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讀者文摘精華:秋》(2)

第二十五章《讀者文摘精華:秋》(2)

第1章心生菩提樹

心中有煩惱事,請讀菩提語。喧囂的都市,緊張的生活,已經讓人不堪重負。在凡塵世俗中,你需要停下腳步,靜聽內心的聲音。用心體會、用心感悟,你的生活將不再單調,你的世界將不再平凡。

發菩提心,從平淡中發現真理,從繁忙中體味真實,你會發現,原來一切都是這樣美好。

01生命的長度

一天,佛陀站在雲端俯瞰人間,他看到城市裏熙熙攘攘,人們都在匆匆地前行。佛陀若有所思地問他的弟子:“弟子們,你們看呀,人們整天都忙忙碌碌,這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弟子們雙手合十,恭聲答道:“佛陀,人們整天這樣忙忙碌碌,不外乎是為了‘名利’二字。”

“那麼,有了名利又能怎樣呢?”佛陀接着問道。

“有了名可以得到別人的尊重,有了利可以滿足肉體的奢侈。”一個弟子回答。

“那無名無利的平民百姓,他們整天到晚勞累忙碌,又是為了什麼呢?”

“佛陀,平民百姓勞累忙碌是為了養家餬口,穿衣吃飯。”一個弟子平靜地答道。

“穿衣吃飯又是為了什麼呢?”佛陀接着問。

一個弟子站起身來,躬身答道:“佛陀,人們吃飯穿衣是為了滋養肉身,享盡天年的壽命呀!”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環視着弟子們,沉靜地問道:“那麼,你們來說說肉體生命究竟有多長久?”

“佛陀,有情眾生的生命平均起來有幾十年的長度。”一個弟子充滿自信地回答。

佛陀搖了搖頭說:“你並不了解生命的真諦。”

另一個弟子見狀,充滿敬重地說道:“人類的生命如花草,春天萌芽,燦爛似錦,冬天則枯萎凋零,化為塵土。”聽了他的話,佛陀露出了讚許的微笑,說:“你能夠體察到生命的短暫迅速,但是對佛法的了解,仍然限於表面。”

這時,又聽得一個無限悲愴的聲音說道:“佛陀,我覺得生命就像蜉蝣蟲一樣,早上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過是一晝夜的時間!”

“喔!你對生命朝生暮死的現象能夠觀察入微,對佛法已經有了進入肌肉的認識,但還是不夠透徹。”

在佛陀的不斷否定、啟發下,弟子們的靈性越來越被激發起來。這時又有一個弟子站起來說道:“佛陀,其實人們的生命跟朝露沒有什麼兩樣,看起來不乏美麗,甚至有的時候是如此的凄美壯觀,但是只要陽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工夫它就蒸發消逝在這個空間而變得無影無蹤了。”佛陀含笑不語。弟子們更加熱烈地討論起生命的長度來。後來,一個弟子站起身來,斷然地說道:“佛陀,依弟子看來,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間。”

語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佛陀,期待着佛陀的開示。

“嗯,說得好!人命的長度,就是一呼一吸之間。只有這樣認識生命,才能真正體味生命的精髓。弟子們,你們切不要懈怠放鬆,以為生命很長,就抱着‘明日復明日’的心態活下去,像露水有一瞬,像蜉蝣有一晝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幾十年。其實生命只有一呼一吸這樣的短暫呀!你們應該好好地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鐘、每一時刻,勤奮不已,自強不息。”

生命短暫,值得珍惜。在

擁有的每一分每一秒,都

要提醒自己不要虛度。珍

惜生命中的所有,不斷前進,才不枉度此生。

02堅定信心

從前,有個婆羅門教徒想弄一隻野獸做祭品。他捕到一隻山羊。回家的路上,正巧被三個騙子看到了。騙子們私下說:“我們今天有羊肉吃了。”於是,他們偷偷商量好一個圈套便各自散開,接着先後朝婆羅門教徒走去。

第一個騙子過去對這位婆羅門教徒說:“我看你肩上背着的這條狗一定不錯,它大概殺死了不少兇猛的野獸吧!”說完,他就走開了。這個婆羅門教徒心想:“這傢伙胡亂說了什麼?難道我會將一條狗背在肩上?”

這時,另外兩個騙子也到了他跟前,並招呼道:“喂!你這位教徒怎麼如此荒唐?你看,你有着神聖的祭繩、念珠、水缽和額前的聖點,可肩上卻搭着一條狗——這哪裏相配呢?這條狗肯定是捕殺兔子、羚羊和野豬的能手。”

他們說著也走過去了。

這位婆羅門教徒只好將這隻準備獻祭用的牲畜放在地上,想把事情重新弄清楚。等他仔細地摸了摸牲畜的耳朵、角、尾巴和身體的其他部位后,暗自說:“這些傢伙真笨,他們竟會把這隻山羊當成一條狗!”他重新將山羊扛到肩上,繼續往前趕路。

此時,那三個騙子回頭對婆羅門教徒嚷道:“離遠點,別挨着我們!靠邊走!你呀,只是看起來挺純潔,婆羅門教徒!你竟同狗接觸,那肯定會變成一個獵人。”他們說著便走開了。這時,婆羅門教徒不禁疑惑起來:“這是怎麼回事呀,他們三個人都這麼說?多數人的意見難道還不對嗎?這世上常有弄錯的事。大概這的確不是山羊,而是一隻吃人的狗身鬼怪吧?它會千變萬化呢!

怎麼回事,難道它又現出了狗身?”

想到這裏,他嚇得不敢再看一眼。

趕緊擲下山羊,掉頭就跑。那三個騙子看他跑遠,便把山羊拖走吃掉了。

要相信自己,不能輕易被

他人的話所矇騙。有的人

是存心要玩弄你,因此,

一定要堅定自己的意志,堅信自己的想法,不能讓他人的陰謀得逞。

03雨後的花朵更嬌艷

玄真大師剛剛遁入空門時,寺里的住持讓他做個誰都不願做的行腳僧。

每天,他都很勤奮地做着住持交給他的工作,已經兩年了,他每天如此,從來沒有一次讓住持對他的工作感到不滿。可是他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別人都在做着很輕鬆的活,而自己卻一直在做寺里最苦最累的工作。他認為自己很委屈,覺得住持分配得一點兒都不公平。

有一天,已經日上三竿了,玄真依舊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開玄真的房門,只見床邊堆了一大堆

破破爛爛的瓦鞋。住持很奇

怪,於是叫醒玄真問:“你今

天不外出化緣,堆這麼一堆

破瓦鞋幹什麼?”

玄真打了一個哈欠說:

“別人一年都穿不破一雙瓦

鞋,我剛剃度一年多,就穿

爛了這麼多的鞋子。”

住持一聽就明白了,微

微一笑說:“昨天夜裏剛落了一場雨,你隨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吧。”

寺前是一座黃土坡,由於剛下過雨,路面泥濘不堪。

住持拍着玄真的肩膀說:“你是願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還是想做一個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玄真回答說:“當然想做光大佛法的名僧了。”

住持捻須一笑接着問:“你昨天是否在這條路上走過?”

玄真說:“當然。”

住持問:“你能找到自己的腳印嗎?”

玄真不解地說:“我每天走的路都是又干又硬,哪裏能找到自己的腳印?”

住持又笑笑說:“今天再在這條路上走一趟,你能找到你的腳印嗎?”

玄真說:“當然能了。”

住持笑着沒有再說話,只是看着玄真。玄真愣了一下,然後馬上

明白了住持的教誨,開悟了。

要想實現目標,

就得經歷一定的

考驗。不經歷

一定的磨鍊,就像行走在又干

又硬的地面,是不會留下痕迹

的。畢竟,雨後的花朵才更嬌

艷。

04志乃心生

恆遠禪師智慧高深。有一次,一位信者問恆遠禪師道:“你說,同樣一顆心,為什麼心量有大小的分別?”

