634.
[5]《神》11:930,931.
[6]《射》6:698.
[7]《笑》28:第十章。
[8]《笑》28:414.
[9]《神》11:1070-1077,12:1332-1336.
[10]《射》6:664.
[11]《射》6:666.
[12]《倚》18:第二十一、二十二章。
[13]《天》22:第十九章。
[14]《神》11:1069.
[15]《神》12:1409.
[16]《神》11:1070.
[17]長江三俠,《香草》,7,(1992),26.
[18]《笑》30:1227.
**此資料來源於網上,本文觀點與本書人物情節大部吻合。
**若屬侵權,本人將立刻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