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曹魏覆滅
第128章曹魏覆滅
洛陽城的城牆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愈發滄桑。
諸葛亮站在城下,目光堅定而深邃,彷彿能穿透那厚重的城牆,直視到城內的一切。
他清楚,只要攻破了這座城池,復興漢室的道路就會變得更加順暢。
他深吸一口氣,雙手緊握羽扇,微微一揮,便下令全軍進攻。
頓時,戰鼓擂動,馬蹄聲震耳欲聾,蜀漢的將士們如同潮水般湧向洛陽城。
城內的曹睿,此刻正坐在龍椅上,臉色蒼白,神情憔悴。
他望着城外那如潮水般湧來的蜀漢大軍,心中充滿了不甘和絕望。
他不明白,明明曹魏曾是最強大的國家,為何如今卻淪落到這般地步,被攻到了洛陽城下。
曹魏的大片土地已經被蜀漢佔據,如果洛陽城再破,那麼國破家亡的命運就不可避免了。
曹睿的心中充滿了不甘,他不甘心自己才三十歲就身體衰弱至此,更不甘心曹魏的江山就這樣輕易地被蜀漢奪走。
他回想起過去的一年,蜀漢彷彿在一夜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曹魏則逐漸走向衰敗。
如果給他時間,如果給他十年的時間,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扭轉乾坤,滅掉蜀漢,一統天下。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
他沒有時間,沒有健康的身體。
他抬頭望向城外,那裏已經是一片火海,喊殺聲震天。
他知道,一切都晚了。曹魏的江山,已經岌岌可危。
洛陽城外,攻城戰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
蜀漢的將士們在諸葛亮的帶領下,奮勇殺敵,勢如破竹。
而曹魏的將士們則拚死抵抗,但已是回天無力。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攻城戰中,曹睿的心中充滿了悔恨和不甘。
他知道自己已經無力回天,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曹魏的江山在戰火中燃燒殆盡。
他的身體太虛弱了,虛弱到只能靜靜的看着這一切發生。
但是他是大魏的天子,他就算是要死,也要死於社稷。
在洛陽城的城牆上,曹睿的目光隨着夕陽的餘暉漸漸黯淡。
他望向城外,蜀漢的旗幟在戰場上飄揚,伴隨着戰鼓聲和喊殺聲,他的心也隨之一陣陣地顫抖。
他清楚,這座城池的防線已岌岌可危,曹魏的江山正在他手中一點點地流逝。
而此刻,諸葛亮正站在城下,他的目光堅定而深邃,彷彿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他知道,只要攻破了這座城池,復興漢室的道路就會更加寬廣。
城內的曹魏將士們已經疲憊不堪,士氣低落。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跟隨着曹睿南征北戰的老將,但此刻卻無力回天。
曹睿看着他們,心中充滿了愧疚和無奈。
是他曹睿沒有守護曹家的江山啊!
他不是什麼雄才大略的雄主,反倒是一個亡國之君。
城外的戰場上,蜀漢的將士們奮勇殺敵,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為了復興漢室而戰的勇士。
他們不怕犧牲,只因為心中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復興漢室,光大家族。
曹睿的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他知道,自己不能就這樣眼睜睜地看着曹魏的江山被蜀漢奪走。
他站起身來,深吸一口氣,準備親自上陣指揮戰鬥。
然而,就在這時,一名將領急匆匆地跑了進來,氣喘吁吁地報告說:“陛下,大事不妙!蜀漢的軍隊已經攻破了東門,此刻正朝皇宮方向而來!洛陽城之中有人勾結蜀漢給蜀漢大軍開了城門。”
曹睿聽后,心中一沉。
完了!真的完蛋了!