禪師並未直接作答,他告訴信者道:“請你將眼睛閉起來,默造一座城垣。”

於是信者閉目冥思,心中構想了一座城垣。

信者:“城垣造畢。”

禪師:“請你再閉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者又同樣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

信者:“毫毛造畢。”

禪師:“當你造城垣時,是只用你一個人的心去造,還是借用別人的心共同去造的呢?”

信者:“只用我一個人的心去造。”

禪師:“當你造毫毛時,是用你全部的心去造,還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

信者:“用全部的心去造。”

於是禪師就對信者開示道:“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個心;造一根小的毫毛,還是用一個心,可見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

空。做事需要用心,但更

要用全心。全心全意地,

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情就很容易成功。

05心力無窮

有一天,釋迦牟尼在恆河的南岸說法。有一位信徒聽說天底下最有智慧的人在那裏說法,就從恆河的北岸走了很遠的路要到南岸去聽法。但是到了恆河之後,他發現無法過去,若要繞路,走到對岸時法會可能已經結束了。該怎麼辦呢?

他問旁邊的船夫:“請問這個河深不深,可不可以過去?”

船夫說:“很淺而已,差不多到膝蓋。”

那個人聽了很開心,說:“那我就可以走過去了!”結果他就從河面走了過去。

在恆河南岸聽法的人,看到一個人從河面走過來,都嚇壞了,因為河水有好幾丈深。他們就問釋迦牟尼:“這是不是菩薩的示現?要不然他怎麼可以從河面上走過來?”

釋迦牟尼說:“不是,他不是菩薩的化身,他跟你們一樣,只不過他對我所說的辦法有絕對的信心,所以可以從河面上走過來。”

隨緣並不是消極等待或放

棄追求,而是要用平常之

心看待身邊的事。不要被

表面的困難嚇倒,如果你真的去做了,你就會發現,事情其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難的是你如何突破自己的內心。

06自己就是一把標尺

有一個青年,專門向一禪師求教。

他說:“大師,有人說我是天才,將來必有一番作為;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一輩子不會有太大的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禪師反問。

青年搖搖頭,一臉茫然。

禪師緩緩地說道:“譬如同樣一斤米,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它的價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婦的眼中,它不過能做兩三碗米飯而已;在農民看來,它最多值一元錢罷了;在賣粽子人的眼中,包紮成粽子后,它可賣出3元錢;在制餅者看來,它可賣5元錢;在制酒商看來,它可釀酒,勾兌后,能賣40元錢,不過,米還是那斤米。”

禪師頓了頓,接著說:“同樣一個人,有人將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貶得很低,其實,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決於你到底怎樣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開朗。

別人的評價並不是主要

的,自己的價值所在取決

於你怎樣看待自己。你認

為自己是珍珠,你就是珍珠;你認為自己是草芥,你也就只能如此卑微。

07馬中窺人

一天,老和尚坐在寺廟

里。傍晚時分,弟子們靜靜地

坐在他的身邊,聽老和尚開

示。

老和尚看着弟子們,慈

祥地說:“世界上有四種馬:第一種是良馬,主人為它配上馬鞍,套上轡頭,它能日行千里,快如流星。尤其可貴的是,當主人一揚起鞭子,它見到鞭影,便知道主人的心意,遲速緩急,前進後退,都能夠揣度得恰到好處,不差毫釐。這是能夠明察秋毫的第一等良馬。

“第二種是好馬,當主人的鞭子抽過來的時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馬上警覺。但是等鞭子掃到了馬尾巴的毛端時,它也能知道主人的意思,奔馳飛躍,也算得上是反應靈敏,矯健善走的好馬。

“第三種是庸馬,不管主人多少次揚起鞭子,它見到鞭影,不但毫無反應,甚至皮鞭如雨點般地抽打在皮毛上,它都無動於衷,反應遲鈍。等到主人鞭棍交加,打在它的肉軀上時,它才能開始察覺,順着主人的命令奔跑,這是後知後覺的庸馬。

“第四種是駑馬,主人揚鞭之時,它視若未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它仍毫無知覺。直至主人盛怒之極,它才如夢方醒,放足狂奔,這是愚劣無知,冥頑不化的駑馬。”

老和尚說到這裏,突然停頓下來,眼光柔和地掃視着眾弟子,看到弟子們聚精會神的樣子,心裏非常滿意,繼續用莊嚴而平和的聲音說:“弟子們,這四種馬好比四種不同的眾生。第一種人看到自然無常變異的現象,生命隕落的情境,便能悚然警惕,奮起精進,努力創造嶄新的生命。好比第一等良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不必等到鞭子抽打在身上,即將喪身失命時才後悔莫及。

“第二種人看到世間的花開花落,月圓月缺,看到生命的起起落落,無常侵逼,也能及時鞭策自己,不敢懈怠。

好比第二等好馬,鞭子打在皮毛上,便知道放足馳騁。

“第三種人看到自己的親族好友經歷死亡的煎熬,肉身壞滅,看到顛沛困頓的人生,目睹骨肉離別的痛苦,才開始擔憂驚懼,善待生命。好比第三等庸馬,非要受到鞭杖的切膚之痛,才能幡然大悟。

“第四種人當自己病魔侵身,四大離散,如風前殘燭的時候,才悔恨當初沒有及時努力,在世上空走了一回,好比第四等駑馬,受到徹骨徹髓的劇痛,才知道奔跑。然而,這一切都為時已晚了。”

世事本無常,自然界的花

開花落,人世的生離死

別,都是無法逆轉的自然

規律。我們應該經常提醒自己要勇猛精進,不能等到四大離散之時再去後悔人生的虛度。

08無所事事等於死亡

有一個小和尚,整天念經念煩了。

一天夜裏,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夢見自己在去閻羅殿的路上,看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宮殿的主人請他留下來居住。

小和尚說:“我每天忙於念經和學習佛法,現在只想吃,想睡,我討厭看書。”

宮殿主人答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裏更適合你居住的了。我這兒有豐富又美味的食物,你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會有人來打擾你。而且,我保證沒有經書給你看,也沒有任何佛法要你領悟。”

於是,小和尚高高興興地住了下來。

開始的一段日子,小和尚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樂。漸漸地,他覺得有點寂寞和空虛,於是就去見宮殿主人,抱怨道:“這種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過久了也沒有意思,我對這種生活已經提不起一點興趣了。你能不能給我找幾本經書看,給我講幾個佛祖的故事聽呢?”

宮殿的主人答道:“對不起,我們這裏從來就不曾有過這樣的事。”

又過了幾個月,小和尚實在忍不住了,又去見宮殿的主人:“這種日子我實在受不了了,如果你不給我經書,我聽不到佛法,我寧願去下地獄,也不要再住在這裏了。”

宮殿的主人輕蔑地笑了:“你以為這裏是天堂嗎?這裏本來就是地獄啊!”

人活着需要思考,需要勞

動。如果整天活在安逸

中,看起來是很享受,其

實無異於是活在地獄中。這樣的生活過久了,人也就成了行屍走肉。

09做自己的主人

有一位修行僧來到施主家,看見對方正用楊枝漱口,並把牛黃塗在前額,頭頂戴着貝殼,手拿毗勒果高高舉起,然後貼在額上,態度非常的恭敬。

修行僧看見他這個樣子,不解地問道:“你到底在幹什麼?”

施主得意地說:“我要扮吉相。”

“扮吉相能得到什麼好處呢?”修行僧追問。

“這樣就能得到巨大的功德,譬如該死的,能得以存活;被捆綁着的,能得以解脫;挨打的,能被寬恕,等等,舉不勝舉。”

聽到施主如此無知的話,修行僧笑道:“如果說扮作吉相就能獲得這些福利,那真不錯。可是請你告訴我,這牛黃是從哪裏來的?”

