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有關資本主義的結束辭(1)
拋開“制度”這個詞的含義不談,資本主義並不是協調統一的制度。***相反,它是一組慣例和體系,允許數十億人在市場上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國際企業的權力沒有完全統一,但是在世界市場上,許多不同的參與者可以充分揮他們每次行使權利所帶來的影響力。在參與市場競爭的所有正當利益中,利用法律漏洞和買家的無知來橫財的機會並非那麼有吸引力。因為這些僥倖在沒有協調的況下,可能給資本家造成嚴重的損失,次貸危機已經很詳盡地證明了這一點。而且這次恐慌也不會是最後一次。17世紀的鬱金香泡沫和18世紀的南海泡沫在先,互聯網泡沫和房地產泡沫在後,很難相信這些戲碼不會再次上演。
資本主義434的歷史表明,民主和資本主義可能分離,因為它們形成的價值觀常常衝突。民主意味着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以及定期有競逐的選舉。美國和歐洲的民主國家還包括對公民和個人權利的保護。而資本主義是指對生產過程的投資,是否依靠擁有政治權力的參與者對資本主義來說並不那麼重要。資本主義與道德無關,而民主則充滿着道德關懷,關心所有人的幸福,擔心領導者的正氣。資本主義的經濟增長依賴創新,而創新又會擾亂現狀,因此自由市場制度定期會製造些政府必須正視的社會問題。“我們,人民”與“我,個人”生了強烈的衝撞。資本主義保持前進的勢頭依賴的是技術魔法,可為了確保人力、物資、客戶、法律保護,新技術的應用也要求穩定,甚至是和平。民主和資本主義相處得不錯,但是它們常像一對夫妻,既不能在一起生活,離開彼此又活不下去。
資本主義與平等之間的關係是充滿張力的好交易,但是這項交易的根源纏繞在一起。平等的概念出自啟蒙運動,是典型的社會產品。18世紀最後幾十年平等在美國的獨立宣以及法國大革命的口號“自由、平等、博愛”中有所體現。在此之前,諸如公爵和搬運工這樣的不平等似乎也沒怎麼影響到人們過日子,在人們眼裏,不平等就像日頭東升西落一樣正常。啟蒙思想逐漸瓦解了人們對不平等的接受度,而這不平等大部分要歸因於資本主義,歸因於人類理解和利用自然力量造福所有人的能力所引起的敬畏。法國遠遠看見海峽對岸英格蘭的經濟繁榮,生了對未來的憧憬。人們對有形的、無形的和以前不可想像的一切都一視同仁。平等不是現實,它還是理想,但卻是有腳的理想。
美國在經濟上的領導地位已經保持了差不多120年。自19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佔全球總體經濟規模的25%,二戰後的幾十年,美國的經濟規模曾一度佔世界的50%!在未來20年,它可能仍是中國的兩倍。與其他兩個財富與活力中心——歐洲435和東亞——不同,美國的地理位置很獨立,它的沿海地區有充滿活力的市場中心,面對着大西洋和太平洋貿易世界。35美國推動全球化至少有一個世紀了,它相當成功地創立了許多影響中心和財富中心。或許正因為這一起人的身份,世界各國都認為想要恢復資本主義擴大繁榮的動力,美國的領導必不可少。美國人也明白,對一國經濟有利的,也會對全球經濟有益:競爭、開放獲取和合作經營。亞當·斯密在18世紀出版的經典著作《國富論》中說過,有個富裕的鄰居最能推動增長。
另一位18世紀的先知,也就是所謂的憲法之父詹姆斯·麥迪遜(jamesmadison)說過另外一些與我們時代有關的東西,他警告我們,權力集中於一個政府部門就相當於**。美國憲法的總體架構是對濫用權力進行額外檢查,從而平衡權力(你該記得有關“制衡”的公民講座)。如果我們生活中的兩個龐然大物——政府和經濟——讀出的是相同的利潤表,那麼集中的危險就更大了。政府與商人關係密切時,我們就可以肯定,市場的自我糾偏機制會慢慢失靈。接下來,競爭的聲音會減弱,任人唯親猖獗,效率低下受到保護。公職候選人和包括工會在內的富有捐贈者之間的金錢交易將引問題。說客忙活一整天的補償是捐贈和支持。從長遠來看,互聯網增加了普通選民的小額競選捐款,這可以減少政客對大錢袋的依賴。而從短期來看,善意和近距離接觸災難的融合可能會恢復某些市場的自我調節機制。新的和更好的監管體系也正在醞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