這一刻,他已經無力回天了。
他轉身看向身後的皇宮,那裏是他從小生長的地方,也是他作為天子的象徵。
然而此刻,他卻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它即將被敵人佔領。
他的心中充滿了悔恨和不甘,但現實卻已經無法改變。
曹魏的江山,就這樣在他手中走向了衰敗。
他去了下面該怎麼向曹丕和曹操交代,他是亡國之君。
而在城外的戰場上,諸葛亮的臉上露出了勝利的笑容。
他知道,這一刻,他已經離復興漢室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他望向城內的皇宮方向,心中充滿了感慨和期待,踏入洛陽城之中。
在這最後關頭,曹睿這位大魏天子,心中的憤怒如同狂風暴雨般無法遏制。他望着城下那如潮水般湧來的蜀漢大軍,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悲哀與無奈。
他理解蜀漢要滅掉曹魏的決心,畢竟他們是敵人,是勢不兩立的對手。
他們之間的爭鬥,註定是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勝者將踩着敗者的屍體,一統天下。
然而,讓曹睿感到憤怒和悲哀的,是那些曾經與他共同守護曹魏的大臣們。
他們中有些人,在蜀漢大軍的強大攻勢下,選擇了背叛,選擇了與蜀漢裏應外合,準備迎接蜀漢大軍的進城。
“大魏還有忠臣嗎?”
曹睿低聲自問,聲音中充滿了絕望。
他回想起自己繼位以來,一直努力勵精圖治,建設曹魏,想要讓國家強大起來,一統天下。
然而,他卻沒有想到,在這最後的關頭,會有那麼多的世家的人選擇背叛。
洛陽城中,早就有世家看到蜀漢的強大,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與蜀漢勾結,準備背叛曹魏。這
些世家在曹魏的朝廷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他們的背叛無疑給曹魏帶來了致命的打擊。
曹睿開始反思,大魏的天下到底是誰的天下?
是世家的天下?
還是曹家的天下?
他想起自己祖父曹操的雄才大略,想起父親曹丕的勵精圖治,他們都是為了振興曹魏而努力。
然而,到了自己這一代,曹魏卻陷入了如此的困境。
可父親當初為了拉攏這些世家,採納了陳群的建議,實行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度的確贏得了世家的支持,世家的讚美,但同樣的世家的勢力在大魏更加膨脹了。
九品中正制的選擇人才看重出身和家室,導致世家勢力在曹魏中愈發膨脹。
如今,這些世家欲背叛曹魏,與蜀漢勾結,無疑為曹魏的滅亡再次添上了一把火。
曹睿心中充滿了悔恨和不甘。
他恨自己沒有能夠早日看清這一切,沒有能夠採取措施遏制世家勢力的膨脹。
他更恨那些背叛曹魏的大臣和世家,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賣整個大魏的利益。
無君無父!
無君無父啊!
然而,現在一切都已經晚了。
曹睿知道,自己已經沒有能力挽回這一切。
他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曹魏的江山在戰火中燃燒殆盡,只能默默地承受着這前所未有的憤怒和悲哀。
這些世家根本就不在乎皇帝是誰?
是曹家,還是劉家,跟他們有什麼關係呢?
無論是誰家的天下,都需要他們幫助來治理天下。
曹睿很輕易便想清楚這一點,可是他又如何不憤怒,
大魏以國士厚待世家,可這就是世家給他們的回報嗎?
九品中正制實行的時候,難怪那些世家讚美的如同這幾百年來最完美的制度。
呵呵!
對於他們有利,可不就是最完美的制度。
這如今的曹睿卻是沒有任何的辦法。
大魏已經亡了。
洛陽城在戰火中淪陷,諸葛亮的蜀漢大軍終於攻破了這座古都。
皇宮內,一片寂靜,只有偶爾傳來的士兵腳步聲打破了這死寂的氛圍。
曹睿,這位大魏的天子,曾經雄心勃勃地想要一統天下,此刻卻只能靜靜地坐在龍椅上,等待着蜀漢大軍的到來。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不甘和絕望、凄涼,還有憤怒。
諸葛亮走進皇宮,目光掃過這位曾經的對手。
他看到了曹睿眼中的決絕和無奈,也看到了他作為一個君主的尊嚴和驕傲。
諸葛亮心中不禁感慨,如果給他十年時間,曹睿或許真的能夠改變天下格局。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
曹睿沒有十年時間。
而他諸葛亮依靠諸天聊天群幫助,贏得可以說有點不講武德。
可奈何他們是對手,諸葛亮不會有仁慈。
諸葛亮走到曹睿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說道:“亮見過魏王,投降吧,魏王。曹魏已經亡了。”
諸葛亮給了曹睿身為大魏天子最後一絲體面。
但是諸葛亮是絕對不會承認曹睿是什麼天子。
他只是威望,這天下的正統還在漢。
曹睿沉默片刻,然後緩緩開口:“諸葛丞相,我知道你是一代英才。我若投降,你能保證我的家人和子民的安全嗎?”