“牛黃是從牛的胸腔中取出的。”施主說。

“如果塗上牛黃,就可以得到吉祥和福報,那麼,牛為什麼反而被人用繩子、鏈子穿透鼻孔,被迫去拖車,被人騎乘,而且還要忍受鞭策、饑渴和疲勞的煎熬呢?”

“牛的確是過着這樣的生活。”施主點頭表示同意,但他不明白這是為了什麼。

“牛自身擁有吉祥的牛黃,卻不能解救自己所受的困苦,這又是為什麼呢?”修行僧見施主仍然迷惑,又進一步開解說:“牛有牛黃,尚且不能解救自己的苦痛,而你只是在額上擦些牛黃,又怎能解救自身的困境呢?”施主聽完修行僧的教訓,覺得有道理,也就默不作聲了。

修行僧又問他:“這種雪白的硬物,又能吹出聲音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它是從哪裏來的?”

“這是從海里湧出來的貝殼。”施主回答。

修行僧解釋道:“它顯然是被海浪遺棄在陸地上,又被烈日炙曬,才窒息而死的。倘若如此,怎能說是吉相呢?

那隻蟲跟貝一塊兒生活,晝夜都藏在貝殼裏。但當它死去的時候,貝殼尚且救不了它,你現在只是暫時戴上了貝殼,如何救得了你的不吉呢?”施主一聽,連連點頭,默默不語。

修行僧知道自己的話已經打動了對方,是該救他的時候了,便繼續說:“你告訴我,世人把它看成是歡喜丸,非常重視的那個東西是什麼?”

“那是毗勒果啊!”施主說。

“毗勒果是樹上的果實。人要得到它時,先用石頭投擲,毗勒果和樹枝就一塊兒墜地。因為有果實存在,樹枝和葉子才會被打落下來。”

“的確如此。”

“如此看來,你就算有了它,又有什麼吉相可言呢?果實雖然生長在樹上,自身卻無法守住這棵樹。有人投擲要得到它,樹枝和樹葉同時墜落,又被做成柴薪燃燒而不能自救,怎麼又能保護得了人類呢?”

聽了修行僧一番誠懇的話,施主心頭的迷惑頓時解開了。他終於明白,這世上根本沒有一個外在的可以主宰吉凶的東西。

外在的幫助固然重要,但

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地主宰

自己。正如文中的施主所

領悟到的,世上並沒有外在的、可以主宰吉凶的東西。因此,一定要學會做自己的主人。

10堅定清凈的信心

以前,有一個又老又丑又生病的女人。在她還沒有出家以前,丈夫每天打她,後來丈夫死了,留下四個孩子,都是她一手撫養長大的。

她年歲大了之後,自己沒有能力賺錢,難以維持生活,就去投靠她的兒子,沒想到兒子不孝順,一天到晚責罵她。她的心裏很是難過,因此對上蒼充滿着抱怨:為什麼我的命這麼苦?後來又去投靠她的女兒,女兒開始還很照顧她,後來就不耐煩了。女兒說:“我自己也有孩子,也要養。”於是,就把她趕了出去。這樣一來,她的內心就更加痛苦。

後來,她在外面吃了上頓沒下頓,又摔斷了腿,變成了殘廢。她開始想到,據說有一個世尊很慈悲,他那邊有長生不老的葯,叫做般若正念智慧,一得到這種般若正念的智慧,就會長生不老,就不會死亡。她想,我去試試看。

於是,她來到一個精舍要求出家。

精舍里的人一看,她又老又丑又殘疾,收下來要我們怎麼照顧你呀?因此,不給她剃度,她就在外面哭。她想,在家兒子不孝順,女兒把她趕出去,要跟着世尊出家又沒人收留她,她感覺非常悲傷,哭個不停。後來又去了好幾個精舍,都沒人要收。她跟精舍的人講,我一定遵守這裏的戒規,我一定精進修行。可是沒有人相信,因為她太老了,而且又殘疾。

後來,有一位精舍負責人就說,好吧,就給你一次機會吧!這個女人非常歡喜,就開始剃度出家。剃度出家以後,她一直很努力,每天非常精進。她常常感慨,我沒有辦法到森林裏面修行,我只能扶着牆壁走路。

因為是殘疾,她就扶着牆壁沿路觀照,觀照世間的剎那變化、無常。憑着一定要證得阿羅漢果的堅定信念,在別人睡覺、休息的時候,她仍然在扶着牆壁一直觀照,沒辦法打坐就坐在石頭上觀照。結果,憑着無比堅定的意志力,她兩個星期就得道了。

要麼你去駕馭生活,要麼

讓生活駕馭你。任何外在

的困難都阻止不了內心的

堅定,只要想做,並不屈不撓地實踐,總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11執著不一定是好事

半夜時分,深遠禪師發現小徒弟還在練棍,便問道:“徒兒,這麼晚了,你為什麼還不休息?”

小徒弟回答說:“師父,我想打敗師兄。”

深遠禪師笑着說:“你師兄的悟性很高,入門又比你早,以你目前的能力,要超過他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小徒弟說:“師父,我覺得只要有恆心、苦練習,就一定能夠超過師兄的。”

深遠禪師搖了搖頭,給小徒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龜與兔子相遇在草場上,龜說自己很有恆心,說兔子不能吃苦,只會跳躍尋樂,時間長了,將來肯定沒有好結果。兔子靜靜地聽着,並沒有爭辯。

“多辯無益,”兔子說,“我們來賽跑,好不好?就請狐狸大哥當評判員。”

“好啊。”龜很不以為然地說。

於是,龜動身了,跑了一刻鐘,只跑了三丈多遠。兔子不耐煩了,感覺有點懊悔。它想:“照這樣跑下去,不是要跑到黃昏嗎?我這一天寶貴的光陰,都浪費了。”

於是,兔子利用這些時間去吃野草、跑跳,非常地快樂。

龜則在說:“我會吃苦,我有恆心,總會跑到。”

到了午後,龜已經筋疲力盡了。跑到陰涼之地,很想打一個盹,養養精神,但是又覺得不合適,於是又打起精神前進。而龜由於背重,龜頭又小,五尺以外的平地,便看不見了,漸漸地,它有點眼花繚亂了。

這時的兔子,因為能隨興所至,所以越跑越有趣,越有精神,已經趕到離路半里多的河邊樹下。看見風景清幽,也就順便打了個盹。兔子醒后,感覺精神百倍,卻把賽跑之事完全丟在腦後。

在它正愁無事可做之時,看見一隻松鼠從前邊跑過,便認為是怪物,一定要追上它。於是它便開始追。松鼠見它追,便開始跑。奔來跑去,忽然,松鼠跳上了一棵大樹。正當兔子在樹下翹首高望之時,忽然聽見背後有聲音叫道:“兔弟弟,你奪得冠軍了!”

兔子回頭一看,原來是評判員狐狸大哥,而那棵樹,也就是它們賽跑的終點。那隻龜呢,因為它想吃苦,還在半裡外匍匐而行。

講完了故事,深遠禪師說:“出家了首先要捨棄的是執著心,這不是讓你不思進取,虛度時光,而是讓你量力而行,保持心態的平和。”

執著是前進路上不可缺少的品質,但不是說一味的執著就是必不可少的。

根據自己的實力量力而行,才是明智的做法。

12一切盡在自己手中

過去,有一個年輕人跟幾個親戚朋友合夥做棉花生意。結果,他們第一次外出購貨,就遭遇了數十年不遇的暴雨。數千斤棉花被漚在庫房裏霉爛,損失慘重。當他黯然返回家鄉后不久,父親經營的飯店又遭遇大火,被燒成了一堆瓦礫。從此,家中一貧如洗。他的父母則因為悲傷過度,先後病故。

後來,他在集市上請一個算命先生為自己占卜一下前程。結果,算命先生告訴他,命數註定,他一輩子都不會有發跡之日。

從此,他徹底失望了,啥事都不再去想,啥事也都不想去做,只靠親戚和一些好心鄰居的接濟勉強度日。

終於有一天,他厭倦了這個世界,便獨自來到河邊想要跳河自殺,結果被路人救了起來。路人問他為何輕生,他就將自己不幸的命運告訴了路人。聽了他的遭遇,路人便勸他到湛山寺去拜謁惠明禪師,求他指點迷津。

他心懷一線希望,來到湛山寺去拜見惠明禪師,又將自己的不幸對惠明禪師傾訴了一遍,然後問道:“命數可以逃避嗎?”

