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反客為主
第49章反客為主
原典乘隙插足,扼其主機,漸之進也。
譯文趁着對方有漏洞就趕緊插足進去,扼住其關鍵要害,掌握其首腦機關,巧妙地循序漸進,達到自己的目的。
解讀“反客為主”的原意是,主人不善於待客,反而受客人招待。客有多種:暫客、久客、賤客,這些都還是真正的“客”,可是一到了漸漸掌握了機要,就已經變客為主了。古語中將這個過程分為五個步驟:爭客位,乘隙,插足,握機,成功。此過程就是變被動為主動,將主動權逐步地掌握到自己手中來。
要理解此計,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把握。
一、先發制人,變被動為主動。當我們處於被動局勢或自身力量弱小時,可以積極採取率先發動進攻的辦法來爭取主動。在軍事上,一般表現為“先發制人,后發制於人”,只有先下手,壓制住對手,才能有效轉變被動局面。
二、轉攻為守,讓對方變主動為被動。首先發動進攻,深入對方陣前挑起事端的為“客”;而在自己的陣地上進行防禦的則為“主”。做“客”的遠道而來,不僅會因長途跋涉而疲憊不堪,還會因遠離根據地而難以供應物資。而為“主”的一方則以逸待勞,“飽有餘”。
如果我們是“客”方,為了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就要變客為主。其方法是挑逗敵人來向我進攻,而我們則轉攻為守。如此,既達到了同敵人交戰的目的,又能將有利的條件留給我們自己,將不利的條件轉嫁給對方。總之,轉攻為守,不僅具有了選擇地利的主動權,也增加了戰勝敵人的有利因素。
三、喧賓奪主,取代主人位置。即大聲說話的客人搶佔了主人的位置,後用來比喻外來的佔據了原有的事物位置。這種含義就是主張在有機可乘的時候,先插進一隻腳,然後慢慢地用力把對方擠出去,而後取而代之,成為主人。
四、兼并盟軍,為己所有。一般指藉著援助盟軍的時機,打入盟軍內部,等站穩腳跟后,再慢慢地支配並控制盟軍,做到步步為營,最後順手把大權奪取過來。即逐步蠶食,循序漸進。
因此,軍事上的“反客為主”,一般來說就是尋找敵人防禦上的漏洞,趁機插入其腹地而攻其要害,控制敵方的指揮系統、首腦機關或要害部位,利用有利時機,變被動為主動,儘可能地掌握戰爭的主動權,達到兼并或者控制他人的目的。
當然,對於敵人的“反客為主”之計,我們應採取如下的防範對策來應對。
一、盡量不給對方可乘之隙。中國有這麼一句俗語:“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其實蒼蠅不是不想叮,而是它根本無從下口,想叮也叮不到。因此,反客為主的突破口就是“乘隙插足”。敵人之所以能插足進來,主要就是因為我們露出了可“叮”的縫隙,即可供利用的條件。而為了不給敵人可乘之間隙,做事就要小心謹慎,防患於未然。如果出現某些問題,也要及時發現,及時彌補。或者有了問題也要善於掩蓋、隱蔽,不讓客方輕易發現。
二、避免讓對方掌握機要大權。敵人一旦已經插足進來,成為常客,他下一步就必然會向“掌握首腦機關”進軍。這時,我們絕不能對其輕易相信,過分信任,更不能隨便地將機要大權相托或相讓。
三、切忌礙於情面,留客入住。對於那些不請自來的“客人”,我們往往會礙於情面,不便驅逐,然而結果必然貽害無窮。這些不速之客大多都懷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他們為了能爭得主位,常常會不擇手段,什麼招數都使得出來。此時,我們會很容易被其迷惑,將他們認作朋友,熱情款待。其結果必然是他們變“客”為“主”,掌控我方大權,無情地揮刀將我們砍於馬下。