諸葛亮點了點頭:“陛下放心,那不是伱曹魏的子民,那以後是我大漢的子民。”
諸葛亮一句話,差點讓曹睿直接上不來氣。
到了這個時候,他也顧不得計較什麼了。
曹睿深吸了一口氣,然後閉上了眼睛。
他輕聲說道:“好!好!好!諸葛亮,記住,這天下世家不可信,你要一統天下,終結了這個亂世。但願來生,我們能夠成為朋友,共同為天下蒼生謀福祉”
說完,曹睿拔出腰間的佩劍,劍光一閃,決絕地劃過了自己的脖頸。
一代雄主,就這樣在歷史的洪流中消逝了,只留下了一聲嘆息和滿地的血泊。
身為曹魏的天子,他知道自己不能投降,因為那是對祖先的背叛,是他身為大魏天子最後的尊嚴和體面。
他要帶着這份尊嚴去見父親,去見祖父,告訴他們自己曾經努力過,想要成為他們最驕傲的兒子。
可惜啊,大魏在他的手中走向了滅亡,這恐怕是他最無法面對的事實。
父親啊父親,你從來沒有睜眼瞧過我。
我這麼多年來,勵精圖治,就是想要告訴你,我才是你最優秀的兒子。
可現在大魏在我手中亡國了。
這怕是下去你還要笑話我吧!
他心中充滿了愧疚和自責,他怕父親會笑話他,會責怪他。
但這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了,他只能帶着這份遺憾和不甘離開這個世界。
諸葛亮默默地看着曹睿的屍體,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他既為曹魏的滅亡感到惋惜,也為自己的勝利感到欣慰。
滅亡曹魏只是復興漢室的第一步,接下來的目標就是滅掉東吳,一統天下。
他望着遠方的江東,心中充滿了期待和憂慮。不
知道那邊的戰場怎麼樣了,不知道東吳的將士們是否也和他們一樣,為了國家的未來而浴血奮戰。
周圍的蜀漢將士們則是歡呼雀躍,他們的眼中閃爍着勝利的光芒。
他們做到了,他們成功地攻破了洛陽,還於舊都。這一刻,他們彷彿看到了三興大漢的希望,看到了自己親手締造又一個輝煌大漢的可能。
諸葛亮也被將士們的情緒所感染,他微笑着看着他們,心中充滿了信心和決心。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
不過是江東鼠輩而已。
江東戰場。
孫權,年事已高卻仍舊雄心勃勃。
尤其是到了晚年,更加固執起來,在乎名聲。
當得知蜀漢的劉禪御駕親征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親自挂帥出征,這一決定讓滿朝文武都感到震驚和擔憂。
孫權的戰績,尤其是在合肥之戰中,他率領十萬大軍卻未能擊敗張遼的數千人馬,這一戰被後人戲稱為“孫十萬”。
可正是如此,孫權卻是愈想要御駕親征,洗涮曾經的恥辱。
他心中暗自思忖:“我雖對付不了曹魏,對付不了張遼那等猛將,但難道還對付不了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小阿斗嗎?”
然而,劉禪雖然御駕親征,但他深知自己並非將才,於是將指揮權全權交給了姜維。
這一舉動讓孫權感到有些意外,但他並未放在心上。
他認為劉禪不過是仗着諸葛亮留下的基業才敢如此囂張,而姜維不過是一個後起之秀,不足為懼。
孫權並未意識到,姜維雖然年輕,但智勇雙全,深得諸葛亮的真傳。
在戰場上,姜維運籌帷幄,指揮若定,使得蜀漢軍隊在戰場上屢獲勝利。
而劉禪雖然不信任姜維,但他信任自己的相父諸葛亮,他深知諸葛亮不會看錯人,因此也放心地將指揮權交給了姜維。
(本章完)