惠明禪師笑着說:“命,是由你自己決定的。你做了善事,命就好了;你做了惡事,命就不好了。你以前做過惡事嗎?”

他搖了搖頭。

惠明禪師仍笑着說:“那麼,從現在開始,就重修你的命運吧。”

他有些迷惑地問:“師父,命運真的可以重修嗎?”

惠明禪師沒有回答,卻從茶几上的瓷盤裏摘下一粒葡萄攥在手裏,然後問道:“你能告訴老衲,這一粒葡萄是完整的還是破碎的嗎?”

他思考了一會兒說:“如果我告訴您它是完整的,您一用力它就會變成破碎的了。”

惠明禪師朗聲笑了起來,然後說:“你說得對!命運其實就像這粒葡萄一樣,就在你自己的手中啊!”

年輕人終於悟出了惠明禪師的禪意,重新振作起來,操起父親生前的生意,先是在街市上擺了一個小吃攤,後來生意一點一點做大了,成了家鄉一帶有名的老闆。

命運有着不可

預測的複雜

性。有時,成

功和挫折會交替出現。我們

可以知命,但不能任由命運

來擺佈,更不能因為遭遇不

幸就自暴自棄。重新振作,

你會有新的發現。

13心志專則萬事成

年輕時的慧遠禪師喜歡四處雲遊。

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極愛抽煙的行人。兩人走了很長一段山路,然後坐在河邊休息。那位行人給了慧遠禪師一袋煙,慧遠禪師高興地接受了行人的饋贈,然後他們就坐在那裏談話。由於談得投機,那人便送給慧遠禪師一根煙管和一些煙草。

與那人分開以後,慧遠禪師心想,這個東西會讓人感到很舒服,肯定會打擾我禪定,時間長了一定會惡習難改,還是趁早戒掉的好。於是,就把煙管和煙草全部都扔掉了。

又過了幾年,慧遠禪師又被《易經》迷上了。那時候正是冬天,天寒地凍。於是,慧遠禪師寫信給自己的老師,向老師索要過冬的寒衣。信寫完后,他託人騎快馬送到老師那裏。

但是,信寄出去很長時間了,當冬天已經過去,山上的雪都開始融化時,老師還沒有寄衣服來,也沒有任何的音信。於是,慧遠禪師用《易經》為自己占卜了一卦,結果算出那封信並沒有送到。

他心想:“易經占卜固然準確,但我如果沉迷此道,又怎麼能夠全心全意地參禪呢?”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接觸易經之術。

過了不久,慧遠禪師又迷上了書法,每天鑽研,居然小有成就。當時有幾個書法家也對他的書法讚不絕口。這時,他轉念想到:“我又偏離了自己的正道,再這樣下去,我很有可能成為書法家,而成不了禪師了。”

從此,他一心參悟,放棄了一切與禪無關的東西,終於成了禪宗高僧。

樹立了要達成的理想,就

要全心全意地付出。如果

發現自己的所作所為偏離

了目標,就要及時返回。否則,當你越走越遠時,再想回頭,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14儘力而為,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隱居在山林中。但是,由於他的人品很高,人們都千里迢迢來尋找他,想跟他學些生活方面的竅門。

有一次,當他們到達深山的時候,發現高僧正從山谷里挑水。人們注意到,他挑得不多,兩隻木桶里的水都沒有裝滿。

按他們的想像,高僧應該能夠挑起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滿滿的。可是高僧為什麼不把水裝滿呢?

他們不解地問:“高僧,這是什麼道理?”

高僧說:“挑水之道並不在於挑多,而在於挑得夠用。一味貪多,會適得其反。”

眾人越發地不解了。

於是,高僧讓他們中的一個人,重新從山谷里打了滿滿的兩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搖搖晃晃,沒走幾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灑了,那人的膝蓋也摔破了。

看到這種情景,高僧說:“水灑了,不是還得再打一桶嗎?膝蓋破了,走路艱難,豈不是比剛才挑得還少嗎?”

眾人問道:“那麼請問高僧,具體該挑多少,怎麼估計呢?”

高僧笑道:“你們看這個桶。”

眾人看去,桶里畫了一條線。

高僧說:“這條線是底線,水絕對不能高於這條線,高於這條線就意味着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還需要畫一條線,挑的次數多了以後,就不用看那條線了,憑感覺就知道是多是少。

有這條線,就可以提醒我們,凡事要儘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

眾人又問:“那麼底線應該定多少呢?”

高僧說:“一般來說,越低越好,因為低的目標容易實現,人的勇氣不容易受到挫傷,相反會培養起更大的興趣和熱情。長此以往,循序漸進,自然會挑得更多、挑得更穩。”

眾人若有所悟。

做事就是這樣的道理,循

序漸進,逐步實現目標,

就能避免許多無謂的挫

折。如果找不準底線,一味求多,可能就會適得其反。

15心生的意念不要過重

有一個年輕的小和尚,有一天在逛集市的時候,看見一位老人擺了個撈魚的攤子。老人向有意撈魚的人提供漁網,撈起來的魚歸撈魚人所有。這個小和尚一時善心大發,他想:“我要把這些魚都撈起來,全部放生。”

於是,小和尚蹲下去撈起魚來,可是,他一連撈碎了三張網,連一條小魚也沒撈到。

小和尚見老人眯着眼看自己的狼狽相,心中似乎還在暗自竊笑,便不耐煩地說:“施主,你這網子做得太薄了,幾乎一碰到水就破了,那些魚又怎麼能撈得起來呢?”

老人回答說:“小師父,看你也是個明白人,怎麼也不懂呢?當你心生意念想撈起你想要的那麼多魚時,你考慮過你手中的漁網是否真的能夠承受嗎?追求不是件壞事,但是要完全了解你自己呀!”

小和尚不服氣地說道:“可是我還是覺得你的網太薄,根本撈不起魚。”

“小師父,你還不懂得撈魚的哲學吧!這和我們俗人所追求的事業、愛情、金錢都是一樣的。當你沉迷於眼前目標的時候,你衡量過自己的實力嗎?”

小和尚思考着,似乎明白了什麼。

擁有遠大的理想不是壞

事,但若超出了自身的實

際能力,就未免顯得不合

時宜了。合理定位,適時把握,才能穩妥地達到目標。

16愛心可以戰勝邪惡

一天,七里禪師正在禪堂的蒲團上打坐,這時,一個強盜突然闖進來,用一把又明又亮的刀子對着他的脊背,命令道:“把櫃裏的錢全部拿出來,不然就要你的老命!”

“錢在抽屜里,櫃裏沒錢。”七里禪師說,“你自己拿去,但要留下一點。

寺里的米已經吃光,不留點錢,明天我要挨餓呢!”

那個強盜拿走了所有的錢,在臨出門的時候,七里禪師說:“收到人家的東西,應該說聲謝謝啊!”

“謝謝。”強盜說。他轉回身,心裏十分慌亂,這種從來沒有遇到的現象使他失去了意識。他愣了一下,才想起不該把全部的錢拿走,於是,他掏出一把錢放回抽屜。

後來,這個強盜被官府捉住。根據他的供詞,差役把他押到七里禪師的寺廟去見禪師。

差役問道:“幾天以前,這個強盜來這裏搶過錢嗎?”