四、將計就計,轉敗為勝。一旦發現己方位置被人用“反客為主”之計所取代,切忌自暴自棄,任其所為。這樣只會助長敵人的囂張氣焰,讓自己一敗塗地。此時,我們應該採取理智的做法:“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重振旗鼓,時刻準備再次出山,重新奪回主人之位。
智慧典例
以軍用計突圍
軍戰中,“反客為主”經常用在以弱對強的局勢下,而結局最終又往往是以弱勝強。一開始,弱方都處於被動的地位,而擺脫危險最重要的就是要轉被動為主動,爭取主動,這是用兵的最高原則。
1973年9月,第四次中東戰爭前夕。一支以色列裝甲旅在數倍於己的敘利亞裝甲部隊面前,苦苦支撐着。雖然以色列坦克手個個技術精湛,但是經過幾個小時的疲勞戰鬥,以軍也已經漸漸抵擋不住了。
“旅長,咱們還是趕快撤退吧。不然非要全軍覆沒不可。”聽到參謀們的建議,以軍旅長看看僅存的30輛坦克,心中不禁一陣凄涼:“全旅近百輛坦克現在已經損失大半,難道我們今天真要葬身在這茫茫戈壁之中嗎?”想到這裏,他透過車內的望遠鏡向外偵察敵情,想提前選擇一條撤退的路線。
以色列坦克
這一看,讓他不禁倒吸了口涼氣:敘軍200輛後續坦克,正不聲不響地從四面八方壓過來,形成了對自己的包圍之勢。“燃眉之際,更要冷靜。”年輕的旅長在心中默默地告誡自己。於是,他閉上眼睛開始專心思考如何突圍。“敘軍數倍於我,無論在任何方向上我軍都難以形成優勢兵力,況且已激戰半日,我軍燃油、彈藥的消耗都非常大,即使僥倖衝出包圍圈,也會跑不多遠就被敘軍追上。看來當務之急是要先堅守自保,然後再伺機突圍了。”
戰略敲定之後,以軍旅長開始考慮細節的實施。敵眾我寡,以常規方法恪守,肯定是行不通的,唯有新戰法才能出奇制勝。以軍旅長突然靈感一來,想出了一個敘利亞人沒有見識過的怪招。他平靜地睜開雙眼,眼神中充滿了自信與激動。
敘利亞軍隊此時已縮緊了包圍圈,並架起擴音器,向以軍喊話,敦促以軍早點投降。以軍官兵對敘軍的奉勸根本不屑一顧。他們在旅長的指揮下,忙着排兵佈陣,擺出一副奉陪到底的架勢。敘軍看到勸降沒有效果,便火速開動坦克向以軍壓來。這時,以軍已將所有的坦克縮成了一個圓圈,並把火炮一律朝外,對準從四周開來的敘軍坦克猛烈開火,一時間形成了一道嚴密的裝甲防護圈和火力網。
而以軍的這種防守並非消極的靜態防禦。當敘軍壓迫靠近時,以軍就縮小防護圈,集中火力以防敘軍突破;而當敘軍退後時,以軍又快速出擊,貼近目標猛攻擊對手。敘軍從未見過此種戰法,一時間,想不出任何破解的方法。
敘利亞軍隊
就這樣,以軍雖然看似已經是敘軍的“囊中之物”,但卻猶如一隻奉命反抗的刺蝟,讓敘軍無從下口。正在敘軍指揮官束手無策的時候,戰報傳來,又有130輛坦克被以軍擊毀,嚇得敘軍指揮官慌忙下令後撤。
黃昏臨近,趁着短暫的戰鬥間隙,雙方都忙乎起來。以軍忙着補充燃油、彈藥等各種物資,而敘軍也調來重兵,並研究出了臨時對付以軍的戰術。
第二天,休整了一夜的以軍率先發起了進攻。敘軍成竹在胸,集中重兵在一個方向上,想着一旦以軍故伎重演,便全力突入圓陣將其制服。誰知,以軍看敘軍改變了平均用力的陣式,也隨機應變地集中全部兵力如餓虎撲食般撲向敘軍的薄弱環節,一舉突出了重圍。而此時,敘軍主力調動不及,唯有望塵哀嘆了。
至此,本來處於弱勢的以軍卻成功地在指揮官的得力奇術——“反客為主”的指引下,反敗為勝,變被動為主動,最終順利脫逃。
楊海泉步步為營
商戰中,運用“反客為主”的謀略,變被動為主動,就是在實踐中尋找市場的和競爭對手的空隙和弱點,想方設法插足其中,然後循序漸進,逐步佔據市場的主導地位,從而獲得競爭的勝利。
在泰國,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被尊為“鱷魚之王”的楊海泉,然而卻很少有人了解這位富翁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楊海泉15歲時曾開了間小雜貨鋪,想靠收購土產謀生,但終因缺少本錢,很快便關門失業。而當時有不少人依靠捕鱷謀生,楊海泉就結識了一批這樣的“鱷魚佬”。於是,他也想藉此謀生,只是以他的年少力單,要從事此業實在不易。
