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買下英國
回到香港后。
泰富基建集團的行政總裁余德秋,來到林正傑的辦公室。
余德秋以前是電能實業的行政總裁,隨着泰富基建、電能實業(香港電燈)、中巴、九巴合併后,余德秋擔任‘泰富基建集團’的行政總裁,董事局主席則由林正傑兼任。
“老闆,我們已經得到一個消息——由澳大利亞麥格、阿聯酋阿布扎比投資局和加拿大養老金計劃組成的財團,簡稱‘麥格理財團’,準備爭奪英國配電業務‘EDFEnergy’公司這筆巨額的基礎設施交易。”
林正傑並不奇怪,英國作為世界營商環境前世的國家、以商立國的國家,其國家的配電業務就是一個穩定的投資項目。
不過按歐盟要求,為使英國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從15%降至2%,英國電網需實施大規模升級方案:在2012年前耗資140億英鎊、2020年前投入135億英,進行全方位的電網技術改造和擴大覆蓋範圍。(註:EDFEnergy公司佔英國電力的25%份額)
但法國電力集團前期大規模收購行動已使其負債纍纍,致使電網建設緩慢,部份建設延緩至2018年才能併網,這無疑讓英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受阻。因此,自2009年10月開始,法國電力集團希望出售英國配電業務,以解燃眉之急。
而泰富基建集團已經在上個月(11月),表達出對這筆資產的意向。而且這筆資產,是林正傑很看重的一筆資產,只因為‘泰富基建集團’的資產值,相對於泰富集團、會德豐集團太過單薄,讓林正傑會對嫡幼子心生愧疚。
林正傑隨後問道:“你覺得這筆資產的代價,最終大概需要多少?”
余德秋詳細彙報道:“根據我們的分析,拿下EDFEnergy公司,就是控制英國約1/4的電網配送市場,輸電量約890億度,客戶數目約780萬,服務範圍29165平方公里,覆蓋英國倫敦、英國東部及東南部地區。這些地區的經濟生產總值約佔英國CDP的40%。該電網還為倫敦的4個機場、倫敦地鐵、海峽隧道連接鐵路、倫敦證券交易所及著名景點、重要公共設施供電,這些地區的輸電業務將帶來穩定收入。分析預計,英國電網的投資回報率高達15%,而該項收購若成功,將使泰富基建在英國的業務翻數倍.價格的話,預計在500~600億港幣。以泰富基建集團的實力,怕是很難單獨收購,如果拉上泰富集團或老闆您私人企業,收購壓力更小。”
說到底,泰富基建集團,只是一家資產兩千億左右的企業。
林正傑沒有第一時間答覆‘問題所在’,而是詢問道:“泰富基建集團,今年的預期營收和利潤情況如何?”
如今已經是12月份,基本已經可以知道全年的盈利情況。
余德秋很專業的回答道:“營收預計在150億港幣左右,利潤預計在95億港幣左右.其中香港電燈的盈利約為45億港幣,佔比47%左右本港盈利約為總利潤的55%(中巴和九巴的盈利佔9%,兩家巴士只是退市,依舊使用公司名稱,且擁有豐厚的物業)海外盈利大漲,佔比首次超過40%,達到45%溢利倍升主要反映了泰國Ratchaburi發電廠在期內6個月營運表現、增持英國NorthernGasNetworks的權益、計入新西蘭威靈頓配電網絡的溢利,及內地發電廠於今年4月完成收購后的投資收益.”