“他沒有搶我的錢,是我給他的。”

七里禪師說,“他臨走時也說聲謝謝了,就是這樣。”

這個強盜被七里禪師的寬容感動了,只見他咬緊嘴唇,淚流滿面,一聲不響地跟着差役走了。

這個人在服刑期滿之後,便立刻去拜見七里禪師,求禪師收他為弟子。開始,七里禪師並沒有答應。這個人長跪三日,七里禪師終於收留了他。

仇恨是不能用來止息仇恨

的,如果懷着一顆仁愛的

心,以仁愛待人,以善良

來感化邪惡,以施捨來感化吝嗇,以真實來感化謊言,那麼,即使是再邪惡的心,也能被感動。

17學會寬恕他人

有一天晚上,慧明禪師正在室內讀書時,突然聽到牆壁上有聲響,猜想可能是個小偷,於是就叫弟子道:“拿些錢給那鑿牆的朋友吧!”

弟子走到鄰室,大聲地說道:“喂!不要把牆壁弄壞,給你些錢就是了。”

小偷一聽,嚇得轉身就逃走了。

慧明禪師以責備的語氣對弟子說道:“你怎麼可以大聲吼叫呢?一定是你的聲音太大,把他嚇着了,可憐他連錢也沒有拿到就跑掉了。這麼冷的天氣,可能還沒有吃過晚飯,你趕快追上去把錢拿給他。”

弟子沒辦法,只得遵從師命,在寒冷的深夜裏,到處尋找那個不知躲在哪個角落裏的小偷。

有一位安養禪師,有一天半夜睡覺時,小偷潛進來偷竊,把他唯一的一條棉被偷走了。安養沒有辦法,只好把紙張蓋在身上取暖。

小偷在驚慌之間,被負責巡視的弟子撞見了,慌亂中,他將偷到手的棉被丟在地下。弟子撿到這床師父的棉被,趕緊送回師父的房間。只見安養禪師身上蓋着紙張,縮着身子直打哆嗦,看到被送回的棉被,他說:“哎呀!這條棉被不是被小偷偷走了嗎?怎麼又送回來了呢?既然是小偷拿去了,就是他的東西,趕快!拿去還給他。”

弟子無奈,在師父的百般催促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逃得很遠的小偷找到,表明師父的意思,堅持把棉被還給他。小偷受了感動,特地跑回寺院向安養禪師懺悔,並因此皈依,從此改邪歸正。

對待犯錯的人,如果能以

寬容的心來對待,那他自

然會感動,從而反省自

己,改正錯誤。反之,如果不依不饒,則可能會讓其自甘墮落。所謂的救人,不僅在救身,更重要的是救心。

1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愛蘭花。

他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費了許多的時間栽種蘭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雲遊一段時間,臨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顧寺里的蘭花。在這段期間,弟子們總是細心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在澆水時,卻不小心將蘭花架碰倒了,所有的蘭花盆都跌碎了,蘭花撒了滿地。弟子們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師父回來后,向師父賠罪領罰。

金代禪師回來了,聽說了這件事,便召集弟子們。他不但沒有責怪弟子,反而說道:“我種蘭花,一是希望用來供佛,二來也是為了美化寺廟環境,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聽了金代禪師的話,弟子們的心放了下來,也更欽佩禪師的為人。

禪師之所以看得開,是因

為他雖然喜歡蘭花,但心

中卻沒有蘭花這個障礙。

因此,蘭花的得失,並不影響他心中的喜怒。我們做人也是一樣,不要因為外在的得失而影響自己的心境。

19心懷一顆公正之心

從前,有位養雞場的主人,一直都很討厭沙彌。因為他覺得有太多的沙彌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尤其有些沙彌,滿口仁義道德,私底下卻幹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更讓他義憤填膺,咬牙切齒。為了滿足“替天行道”的正義感,養雞場主人時不時地信口散佈沙彌的壞話。

有一天,有兩個沙彌上門,說要買只雞。

生意上門,總不好往外推,主人讓他們在偌大的養雞場裏挑了半天,沒想到他們卻挑中了一隻毛掉得差不多,禿頭又跛腳的公雞。

主人奇怪得很,便問他們為什麼要買這隻醜陋難看的病雞。

其中一位沙彌回答:“我們想把這隻雞買回去養在寺院裏,路過的人看見要問起的話,我們就說這是你的養雞場養出來的雞。”

主人一聽,急了,連忙搖手:“不行不行!你們看看我這養雞場裏面的雞,哪一隻不是養得漂漂亮亮、肥肥壯壯的,就這一隻不知道怎麼搞的,一天到晚愛打架,才會弄成這種醜樣子。你們拿它對外當代表,別人會誤會我的雞都這樣,對我實在太不公平了!”

另外一位沙彌笑嘻嘻地回答:“對呀!少數幾個沙彌行為不檢點,你卻喜歡拿他們來當代表,對我們來說,也同樣太不公平了吧?”

努力提升自己的心智,無

論是看人還是看事,都要

懷有一顆公正的心,絕不

能以偏概全,讓自己的偏見影響了事物的本來面目。

20放開胸襟心釋然

禪海以前是一位武士的兒子,有一次到江戶遊玩,做了一位高官的隨從。

後來,他與大官的太太兩情相悅,關係十分親密。但紙里終究包不住火,他倆的私情最後還是被發現了。在自衛中,他殺了那位大官,帶着他的太太逃往別處。

他們沒有生活來源,但因為習慣了奢華的生活,後來兩人墮落成賊,而女人的貪得無厭使禪海深惡痛絕,他最終選擇離開了她。

之後,禪海來到很遠的一個寺廟出了家,做了一名遊方僧人。為了補償他的罪過,他下定決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一件善舉。他知道某處懸岩上面有條道路非常危險,已斷送了不少人的性命。

因此,他決心在它下面挖一條隧道,取而代之。

於是,他白天乞食,夜晚挖掘隧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三十年過去了,一條長達兩千多尺的隧道,終於挖通了。

在禪海完成這條隧道的前兩年,那位大官的兒子已經成為一名劍道高手。

他四處尋覓禪海想要報仇。最後,他終於發現了禪海,發誓要將禪海置於死地才肯罷休。

禪海平靜地對他說:“我心甘情願地把我的生命給你,但是請讓我挖完這條隧道。等到這件工作完成的那天,你就可以殺了我。”

於是,這位大官的兒子就耐下性子等待那一天。時間一天天過去,禪海仍在不斷地挖着。一晃又是幾個月,大官的兒子在閑等中感到十分無聊,便開始幫禪海挖掘。就這樣過了一年,他對禪海的堅強意志已經是十分欽佩。

隧道終於挖成了,人們可以從裏面安全通過了。

這時,禪海放下手中的工具,欣慰地長吁一口氣,說:“隧道完成了,我心愿已了,現在請你砍去我的頭吧。”

那位年輕的復仇者滿眼含淚,動情地說道:“你是我的老師呀!我怎能下手砍自己老師的頭呢?”

一切怨恨都會隨着時光的

流逝而消散。人都難免犯

錯誤,只要真心悔改,就

值得尊重。不必耿耿於懷,放開心胸,一切都會變得坦然。

21擦亮心鏡

慧能禪師見弟子整天打坐,便問道:“你為什麼終日打坐呢?”

“我參禪啊!”弟子回答道。

“參禪與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你不是經常教導我們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靜地觀察一切,還告訴我們終日坐禪不可以躺卧嗎?”

