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工商業
待得群臣山呼完‘陛下’。
楊二陛下也不羅嗦,直接道:“今兒個,諸卿有本無本的,都不需要奏了,一會兒遞到三省即可,朕真想說說黃教的事,諸卿可曾信奉黃教?”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御史大夫王珪出班道:“陛下,黃教自南北朝傳入中原,野蠻生長,如今已附着在大隋的筋骨上,想去難去矣。其法雖教人從善,但其行,遠甚其法。聖人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臣以為黃教有害於民,是以臣並不信奉黃教。”
“倒是有一個明事理的。”楊二陛下稱讚道。“那其餘人呢?”
眾人一齊道:“陛下,臣等不信神佛。”
開玩笑。
昨天天子把長安城內十幾座黃廟夷為平地,現在說信奉黃教,不是在找抽嗎?這個時候,就算信黃教,也得說不信。
楊二陛下道:“諸卿皆能明辨是非,朕心中甚慰,昨日裏朕抄沒長安城十幾座黃廟的事,想必諸卿都知道了,結果教朕觸目驚心吶。十五座寺廟,資產竟高達四百萬貫?抵得上國庫四年的收入!早些年,朕稍微提高點賦稅,諸卿差點將朕噴成篩子,可黃教吸取民脂民膏無數,竟無一人上奏?”
聞言。
百官立刻跪倒在地:“陛下,臣等有罪!”
楊二陛下煩躁至極,他最煩百官這個樣子了,一副認死的模樣,裝給誰看呢?
“朕今日沒心情追究你們的責任,朕只是想知道,黃教罪大惡極,朕將其趕出中原,諸卿可有異議?”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黃教本就是從天竺傳到中原的,陛下您老人家愛怎樣怎樣,趕出中原更好,省的整天來家裏化緣,要些米飯也就算了,甚至張口要錢?說什麼寺廟太破了,需要修繕,錢給少了還不樂意?我等礙於面子,不好不給,可地主家也沒餘糧,次數多了,誰受得了?
“陛下,臣等無異議。”
楊二陛下緩緩道:“那邊好,昨日裏,朕已經着皇城司抄沒天下黃廟了,一應僧侶,全部發配茶卡鹽湖勞作,廟產充公,今後大隋的國土上,也不允許再出現黃教,其餘異族教派亦不允許出現。”
百官頓時膩歪了。
合著陛下您老人家是看中了黃教的廟產呢?
光長安十幾座黃廟,就抄沒四百萬貫,天下黃廟何其多,朝廷得抄沒多少?
當即有官員忍不住道:“陛下,根除黃教,順應民心,只是黃教廟產頗多,恐不下於千萬貫,此巨額財產,當如何處置?”
另一名官員馬上出班:“陛下,臣以為入國庫合適。今年衛府北征以及到河東平叛,靡費之巨,遠超想像,再加上入夏后河東、河南、河北三道遭遇大旱,國庫出資賑災,早已入不敷出了,亟需銀錢補充,否則一兩月後,朝廷必周轉困難。”
其餘官員也紛紛出班,皆是請楊二陛下將抄沒所得轉入國庫。
奶奶的,既然知道狗皇帝是看中了黃教的廟產,那怎麼能讓狗皇帝吃獨食?國庫已經空的可以跑老鼠了,再不補充新鮮血液,百官的俸祿便會再次拖欠。
老天爺,自從大業十一年開始,百官的俸祿拖欠了多少次?
百官不需要生活的嗎?
雖說百官不差那點錢,可平日裏大魚大肉,也需要一個借口不是?若朝廷不發俸祿,百官依舊吃香的喝辣的,狗皇帝會怎麼想?
不行,必須分贓。
楊二陛下臉黑如鍋底。
“國庫空虛之時,少府補貼一二,是應有之禮,可諸卿也需要反思,國庫收入明明開始增長了,為何依舊年年空虛?”
聞言。
百官頓時膩歪起來。
陛下您也好意思問?不都是您自己造的孽?
在全國郡縣修建縣學了解一下?
逢年過節給將士家屬送禮物了解一下?
贍養陣亡將士的高堂和子女了解一下?
馬上又要開工建設的鐵路了解一下?
……
這些,哪一項不是要花錢的?國庫那點收入夠嗎?
楊二陛下也陡然醒悟過來,臉色略微紅潤,道:“依朕來看,諸卿也需要自己想辦法,怎樣才能提高國庫的收入?比如賦稅不提高,是不是可以通過鼓勵商業來提高歲入?或者加大和藩屬國的商貿往來?只要商貿興盛了,商稅也就起來了,朝廷還需要擔心周轉不開?”
樊子蓋斟酌了一下:“陛下,您的意思,是鼓勵一下商業?”
“朕確實有這個意思。”楊二陛下點頭道。“中原自古重農輕商,可不管歷朝歷代如何鼓勵農業,最後依舊有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王朝也因為亂民而亡。朕在想,若大隋做出改革,鼓勵一下商業行為,是不是可以改變這種狀況?當然,朕知道大範圍改革,會帶來很多難以預料的問題,但一點點改革,比如先在某一地試點,結果會不會好點?”
後世天朝改革,都是先找一個小地方試點,成功了就推廣開來,失敗了也影響不大。
聞言,百官皆陷入深思。
鼓勵商業的好處,誰看不出來?可歷朝歷代為什麼重農輕商?還不是因為商業一旦興起,便會帶來人員的大規模流動,人們之間的交流多了,便會帶來很多難以預料的隱患,對於封建王朝的統治極為不利,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帝,寧願把百姓束縛在土地上任其餓死,也不願意鼓勵商業。
許久。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後樊子蓋道:“陛下,鼓勵商業,確實能國富民強,但帶來的隱患?”
楊二陛下擺擺手。
“隱患什麼的,無需擔憂,朕相信,只要過上好日子了,百姓不會造反。早朝結束后,三省聯同六部,儘快擬出一個鼓勵商業的章程來,送與朕批閱。總之還是那句話,若諸卿擔心大規模改革會帶來混亂,那便先擇一地試點。若效果后,便推廣到全國,若失敗了,也無甚損失,好壞總歸是需要試驗后才知曉的。”
“另外,朝廷也順帶擬出一個鼓勵工業的章程來。自從東海造船廠投產,江都比之以往更為富饒,朕覺得,鼓勵工業,興許也能推動國計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