年盈利近百億,或許在泰富、會德豐面前不算什麼,但卻是新鴻基差不多的水平,可能還略高一些。
這得益於:
首先:當初收購港燈之後,就充分利用其在海外發展發電廠、配電網絡等;
其次:後期組建電能實業,進一步發展全球的相關業務;
再后:泰富基建、中巴、九巴紛紛併入,令資產大漲;最後:那便是前面收購的英國資產,如今也產生很大利潤。
林正傑思索良久后,說道:“如果50%採取項目融資支付,餘下的50%則由泰富基建集團支付,問題應該不大。”
余德秋一聽,知道自己好意勸老闆‘將好資產多往自己的利益靠(即動用私人基金或占股更大的泰富集團)’被拒絕,多半是因為老闆想為自己的嫡幼子打下更大的家業。
他便接著說道:“目前,泰富基建的現金流為135億港幣,年利潤近百億,收購這個項目,將佔用數年的利潤。而EDFEnergy公司何時可以給集團貢獻穩定收益,則需要綜合考慮。”
如果將5~6年的盈利,用於收購這個項目,那麼泰富基建集團未來五年該如何發展?這就是余德秋要說的問題!“我會安排恆豐銀行給予一筆低息貸款,問題不大。”
短短的一句話,立即讓形勢大變,余德秋笑道:“那就沒有問題了!”
既然得到財團的支持,那又怎麼會有問題呢?實際上,恆豐金融集團將逐步成為林氏企業的‘財團核心’,而林氏的相關企業又默默支持恆豐銀行,形成一個財團性質的網絡。
而恆豐銀行雖然沒有滙豐、渣打厲害,但也已經趕上恒生銀行,超過恒生銀行。
恆豐銀行可以給泰富基建一筆利息極低的貸款,而金額可以上百億港幣,這就是最好的支持。
而恆豐銀行借出這樣一筆錢,不僅可以肯定‘泰富基建集團’是一定還得起的,而且恆豐銀行還有其它林氏企業支持,不存在‘存貸比’提高后而爆發擠提的可能性。
事實上,恆豐銀行的‘存貸比’一直非常高,就是因為有林氏各家企業的支持,包括林正傑私人企業。
巔峰時期,僅林氏企業(含私人企業)就在恆豐銀行存款2000多億(08~09年)。
“那好,我們正式籌備收購EDFEnergy公司,此次重大收購,我會安排巴林銀行的人協助你們!”
“好的”
至於收購后的管理,則全然沒有問題,因為首先就是香港和英國的商業管理有相似的地方,其次林正傑手下有的是人才。
時間匆匆,轉眼來到2010年3月。
在會德豐集團一年一度的財報會議上,林正傑攜總裁袁天凡攜、新晉董事林文梁出席了會議,一時間媒體紛紛將鏡頭對準林文梁。
實際上,林文梁算是媒體的寵兒,而他哥哥林文棟不一樣,他是比較‘高調’的,最近幾年媒體總能捕捉到他的花邊新聞。
至於事業上,林文棟一直參與會德豐集團的各大收購及出售的項目之中,擔任總裁助理很長一段時間。因此,袁天凡也算是林文梁的‘師父’、‘太傅’。
會議開始,袁天凡向媒體介紹了會德豐集團的發展情況,聽起來就是發展十分的的好!
會德豐集團目前的主要業務分為:能源礦石、碼頭航運、電訊互聯網、零售與化妝、生物製藥、會德豐金融。
能源礦石:能源當然是擁有62%股權的赫斯基,是加拿大第一大石油企業,世界五百強企業(420);這一世的赫斯基,得力於當年趁着石油和天然氣便宜時收購大量的油井、氣井,赫斯基一直發展非常的好,去年(2009)雖然石油和天然氣下跌,也創造出30億美金的純利潤,成為會德豐的金蛋。
礦石則是主要投資性質的鐵礦石企業股票,包括巴西的淡水河谷、澳大利亞的FMG都是戰略性投資股東,還有投資了不少鐵礦石企業的少量股票,例如力拓、必和必拓、英美公司等;以及在鋰礦石領域的佈局,已經有一定的規模。
碼頭航運:
會德豐擁有全球31個貨櫃碼頭,以及600萬噸的船隊。在這個業務中,還開始投資物流、供應鏈等業務。
電訊互聯網:會德豐在七個國家和地區擁有電訊業務,其中依舊是香港最大的電訊商;互聯網則擁有TOM網、TOM雲計算、流動支付、視頻網站、漫畫網站等龐大的互聯網組合業務。
零售與化妝:零售依託連卡佛高端百貨、OK便利店等,業務體量不算很大;但是化妝領域卻已經發展起來,是亞洲化妝美妝企業中的巨頭,在全亞洲都有很大的銷售份額,並進入歐美髮展多年。