慧能禪師說:“終日打坐,這不是禪,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體。”弟子感到很困惑。

慧能禪師接著說道:“禪定,不是要整個人像木頭、石頭一樣地死坐着,而是要使身心達到一種極度寧靜和極度清明的狀態。離開外界的一切物相,是禪;內心安寧不散亂,是定。如果執著人間的物相,內心就會散亂;如果離開一切物相的誘惑及困擾,心靈就不會散亂了。我們的心靈本來很清凈安定,只因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擾,就如同明鏡蒙塵,活得愚昧迷失了。”弟子躬身問道:“那麼,該怎樣去除妄念,不被世間迷惑呢?”

慧能禪師說道:“思量人間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間的邪惡,心就化為地獄。心生毒害,人就淪為畜生;心生慈悲,處處就是菩薩;心生智慧,無處不是樂土;心裏愚痴,處處都是苦海了。

“在普通人看來,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對立的,但真正的人卻知道它們都是人的意識,沒有太大的差別。人世間萬物皆是虛幻,都是一樣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終點,結束就是開始。財富、成就、名位和功勛對生命來說只不過是生命的灰塵與飛煙。心亂只是因為身在塵世,心靜只是因為身在禪中,沒有中斷就沒有連續,沒有來也就沒有去。”

弟子終於醒悟。

生活中,要保持一顆清凈

安定的心很難,因為被種

種物相迷惑困擾,如同

明鏡蒙塵,讓很多人活得愚昧迷失。因此,要心生智慧,就要坦然面對一切。

22坦然面對過失

這天,天剛破曉,居士抱着一束鮮花和一捧供果,趕到大佛寺上早課。剛踏進大殿,旁邊突然跑出一個人,與居士撞個滿懷,將他捧着的水果撞翻在地。居士看到水果被撞翻,忍不住叫道:“你這人怎麼這麼粗心,把我的供果全部撞翻了,你看怎麼辦?”

這個人聽了,也非常不滿地說道:“撞翻就撞翻,頂多向你道歉,你幹嗎這麼凶啊?”

居士更是氣憤:“你這是什麼態度?自己錯了還要怪人!”

接着,他們開始互相指責,聲音此起彼落。

廣圄禪師經過這裏,將兩人帶到一旁,問明原委,開示道:“莽撞的行走是不應該的,但是不接受別人的道歉也是不對的。這些行為都是愚蠢不堪的。

能坦誠地承認自己的過失,真誠地接受別人的道歉,才是明智之舉。”

廣圄禪師接着又說道:“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必須協調的生活層面有很多很多。不要因為一點小事,一大早就破壞了這一片虔誠的心境,不值啊!”

“對不起,禪師!我錯了,我實

在太冒失了!”這個人又轉身向居士說道,“請接受我至誠的道歉!我實在太愚痴了!”

居士也真誠地說道:“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也不該發脾氣,我實在太幼稚了!”

干戈就這樣化解掉了,二人也從中學到了更多的道理。

生活中,必須協調的生活

層面有很多,不要因為一

點小事就破壞自己的心

境。坦誠地承認自己的過失,真誠地接受別人的道歉,這才是明智之舉。

23珍惜生命中的點點滴滴

有一天,儀山禪師在洗澡的時候,因為水太熱,就叫弟子提桶冷水來。有一個弟子奉命提了水來,將熱水加涼了,便順手把剩下的水倒掉。

禪師很不高興,說道:“你怎麼如此浪費?世間上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處,只是價值不同而已,可你卻那麼輕易地將剩下的水倒掉。就是一滴水,如果把它澆到花草樹木上,不僅花草樹木喜歡,水本身也不失去它的價值,為什麼要白白地浪費呢?雖然是一滴水,但是價值也無限地大。”

弟子聽后若有所悟,於是將自己的法名改為“滴水”,這就是後來非常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後來弘法傳道,有人問他:“請問世間上什麼功德最大?”

“滴水!”滴水和尚回答。

這個人又接着問:“虛空包容萬物,什麼可包容虛空呢?”

“滴水!”

滴水和尚從此把心和滴水融在一起。在他眼裏,一滴水中也有無盡的時空了。

滴水雖小,但江河湖海無

不是由滴水匯聚而成。生

活中,一點一滴的事物都

有其自身的價值所在,不能因為它的渺小就認為它一無是處。珍惜生命中的點點滴滴,就是珍惜了生命本身,從中你會體味到不一樣的感動。

24寬容是對生命的洞見

一天,慧遠法師正要開門出去時,突然闖進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漢,狠狠地撞在法師身上,把他的眼鏡撞碎了,還戳青了他的眼皮。可那位撞人的大漢,不但毫無羞愧之色,反倒理直氣壯地說:“誰叫你戴眼鏡的?”

慧遠法師笑了笑,沒有說話。

大漢頗覺驚訝地問:“喂!和尚,你怎麼不生氣呀?”

慧遠法師藉機開示說:“我為什麼要生氣呢?生氣既不能使眼鏡復原,又不能讓臉上的淤青消失,苦痛解除。再說,生氣只會擴大事端,如果我對你破口大罵或打鬥動粗,必定會造成更多的業障及惡緣,也不能把事情化解。如果我早一分鐘或晚一分鐘開門,都會避免相撞,或許這一撞也化解了一段惡緣,我還要感謝你幫我消除這業障呢。”

大漢聽后十分感動,他若有所悟地離開了。

事情過了很久之後,有一天,慧遠法師接到一封信。原來,大漢以前不知勤奮努力,工作之後,在事業上又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苦惱。一天他上班時忘了拿公文包,中途又返回家去取,卻發現妻子與一名男子在家中談笑。他衝動地跑進廚房,拿了把菜刀,想先殺了他們,然後自殺,以求了斷。

不料,當那男子驚慌地回頭時,臉上的眼鏡掉了下來。瞬間,大漢想起了慧遠法師的教誨,讓自己冷靜了下來,反思了自己的過錯。

現在他的生活很幸福,工作也得心應手了。特寄來五千元錢,一方面為了感謝慧遠法師的恩情,另一方面也請求慧遠法師為他們祈福消業。

寬容是對生命的洞見。法

師的寬容帶給了大漢覺

悟,教會他用一顆寬容的

心去對待別人。寬容也是最好的教育手段,能用真切的言行給人以啟迪。生活中,要時刻懷有包容之心,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

25相處之道在於忍讓

很久以前,有一個年輕人,脾氣非常不好,動不動就與人打架,因此,人們都很討厭他。

有一天,這個年輕人無意中遊盪到了大德寺,正遇到清心禪師在講佛法。

他聽完之後感到非常懊悔,決定痛改前非。他對清心禪師說:“師父!今後我再也不與別人打架鬥口角了,即使人家把唾沫吐到我臉上,我也會忍耐着把它拭去,學會默默地承受!”

“就讓唾沫自干吧,別去拂拭!”清心禪師輕聲說道。

年輕人聽完,又不解地問道:“如果拳頭打過來,又該怎麼辦呢?”

“一樣呀!不要太在意!只不過一拳而已。”清心禪師微笑着答道。

這時,那個年輕人實在無法忍耐了,便舉起拳頭朝清心禪師的頭打去,然後問道:“現在你感覺怎麼樣呢?”

清心禪師一點兒也沒有生氣,反而十分關切地說道:“我的頭

硬如石頭,可能你的手倒是

打痛了!”

年輕人無言以對,似乎

對禪師的言行有所領悟。

生活之中,大

度包容的心不

可缺少。如果

氣度狹小,遇事斤斤計較,

那麼在生活中就會處處碰

壁,煩惱也會越來越多。但如果能以實際行動來理解、寬容別人,那自己也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包容。

26擁有堅定的意志

弟子問禪師:“師父,該如何使身心清靜呢?”

禪師回答說:“有個人聽了算命先生的話,說他眉頭泛光,當天就能變成富翁,於是他就直接走到別人的金鋪里,當著別人的面伸手拿柜子裏的金銀,結果被人抓住送進了衙門。縣太爺問他:‘你怎麼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別人的錢財?’那個人回答道:‘我只看到了錢,沒有看到人呀!’”