鱷魚之王楊海泉
後來他靈機一動,心想,自己不能捕還不能養嗎?於是,他扮成捕鱷仔,開始四處收購幼鱷。楊海泉機靈能幹,加上幼鱷本來就不值錢,很快便有許多幼鱷住進了他在院中挖的水池裏。
剛開始,別人都以為這是小孩鬧着玩的,楊海泉卻對憑此闖出鱷魚養殖的一條新路信心十足。終於,經過三年的艱苦創業,楊海泉富裕了。於是,他擴建養鱷池,增添了屠宰設備,開始悉心鑽研殺鱷技術,以儘力提高鱷皮質量。最後,楊海泉研製出來的產品比捕鱷佬現殺現剝的皮質高出了許多,當然,價錢也隨之高出不少。
隨着盈利的增多,楊海泉繼續擴建畜養場,想要保障優質鱷皮的出口。如此良性循環做了四五年,楊海泉建起了友商貿易行,獨家包攬了泰國的鱷皮出口。事實證明,楊海泉的這一招一箭中的。
但是楊海泉並不滿足,隨着養鱷利潤的直線上升,他又陷入深深的憂慮中:泰國鱷日見不繼,如果繼續把幼鱷養大,而後殺掉,那麼用不了多久,泰國鱷就會同其他物種一樣瀕臨滅絕。到那時,自己的生意必然也得跟着倒閉。是否有解救的辦法呢?楊海泉突然想到了人工繁殖——當時被視為天方夜譚的做法。
1955年,楊海泉在北欖港邊建起了鱷魚養殖場,開始人工繁殖的試驗。經過幾年的苦幹之後,他終於攻下了世界尖端課題,讓小鱷能在人工環境下降生。此後幾年,經過不斷的擴建改良,到1971年3月,楊海泉自豪地向世界宣佈,他所經營的養殖鱷魚湖裏已經放養了1.5萬條人工繁殖的鱷魚。
楊海泉成功了。至此,他扼住了主機,讓自己的養鱷業徹底地立於了不敗之地。
楊海泉先是捕捉到了捕鱷佬的空隙,於是搜集幼鱷來養;待擴大經營規模、改進殺鱷工藝之後,又扼住了泰國鱷魚製品出口業的主機;最後,成功地轉入留種、保種的人工養殖,充分體現了“反客為主”的計謀,就是爭取主動而不陷於被動,因此總能捷足先登,贏得商機的道理。
職場上的爭先恐後
職場上的升職不僅代表着權力、地位和尊嚴,還代表着工資和待遇的提高。所以,求得升遷是多數人努力的目標。一般來說,好位置是“搶”來的,敢說敢幹,敢爭敢搶,才能變被動為主動,反客為主。
在某省城某局裏面,A處承擔著一個大處的工作,B處承擔著一個小處的工作。於是,A處長以“大”自居,工作主動性極差。每次向局長辦公室彙報工作,總是被辦公室安排到最後。等到他發言時,局長們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便一味催促他“簡單一點,快一點”說。有時候,還沒等他彙報完,主持人就因為時間不足而宣佈散會了。
B處長則敢爭敢搶,不以“處”小而自卑。每個星期,他都要堅持向上級辦公室彙報一次工作,並且主動要求辦公室主任安排他首先彙報。每次彙報,他不但談自己的工作,還會把處內的好人好事表揚一番。
一年之後,首長們在評價兩個處長的工作時,都一致認為B處長幹了不少事,而對於A處長,則有一種“不了解”、“不清楚”的感覺。有的領導甚至給了他一個“幹了點事,但是不突出”的評價。
由此可見,一爭一讓,做法不同,效果也就截然相反。這個A處長,不僅讓自己一年的工作評比打了折扣,連他所在的處里同事也跟着吃了虧。
職場上,不僅彙報工作需要主動,干其他工作同樣也是需要主動的。只要你覺得有干哪件事的才能和本領,就一定要盡量去爭取。如果不去爭,就會在客觀上被別人甩在後面。
所以,不管將來仕途上的考核制度完美到什麼程度,在職場上都要有爭先搶先的思想。主動出擊才會有所獲,才能在職位上捷足先登,一展風采。這就是“反客為主”在職場上的妙處所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