生物製藥:
已經突破3億美元,初步取得一定的成績,近20年的佈局,相當的不容易。特別是在2009年,8款新葯進入臨床,創下多個行業第一。未來可期!會德豐金融。
飛機租賃企業、金融投資、地產金融等業務。
在會德豐的六大業務板塊中,每一個大業務板塊實際上又有很多小業務板塊,整體集團的經營複雜性,差不多和泰富集團相同。
(泰富集團不是一家地產企業,而是一家非常多元化的企業,僅僅是很多‘品牌’就已經證明其經營的複雜性,比如斐樂、康師傅、農夫山泉、特步等,更不要說還擁有傳媒集團。就是地產本身,也因為經營着購物中心品牌,而本身教複雜,而非簡單的租售關係)
袁天凡繼續彙報道:“去年會德豐集團錄得凈利潤352億港幣,同比增長15%3G虧損45億港幣,同比增加20%,集團登記3G客戶總人數期內增加29%,目前已經超過2680萬名(全球)”
這個經常性利潤較2007年比起來,肯定是下跌很多。僅僅是赫斯基,就較2007年減少30億美金的經常性盈利(不算出售資產的非經常盈利);還有航運,利潤也是較2007年大減.3G年年虧,但是一出售資產就有大筆的‘非經常性盈利’,電訊產業依舊要長期去做。
整體來說,一年賺352億港幣,依舊是和迪士尼的水平差不多,同時也是‘世界五百強’的前200名。
而且這個水平,不僅比現在的‘和記黃埔’高得多(和記黃埔僅有不到百億的利潤),而且也比前世同一時期的和記黃埔多上一倍以上的利潤(前世也才150多億)。
到了提問環境,記者們紛紛搶奪機會發問。
記者:“林先生,會德豐集團目前還擁有着龐大的現金流(165億美金),是否意味着投資渠道的減少?”
林正傑:“並不是,是零八年以後,我們還沒有來得及花(大笑);當然保持充足的現金流,也是很有必要的。”
記者:“今年泰富、會德豐都大大減少了分紅,是否和經營有關係?還是有什麼新的計劃?”
林正傑:“賺的少,自然分的少。企業也要謀求新的發展機會,否則就會被淘汰,所以保持現金流,很有必要。”
記者:“恭喜你今年再次蟬聯世界首富,依舊超過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約佔微軟25%股權,今年微軟市值2500億美金,所以他大概是600多億美金身家。
而去年恒生指數迅速大漲回來,泰富集團的市值也再次突破11000億港幣,林正傑依舊持有49%,僅這一部分的資產就已經是近700億美金。
林正傑:“他遲早會重新拿回世界首富的”
記者:“你的意思是微軟未來的市值會大漲?那麼你有沒有微軟的股票?”
林正傑:“我一股都沒有”
這是事實,林正傑沒有投資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這四隻股票,不過他女人總計投資了四隻股票的約1.2~1.5%(總數)。
記者:“今年林文梁先生當選會德豐集團的董事,請問是否你在做交班計劃?”
林正傑指着自己的年輕面孔,笑道:“你看我需要做交班計劃么?”
現場一片大笑,林正傑雖然已經52歲,但看起來也就四十歲不到的樣子(這還是故意裝扮老態)。
當然,林正傑也確實在做‘交接班’計劃,但他的交接班肯定是不一樣的。
預計得等到2024年後,他的子女們才算真正當權;但在2017年左右,林正傑可能以‘半退休’的方式,退居幕後(留任董事局主席)。
會議結束后,會德豐的業績和分紅計劃,依舊震驚了香港,甚至傳到世界。
簡單來說,目前香港第二富豪李家成,他的長實、和記黃埔兩家企業,也才盈利230多億港幣(140、95)。
而僅是會德豐集團,一個企業就已經超過了長江實業、和記黃埔、新鴻基。
更不要說,會德豐集團的母公司——泰富集團,2009年盈利是610億港幣,才是真正的巨無霸。
兩家企業近千億的利潤,有七成以上是海外和內地產生的利潤。(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