禪師緊接著說道:“有禪心的人,眼睛裏看到的只有塵埃!”

弟子又問:“怎樣才能成佛?”

禪師厲聲喝道:“你外出雲遊,在廟宇與叢林之間奔走,可曾找到你們的安身之處?如果只會跋山涉水來來去去,那只是白白踏破草鞋,等着閻王爺向你收草鞋錢吧!”

弟子又問:“怎樣才能成佛?”

禪師拊掌大笑:“好!意志堅定的人,會將踏破的草鞋扔掉,光着腳向前走,沒有了任何束縛,也就沒有了任何煩惱,不用為草鞋破了擔心,也不用為草鞋錢擔心;意志不堅定的人,心裏挂念太多,憂慮太多,心都裝滿了,千門萬戶都封鎖了,還安什麼身,立什麼命!”

弟子望了望自己的草鞋,靈光一閃,頓悟了。

只有有了堅定的意志,才

能讓自己得到進一步的修

煉,才能讓自己的身心獲

得寧靜,除卻諸多煩惱,讓自己真正擁有一顆純凈的心。

27擁有成熟的心智

廟裏,老和尚和小和尚相依為命。

老和尚每天翻山越嶺挑柴火,去集市賣掉以換取一天的口糧。後來,為了培養徒弟的吃苦精神,他叫小和尚替他挑柴火上集市去賣。

開始時,小和尚挺不願意地挑了兩挑,翻山越嶺挑柴火着實把他給累壞了。挑了兩天,小和尚再也挑不動了。

老和尚沒辦法,只好嘆着氣讓小和尚一邊歇着去,自己還是一天接一天地挑柴掙錢餬口。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有一天,老和尚不幸病倒了,這一躺就是半個月起不了床。廟裏失去了生活來源,眼看就要斷炊了。小和尚沒辦法,終於主動挑起了生活的重擔。每天天不亮,他就學着師父的樣子上山砍柴,然後挑着去集市賣,一點兒也不覺得累。

“徒兒,別累壞了身子!”老和尚憐愛地看着小和尚忙碌的身影說。

這時,小和尚停下手中的活兒,對老和尚說:“師父,真是奇怪,剛開始你叫我挑柴火那兩天,我挑那麼輕的擔子都覺得特別累,可是現在我挑的越來越重,相反倒覺得擔子越來越輕了呢?”

老和尚讚許地點點頭,說道:“這一方面是因為你的身體承受能力練出來了,另一方面是你心理成熟的緣故啊!

成熟使你產生了勇挑重擔的勇氣,當然就覺得擔子輕了!”

不斷鍛煉,就能不斷成

熟。成熟的結果就是可以

讓人更有力量,更能承擔

重任。當你能夠勇挑重擔時,再大的困難也壓不倒你。

28心無旁騖

有一位自覺失意的年輕人來拜訪僧人以求教智慧。

“年輕人啊,請隨我一起來。”僧人這麼說著,默默地向附近的湖走去。

走到湖邊,僧人毫不猶豫地跨進湖裏,向湖的深處走去。年輕人無奈,只好跟在他的後面。

湖漸漸深起來,水浸沒到年輕人的脖子,可是僧人毫不介意年輕人那恐懼的目光,走得更遠了。水終於浸沒了年輕人的頭頂。不久,僧人又默默地轉回身,回到湖的岸邊。

上岸后,僧人用揶揄的口吻問年輕人:“現在你告訴我,潛入水下時,你有什麼感覺?除了想上岸之外,還考慮別的事嗎?”年輕人立即答道:“我只想得到空氣。”

僧人慢慢地說道:“正是如此啊!

要想求得智慧,就要像沉入水下時想得到空氣一樣強烈,才能獲得啊。”

真正的智者應及時清除自

己心靈的污垢,捨棄感官

的享受,使內心沒有掛

礙。不僅是求得智慧,做其他事也是一樣,要有強烈的慾望。這樣,你就可以心無旁騖地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

29堅定信念

有個年輕和尚,發誓要用募捐來的錢修建一個佛的金身。這件事雖然功德無量,但是困難太大了。然而,這個和尚一旦立下了宏願,就決不退縮。

募款的第一天,他早早就來到了最繁華的地方,向過路人乞討施捨。不一會兒,過來一個武士,和尚施禮道:“貧僧誓願塑佛金身,請施主捐一點吧!”

武士都沒正眼看他,像是沒聽見的樣子,邁着大步走了。和尚急忙追上去,低聲乞求:“給多少都行!”

武士厭煩地揮手,十分乾脆地拒絕道:“不!”

武士在前面走,和尚在後面跟着,一直走了十多里路。最後那個武士無可奈何地隨手扔下一文錢。和尚從地上撿起那文錢,朝武士行禮致謝。

武士覺得奇怪,問道:“一文錢也值得你這樣高興?”

和尚回答道:“這是貧僧靠行乞修建佛身的第一天,如果不能化到這一文錢,或許貧僧的心志就會產生動搖。如今承蒙您慷慨施捨,貧僧對於成就大願已經確信無疑,所以感到無限欣喜。”

說完,便引身告退,按照原路回去繼續化緣。

暑去冬來,經過無數個風雨霜雪的日子,和尚終於籌足了資金,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聚沙能成塔,滴水能穿

石。培養所有的善行,清

凈自己的心念,如果一個

人能信心十足地朝目標邁進,他終究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30尋找內心的光明

德山禪師有一次到崇信禪師那裏悟道。崇信禪師住在龍潭,德山禪師初到龍潭的時候,因為心情不好,似乎牢騷滿腹,於是在山門外大聲叫道:“說什麼聖地龍潭,既不見龍,又不見潭!”

崇信禪師在山門內應道:“你已到了龍潭!”

德山禪師聞此應聲,有所契悟。從此,德山禪師就留在這裏,跟着崇信禪師參禪。

有一天晚上,德山禪師站在崇信禪師的身邊,久久不肯離去。崇信禪師問道:“時間已經不早了,你怎麼不回去休息?”

德山禪師向門外走了幾步,回頭說道:“外面天黑!”

於是,崇信禪師點了紙燭遞給德山禪師,德山禪師正想用手去接,崇信禪師一口氣又把紙燭吹滅。德山禪師見此大悟,立刻向崇信禪師頂禮,良久不起。崇信禪師便問道:“現在一片漆黑,你見到了什麼?”

德山禪師說道:“弟子心光已亮,從此不再懷疑天下老和尚的舌頭了。”

外面的天黑不害怕,只要

內心光明,就能找到前進

的方向。明智的人不易為

別人的想法所影響,自身明亮的心光,就是最好的指路明燈。

31從善面前人人平等

一大早起來,寺院門口就吵鬧不休,明遠禪師前去詢問,了解到原來是一個屠夫想要進寺燒香拜佛,但是寺里的僧人嫌他滿手血腥,不肯讓他進殿,於是雙方就在那裏發生了爭執。

明遠禪師看到了這個景象,立刻阻止了眾僧人。他問道:“你們為什麼在這裏吵鬧?”

旁邊的僧人說道:“這個屠夫每天殺豬宰牛,雙手沾滿了血腥與罪孽,怎麼能讓他玷污佛門的清凈呢?”旁邊的人也附和道:“是啊,每天晚上,他家裏就會傳來豬狗牛羊的哀叫聲,聽得人心煩,讓人無法入睡,像他這樣的人怎麼可以到這裏來呢?”

明遠禪師說道:“你們這樣說就不對了。他身為屠夫,為了生計被迫屠宰生靈,一定於心不安,有很多罪需要懺悔。佛門為十方善人而開,也為度化十方惡人而開。”

聽了禪師的話,屠夫滿臉感激,來到禪師面前說:“方丈慈悲,我殺孽太重,於心不安,於是我想要請方丈和各位法師到我家裏去。我準備在家裏辦齋供養各位,以安慰我不安的心。我們全家齋戒沐浴三日,懇請各位光臨寒舍,助我完成這個心愿。”

眾人聽了他的話,都紛紛搖頭不止。明遠禪師卻用微笑化解了他們臉上的不快。他說:“在佛面前,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機會,只要與佛有緣,就會度他,佛門慈悲,不會捨棄任何人。”

在從善面前,每個人都有

平等的機會。要以寬容之

心來對人,哪怕他是戴罪

之人。他的過錯可能也是迫不得已,要給他改正的機會。

32莫以渺小而自卑

有一個小和尚,他覺得自己的地位很卑微,因此,他整天埋怨自己的命運不好,一輩子都是小和尚,被別人看不起。

夏日裏的一天,他彎着腰在院子裏鋤草,因為天氣炎熱,所以他臉上不停地冒汗,汗珠一滴一滴地流下來。

“可惡的青草,假如沒有這些青

草,我的院子一定很漂亮,為什麼有這些討厭的青草,來破壞我的院子呢?”

小和尚忿忿地嘀咕着。

有一棵剛被拔起的小草,正躺在院子裏,它聽到小和尚的話,回答說:“你說我們可惡,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也是很有用的。請你聽我說一句吧,我們把根伸進土中,等於是耕耘泥土,當我們被拔掉時,泥土就已經是耕過的了。

“下雨時,我們能防止泥土被雨水衝掉;在乾旱的時候,我們能阻止強風颳起沙土。我們是替你守衛院子的衛兵,如果沒有我們,你根本就不可能享受賞花的樂趣,因為雨水和狂風會沖走種花的泥土……你在看到花兒盛開時,能不能記起我們青草的好處呢?”

小和尚聽得呆住了。他沒想到,一棵小草竟然不會因為自己的渺小而自卑。

小和尚對小草肅然起敬。他擦去額上的汗珠,然後微笑了。

不論你認為自己有多不起

眼,不論你認為自己有多

卑微,有一點你是不能忘

記的,那就是你的獨特價值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一棵小草都沒有因為自己的渺小而自卑,你就更要看重自己的價值了。

33內心潔凈

在舍衛國,有一個做清潔工作的婦人,天天打掃街道,十分勤勞。因為長期工作,她的衣服很臟,大家都很討厭她。每次見到她,人們總是掩着鼻子走過。但佛陀卻叫她來聽佛法,鼓勵她精進。

這樣一來,城內的人很不贊成,他們跑來責問道:“佛陀啊!你常說清潔的話,教人做清凈的事,可是你為什麼要和骯髒的女人談話呢?難道你不覺得討厭嗎?”

佛陀嚴肅地看了他一眼,答道:“這婦人保持城市的清潔,對我們貢獻極大,而且她謙卑、勤奮,做事負責,你們為什麼討厭她呢?”這時,那婦人已經洗過澡,換了衣服,容光煥發地走出來和大家見面。

佛陀繼續說:“你們外表雖然清潔,但是內心驕傲、無禮,心靈污穢。

要知道,她外表的骯髒容易洗凈,你們內心的骯髒才難於改善呀!”

佛陀的話讓人們羞愧不已,他們知道自己錯了,從此再也不敢譏笑別人。

看人要看心,正如佛陀所

說,外表的骯髒容易洗

凈,內心的骯髒才難於改

善。要做個內心純凈的人,掃除心靈的污穢,因為,內心的潔凈要比外在的乾淨更重要。

34拋開名韁利鎖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廟的方丈,因年事已高,一直在考慮接班人的問題。

一天,他將兩個得意弟子智堅和智遠,用繩索吊放於寺院后的懸崖之下,對他倆說:“你們倆誰能憑自己的力量從懸崖下攀爬上來,誰就將是我的接班人。”

懸崖之下,身體瘦弱的智堅屢爬屢摔,摔得鼻青臉腫,但還在頑強地攀爬。當拚死爬至半壁無處着力之時,不幸摔落崖下,頭破血流,氣息奄奄。最後,高僧不得不用繩索將他救上來。

而身體強健的智遠,在攀爬幾次不成功后,便沿着懸崖下的小溪,順水而下,穿過樹林,出了山谷,然後游名山,訪高師,一年之後才回到寺中。奇怪的是,高僧不但沒有罵他怯懦怕死,將他趕出寺門,反而指定他為接班人。

眾僧很是不解,紛紛詢問高僧。高僧微笑着解釋道:“寺院后的懸崖極其陡峭,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懸崖之下,卻有路可尋。如果只為名利所誘,心中就只有面前的懸崖絕壁。這時,是天不設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

在名利的牢籠之內,徒勞地苦爭,輕者苦惱傷心,重者傷身損肢,極重者則粉身碎骨。”

不久,高僧在安詳中圓寂。智遠成了這座大寺廟的住持。此後,寺廟內香火鼎盛,僧徒日眾。

拋開名利,讓內心清凈,

這是無上的境界。而很多

人放不下名利的誘惑,將

自己置於牢籠之內。其實,看淡名利所誘,會擁有更廣闊的天空。

36渡人先渡己

有個小和尚學會了入定,可是每當入定不久,就感到有隻大蜘蛛鑽出來搗亂。沒辦法,他只得向老和尚請教。

小和尚說:“師父,我每次一入定,就有大蜘蛛出來搗亂,趕也趕不走它。”師父笑着說:“那下次入定時,你就拿支筆在手裏,如果大蜘蛛再出來搗亂,你就在它的肚皮上畫個圈,看看是哪路妖怪。”

聽了老和尚的話,小和尚準備了一支筆。

再一次入定時,大蜘蛛果然又出現了。小和尚見狀,毫不客氣,拿起筆來就在蜘蛛的肚皮上畫了個圈圈作為標誌。誰知剛一畫好,大蜘蛛就銷聲匿跡了。沒有了大蜘蛛,小和尚就可以安然入定,再無困擾了。

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小和尚出定后,一看才發現,原來畫在大蜘蛛肚皮上的那個圈記,就赫然在自己的臍眼周圍。

這時,小和尚才悟到,入定時的那個破壞分子大蜘蛛,不是來自外界,而是源於自身思想上的心猿意馬。

很多時候,所謂的打擾其

實並不是來自外界,而是

出自自己的內心。如果能

安定內心,那就不會受到各種干擾,也就不會感到心煩了。

36掙脫內心的枷鎖

佛陀問一隻被囚在籠中的畫眉:“你願意到天堂去生活嗎?”

畫眉回答說:“為什麼要去天堂生活呢?”

“天堂里寬敞明亮,不愁吃喝。”

“可我現在也很好啊。我吃喝拉撒全由主人包辦,風吹不着日晒不着,還能天天聽主人說話、唱歌。”

“可是你自由嗎?”

畫眉沉默了。

於是,佛陀把畫眉帶到了天堂。他把畫眉安置在翡翠宮裏住下,便忙着處理各種事務去了。

一年後,佛陀突然想起了畫眉,便去翡翠宮看它。他問畫眉:“啊,我的孩子,你過得還好嗎?”

畫眉答道:“感謝佛陀,我過得還好。”

“那麼,你能談談在天堂里生活的感受嗎?”佛陀真誠地說。

畫眉長嘆一聲,說:“唉,這裏什麼都好,就是這籠子太大了,怎麼飛也飛不到邊。”

要想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超

脫,就要走出自我封閉的

枷鎖。不要像這隻畫眉

鳥,即使到了天堂,獲得了自由,但也掙脫不了內心的牢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讀者文摘精華:春夏秋冬(共4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讀者文摘精華:春夏秋冬(共4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讀者文摘精華: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